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要用好底线思维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要用好底线思维

发布时间:2020-04-15 作者: 王鹏 

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会议明确提出“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时机重要,意义重大。何谓“较长时间”,何谓“外部环境”,何谓“思想准备”“工作准备”,都值得我们深入理解、认真领会。

王鹏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学院副研究员,本文刊于4月15日北京日报。


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会议明确提出“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时机重要,意义重大。何谓“较长时间”,何谓“外部环境”,何谓“思想准备”“工作准备”,都值得我们深入理解、认真领会。


统观党史,“较长时间”的表述曾多次出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时局的研判之中。每一次科学研判,都对党和国家下一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番党中央再提“较长时间”,笔者认为应从三个层面加以理解。其一,鉴于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在假定不存在重大外力变量的情况下,当前趋势有持续发展的可能。其二,党和国家为应对这一趋势,可能将从中长期战略的高度谋定方案,将趋势中有利一面尽可能放大,将不利损失最大限度降低。其三,“较长时间”通常至少以“十年”为基本规划单位。换言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需要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未来十年或更久远的时期做好战略擘画。


之所以要以“较长时间”来应对挑战,是因为“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就疫情本身而言,新冠病毒传染性较强,且具有较强变异性,这给人类研发疫苗和特效药带来异常艰巨的挑战。正如世卫组织专家所警告的,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进一步扩散,发展程度和医疗水平较低的赤道国家、非洲、南亚、拉美等地极有可能成为新的疫情重灾区。而随着季节更替,病毒很可能在南北半球来回往复、重复肆虐,从而成为一个与人类如影随形且时时可能突变的慢性杀手。尽管我们国家在防治国内疫情方面已经取得了突出成就。但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无法独善其身,很难免疫于各国之间的反复流行。



就国际形势而言,这场全球性疫情正在加速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一方面,随着广大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以美国为代表的老牌西方国家,已经开始着手拆除70多年前自己一手打造的政治经济秩序,逆转它们半个多世纪以来一力推行的全球化进程。民粹主义、新孤立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思潮伴随一系列“黑天鹅”事件,在大西洋两岸渐成趋势。另一方面,它们大搞“闭关锁国”的同时,却对别人推动全球化的努力蓄意阻挠、抹黑诋毁。生发于本轮疫情当中的“中国赔偿论”“中国阴谋论”等,其实都是“中国责任论”“中国威胁论”的新变种。遏制疫情蔓延,必须依靠国际合作,但个别大国拒绝合作、干扰合作的姿态,正在让疫情在短期内结束成为“奢望”。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外部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只要我们坚持底线思维,拿出“打持久战”的精神、心态和策略做好“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就能够“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思想准备”,更多是对疫情趋势、时代背景、国际态势等宏观要素的综合研判,以及在此基础上审慎擘画的新目标、新政策。“工作准备”,则重在组织形式和治理架构。


越是面对困难和挑战,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锐意进取、顽强拼搏,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迎来更好发展。(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