发布时间:2019-11-21 作者: 张敬伟
美韩军事同盟是特殊存在,既是朝鲜战争的遗存,也是美国亚太战略的布点,更是美国牵制中俄两国的现实需要。但相比美日澳政治军事同盟,美韩军事同盟显然显得不那么重要。前者被视为“东亚北约”,是美国控制亚太和制衡中国的战略根基,后者则是应对朝核威胁和牵制中国的策略应对。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11月20日美国《侨报》。
提高安保费用成为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措施之一,也是要挟和讹诈盟友的重要手段。
11月15日,在韩国参加韩美年度安保会议的美国国防部长埃斯帕向韩国施压,称“富有的韩国”应该承担更多驻韩美军费用。虽然埃斯帕没有明确要求韩国给美国多少“保护费”,但是美国媒体给出的价码是50亿美元。按照今年3月美韩签署的第10份协议,韩国承担的安保费用约为9亿美元,比2018年上升8.2%。美韩协商的是第十一份协议,美国索要的“保护费”陡然增加了5倍,这让韩国感到愕然和不满。因此,面对美国要挟,韩国40多名国会议员15日发表联合声明,敦促特朗普政府停止对韩国的威胁,韩国民众则在国防部前机会集会抗议。
美韩军事同盟是特殊存在,既是朝鲜战争的遗存,也是美国亚太战略的布点,更是美国牵制中俄两国的现实需要。但相比美日澳政治军事同盟,美韩军事同盟显然显得不那么重要。前者被视为“东亚北约”,是美国控制亚太和制衡中国的战略根基,后者则是应对朝核威胁和牵制中国的策略应对。
因此,韩国一直对美国重日轻韩耿耿于怀。尤其在日韩贸易纠纷中,美国不愿从中调和,更让韩国觉得憋屈。亲美日的朝鲜主流媒体《朝鲜日报》、《中央日报》等对文在寅政府的对外政策颇多批评,不断宣扬美国以“保护费”多少来衡量同盟亲疏,意在强调美韩军事同盟的危机感。
文在寅政府被视为进步政府,即倾向于亲北亲华而和美日保持距离。就亲北而言,文在寅政府的确如此,但南北关系改善并未达到预期。一方面,朝鲜外交关系的重点是美朝关系改善,但两次“金特会”并未根本上改善美朝关系。文在寅改善南北关系的成果也就打了折扣。何况,韩国社会本就存在着亲美日和亲北两种对立民意,文在寅的亲北政策反而加深了韩国国内矛盾。加之韩国经济毫无起色,以及受亲信曹国被调查的影响,文在寅民意支持率降至“死亡线”,文在寅似乎在重蹈历届韩国总统难以善终的覆辙。
因为萨德入韩而陷入困顿的中韩关系,虽然因为文在寅政府的努力而逐渐改善,但给两国关系也留下了阴影。文在寅政府在中美两强之间的态度犹疑,导致韩国政府任何选择都存风险,一不小心就会开罪两国。显然,韩国作为夹于中美日三强间的尴尬处境,让这个自诩全球富国和中等强国的国家左支右绌不得要领。
美国对韩安保费“狮子大开口”,恰是美韩关系和韩国尴尬地位的现实折射。东北亚盟国中,日本地位远高于韩国,且日本向来服膺美国,而且对于美国索要的“保护费”也不像韩国这么勉强。在特朗普将同盟关系功利化的现实下,要求韩国多掏钱买平安也符合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即使北约,美国也要求欧洲一众伙伴国多承担安保责任,将安保费用提高到GDP2%。不惮于向美国叫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直言北约“脑死亡”。即便如此,包括德国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也不敢附和法国立场,而选择站在美国一边。
显然,无论亚太区域还是大西洋地区,美国的盟友们在安保上还是严重依赖美国,对美国索要“保护费”只是敢怒不敢言。韩国相比日本和北约诸国,不仅军事实力差了许多,而且周边安全形势更为复杂。南北关系和解但不和谐,日韩关系难破历史死局和现实困扰。面对中美两国,韩国又面临选边站的难题--经济依赖中国安全依傍美国,无论怎么选择都难以两全。而且,韩国政坛、媒体和民间撕裂为进步和保守两个阵营,也凸显韩国面临的地缘政治困境。
但是,韩国离不开美国的保护伞,这是历史的宿命也是现实的悲哀。文在寅政府知道,美国更是心知肚明。因此面对美国的“保护费”讹诈,韩国只能小心翼翼地讨价还价,却无法摆脱美国纠缠。毕竟,韩国国家安全依赖于美国,对中日忌惮且有北部威胁,如此情景不管是文在寅进步政府还是其他保守政权,都不得不忍受美国的要挟。
不过,美国从负责任的盟主变成食利者的角色,也损耗了美国的软实力。(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