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典:稳健货币政策应对“负利率时代“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刘典:稳健货币政策应对“负利率时代“

发布时间:2020-01-06 作者: 刘典 

2019年,世界经济进入了增长疲软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下,传统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而经济相对脆弱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则出现了负增长或更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受下行压力的影响,今年全球各国央行掀起了一股“降息潮”,全球已有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采取负利率政策。

作者刘典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刊于1月6日《中国银行保险报》。

 

2019年,世界经济进入了增长疲软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下,传统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而经济相对脆弱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则出现了负增长或更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受下行压力的影响,今年全球各国央行掀起了一股“降息潮”,全球已有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采取负利率政策。


作为非传统货币政策的一种,负利率始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是为了应对持续低迷的通货膨胀与产出水平,各国对于全新政策工具的探索。在美国选择“大水漫灌式”的量化宽松政策,以缓解流动性困难问题的同时,负利率作为刺激消费的一种非常规手段,也出现在各国央行的政策实践当中。2009年,瑞典国家银行首次突破银行存款名义利率为零的下限,是发达国家负利率政策的早期实践。而在2016年,美联储对大型银行进行压力测试时,也曾放出明确信号,将国债负利率作为未来货币政策的一个可能选项。这样的政策“实验”也打破了我们“名义利率必定高于零”的常识。


从早期实践到广泛运用,负利率政策的背后是传统发达国家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普遍悲观的增长预期。2019年,受贸易保护主义与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许多传统发达经济体出现了严重的经济不景气,一系列前瞻性数据表现不佳。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自2019年9月以来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PMI)呈直线下跌,连续数月处于“荣枯线”以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内四次下调全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同时预测2020年增长率仅为3.4%,触及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


负利率正在撕裂整个世界,“高通胀”的新兴市场国家和“负利率”的老牌发达国家最终都要被迫选边站队。从短期视角来看,实施负利率后市场主体预期的变化会使金融市场的环境趋于宽松,而长期利率也会随着短期利率的调整而下降,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从长期来看,一方面,利率过低会扭曲价格信号作用,弱化利率政策传导效果。另一方面,利率过低将加剧资产泡沫,放大风险偏好和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国内金融市场也存在一些结构性、制度性的问题,比如金融监管、地方债务、银行坏账等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前形势的缓和趋势。相比于传统发达国家,我国的利率水平仍处于较高位置,而作为负利率货币政策的最早实践者之一,瑞典央行已经在2019年12月19日提升回购利率至零,长达5年的负利率政策走向终结。负利率作为一种暂时做法,虽然实践愈加广泛,但并非是必然选择。


面对负利率环境,我们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定货币政策信心。国内的银行大多数仍以贷款利息与利差作为主要的盈利途径,但负利率将导致这两种途径的利润下滑,受风险规避情绪的影响,银行会降低自身的放贷意愿,不利于金融行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悲观预期占据主导的形势下,如何稳定国内预期、实现经济增长,应当是目前经济、金融政策引导的着力点。在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正在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常态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珍惜与中高速增长相匹配的正常货币政策,警惕低利率可能引发的资产泡沫风险。(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