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志勤:一靠“认真”,二靠“坚持”,中国无往不胜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刘志勤:一靠“认真”,二靠“坚持”,中国无往不胜

发布时间:2020-03-23 作者: 刘志勤 

全世界都在密切注视着在中国大地上两个战场上正在进行的两大战役:新冠肺炎疫情歼灭战和复工复产经济复兴战。在疫情防控战场上,中国的医疗专家和疫情之间进行着短兵相接,步步为营的搏斗之中。

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3月22日中国网。


全世界都在密切注视着在中国大地上两个战场上正在进行的两大战役:新冠肺炎疫情歼灭战和复工复产经济复兴战。


在疫情防控战场上,中国的医疗专家和疫情之间进行着短兵相接,步步为营的搏斗之中。


经过近两个月的浴血奋战,中国的抗击疫情斗争已经到了“峰回路转”的关键阶段,新确认的患者人数大幅下降到个位数(除武汉地区以外),而治愈的人数却大幅上升。


而在另外一个战场上,却进行着一场空前规模的另一场大战役:复工复产,加快经济复兴。一声令下,千军万马从全国各地纷纷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开动机器,掀起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人想起当年延安的“大生产”自力更生场景,令人感慨万千。


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将突发疫情迅速控制下来的伟大贡献,是对人类第一次有组织战胜“流行病毒蔓延”的伟大实践,其意义足可彪炳史册。


在战胜疫情的同时,还能够及时组织和安排复工复产,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这需要何等伟大的魄力和何等坚韧不拔的意志。而这一切中国人民都给了全世界最深刻的教育。


为什么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为什么中国人民能够克服困难,战无不胜?因为中国人民的“认真”和“坚持”精神是中国无往不胜的法宝。


面临新的疫后经济复兴重大挑战,中国再次展现其“认真”和“坚持”的品质,利用各项政策优势,推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影响十分有限


疫情的爆发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些影响都没有动摇中国经济发展的坚固基础。


虽然二月份的CPI和PPI数据都有轻度上扬,但是上涨幅度环比下降,表明经济大盘发展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也下降0.4%。这些数据均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因为疫情发展而产生较大波动。由此可以说明,中国的经济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和抗突发事件的能力。


据统计,中国主要制造业省市的主要企业的复工复产率已经达到70%以上,而且商品产量和质量基本恢复到春节前的水平。特别是中国的外贸企业的员工回厂率高达90%以上,并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原定的生产计划。


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生外商买方对中国出口企业提出“延误发货”的索赔申诉案件,这充分证明中国公司的复工复产获得了成功,也证明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信誉和地位不可撼动的现实。


中国经济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韧性,是世界经济社会公认的事实。它具有三大特点:产业配套齐全、产品跨界合作、供需高度融合。所以它有很强的市场环境适应能力,和国情契合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应变能力。这三个能力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可以确保中国经济面对任何挑战和困难,总能找到出路和解决的办法。


中国的疫情防控不会影响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不少外国投资家和500强企业没有因为中国遇到疫情冲击而放弃中国市场,相反,他们对中国的未来信心更足。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政府在这次抗疫斗争中果断而有效的政策和极强的执行力,确保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不可撼动,也无法被取代。


中国在2003年的SARS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外国投资家投资中国的经济性大增,就是因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在对付SARS时展现出来的团结、高效和负责精神,让中国成为吸引外资的主要目的地。


这次抗疫斗争的成果,将成为中国未来更快、更好、更高的发展的新的起点。可以确信,中国又将迎来一次新的外资投资高潮。


这次突发疫情,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一个极其困难的挑战,不仅要第一时间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要做到维持经济稳健发展。做到抗疫和发展两不误,中国凭借自身的体制优势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实现了这两个目标。这些是吸引外资的最重要的因素。


二、中国的“一建双雕”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时再次强调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这次疫情的爆发,表明全世界是一个“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意志。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各国必须加强合作,要有担当。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承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中国承诺一定要控制疫情,一定要把关心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国做到了,中国的出色表现得到全世界的赞赏。中国又承诺一定要尽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让经济迅速回到正常轨道。中国正在做复工复产的安排。世界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得到完善和巩固,国际市场松了一口气。


中国正在实现“一建双雕”的战略目标。中国的“一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同时实现两个历史性目标(双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这个“双雕”任务对中国,对全世界都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它们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实现千年梦想的关键目标,所以必须按时完成。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中国一定能够完成预期的经济发展目标。


三、中国的金融政策工具还很多,可以提供“应急融资便利”


面临疫情压力,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寻找新的推动力。在这个方面,需要金融业做出更多的努力。


首先,银行要大幅增加融资额度和扩大贷款范围。央行近日有所动作,除了降低各银行储备金率,增加银行的流动性,对当前各行各业的复工复产资金需求有很大的缓解作用。


但是,如何使这些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却是要做很多文章的。例如,中小企业融资便利是必须给予考虑的问题。对那些直接为疫情防控做贡献的企业的融资需求,可以考虑放低融资门槛,提高贷款额度。甚至免除担保,凭法人个人信用就可以及时提供“应急贷款”,以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这样可以避免冗长的内审、内查、内调程序,提高货币利用率,延长资金的周转率和使用周期。


其次是在减免相关费用方面,不妨做的再大度一点。现在有的企业,如保险、房租等有关领域,虽然纷纷表示要降低租金,减免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水电费等,人寿保险缴纳可以推迟一至两个月等等。


虽然善意都表达出来了,可是总显得有点不够“大气”。有的优惠政策只是“点到为止”,意思意思而已,对解决企业于危机之中,仍显得不够。


这些政策需要有关部门机构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听听企业的具体苦衷,特别是了解企业的“难言之隐”,就能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取得一两拨千金的好的效果。


四、中国应当建立“生化金融储备体系”专项支持中国的生化工业发展


这是一个具有前瞻性战略决策,中国政府已经着手在生化安全领域相关的立法研究,是十分及时必要的举措。


在复杂的现今社会,生化安全涉及到国家未来的命运,涉及十四亿中国人民的福祉,必须加以重视。未来大国间的竞争会十分激烈、复杂,我们必须做好一切防范,未雨绸缪,建立一套完善的“生化金融储备体系”是可以提到议事日程重要地位,因为金融服务是生化科研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生物科技和生化金融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社会秩序带来破坏。我们要认真研究,做好细致的分析,制定有效的防护墙。


结束语:


中国能够顺利度过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个大关,夺得两个战场,两个战役的胜利,一靠“认真”,二靠“坚持”。


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世上无难事,只要都认真,就可以应对一切挑战。


“坚持”精神是中国人民展示的另一个特质,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中国的发展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挑战,都在中国人民的“坚持”精神面前失去作用,都无法阻拦中国的前进和奋勇。


这次史无前例的疫情,在中国人民的“坚持”防控下逐步向好,越来越有利于复工复产,对经济的影响也被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特别是当疫情发展到转折点时,市场充满各种不安情绪,疫情如何发展,防控如何深入,经济是否继续停顿,考验着政府决策和人民的信心。


正是中国人民的“认真”和“坚持”,保证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夺取今年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完美实现!(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