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全球能源供给与消费格局面临“大洗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全球能源供给与消费格局面临“大洗牌”

发布时间:2022-04-13 作者: 刘锦涛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锦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欧盟将不断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开展多元化能源供应和提高能效等措施,把握清洁能源发展的主动权。

受访者刘锦涛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刊于2022年4月12日金融时报


近半年来,全球能源市场连续遭遇两场动荡。一是2021年冬季,在极端天气的冲击下,能源发电供暖需求快速增加,欧洲能源供应遭遇挑战,全球能源危机渐起。二是乌克兰地区紧张局势以及美欧对俄罗斯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制裁带来了地缘政治风险,阻碍了全球原油以及天然气的供应,市场对于供应的担忧情绪一度推动国际原油价格突破120美元/桶的高位水平。由于欧洲地区天然气供应高度依赖俄罗斯,因此在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下,欧洲地区天然气价格节节攀升,给尚未结束的欧洲能源危机再添不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为了降低对于外部能源进口的依赖,保障自身能源安全,欧洲已经开始着手推动自身的能源进口与消费转型。更重要的是,此次的俄乌冲突进一步令市场中有关能源安全以及能源转型的讨论升温。一方面,有观点认为,应增加原油以及天然气的产量,以避免今后再次出现类似的全球能源危机;另一方面,有分析人士认为,应该继续加速推进全球能源的绿色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这样一是可以增加能源供应来源,二是可以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在俄乌冲突的影响下,全球的能源供应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随着全球能源绿色转型的不断推进,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也将出现更多的新特征。从目前的情况看,清洁能源供应尚不充足,使用场景受限,并且供应链冲击下清洁能源的使用成本有所增加。而为平衡降低碳排放以及能源需求复苏之间的关系,天然气可能将成为重要的过渡能源,进而影响全球能源供给格局。


油价大幅波动加速能源结构调整


近期,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令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尽管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有所回调,但此番油价的上涨已经给欧洲多国敲响警钟,促使其开始考虑加速推进自身的能源消费结构转型,降低对外部能源进口的依赖,提高自身能源独立性以及安全性。


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市场对于原油的需求快速回暖;另一方面,原油库存水平较低,突发的地缘政治风险冲击了原油供应链的稳定性。在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共同影响下,国际原油价格呈现快速上涨的态势。而在国际油价大幅上升期间,市场曾期望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盟友可以加快增产的脚步以平抑油价,但OPEC和非OPEC产油国并未立刻采取行动,继续在4月和5月坚持小幅增产40万桶/日的计划。国际能源署(IEA)成员国也曾释出6000万桶石油储备,力求稳定急升的国际原油价格,但最终却适得其反。


经此一役,欧洲多国都认识到了自身能源独立与安全的重要性,开始加快推进能源生产以及消费结构多元化,天然气、风能、太阳能以及核能等能源已经成为多国开始考虑发展的对象。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锦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欧盟将不断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开展多元化能源供应和提高能效等措施,把握清洁能源发展的主动权。


具体而言,刘锦涛表示,德国是欧洲第一个全面弃用核电的国家,2011年左右德国退出核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但受制于能源存储技术,无法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以弥补核电缺口,从而采用从外国进口火电。近年来,德国天然气进口依赖程度极高,此次受化石能源短缺影响,能源紧缺问题加剧。因此德国将全力布局可再生能源,加快能源清洁化进程。


2月28日,德国经济部提出新立法草案,目标计划将在2035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给、放弃化石燃料。但就目前的能源短缺问题来看,德国未来需要综合权衡煤电退出、碳中和目标以及能源转型之间的时间规划与产业布局。过早退出煤电将带来能源风险,过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也会加剧能源消费成本。因此应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推进能源清洁化进程。


另外,工银国际分析师李启浩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经过此次地缘政治事件的冲击,相信欧洲国家将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依赖。事实上,欧盟已于今年3月初提出,计划在2030年前逐步减少对俄依赖,其中一个方法是增加本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德国已经提出2035年达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预计其他欧洲国家,特别是目前使用天然气发电较多的国家,也将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布局。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推进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转型并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即便对欧盟这样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经济体而言,全面放弃化石燃料仍是一个艰巨的挑战。而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以及降低碳排放的大趋势下,天然气或将凭借其在能源脱碳进程中的过渡能源角色而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将在能源清洁化和保障能源安全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欧盟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就高达25%。具体而言,天然气本身虽然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碳排放,但本身相对于煤炭而言更为环保,且碳排放水平更低。从长远趋势来看,天然气具备良好的过渡性质,是全球脱煤和能源低碳化趋势中需要布局的重要能源。”刘锦涛说,“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和周期,且目前风电、光伏发电等受制于一定的气候或季节因素,暂时无法完全替代化石燃料发电,从而为确保能源安全的需要,化石燃料有序退出和过渡能源稳定替代存在必要性。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部分国家或将重视天然气资源潜力并适当加强天然气的产业投资与战略储备。”


对于欧洲天然气行业的发展,IEA提出了10项建议,包括寻找更多的天然气进口来源、增强市场容错率,引入最低储气规则、加快部署风能和太阳能项目、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可调度的低排放源发电、可以考虑提高电力公司的临时税收,并重新分配给消费者等。IEA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欧盟可以通过增加从其他来源的进口、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等综合方式,将俄罗斯天然气的进口量减少三分之一。


为降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当地时间3月25日,欧盟与美国达成了大额天然气协议,欧盟将在今年年底前向美国购买至少15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以替代自俄罗斯进口的能源。并且在2027年前帮助欧洲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到2030年前保证欧洲每年可以得到50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


另外,在中国方面,工银国际分析师余晓毓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天然气是优质、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也是能源发展绿色转型期间最为重要和现实的选择,能够与可再生能源形成良性互补。加大天然气利用规模,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是中国稳步推进主体能源更替,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必经之路。


需全面看待清洁能源优劣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能源绿色转型的进程不断得到推进,包括太阳能以及风能在内的更加低碳和环保的清洁能源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全球多国的能源结构多样化转型过程中,发展清洁能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气候转型压力的影响下,部分资金开始撤出传统的化石能源行业,但在能源结构的大幅调整中,清洁能源并没有完全覆盖能源缺口,在能源结构不尽合理的情况下,过快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增加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能源供应压力。


去年发生的欧洲能源危机以及近期的地缘政治风险事件都揭示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全球经济依然无法完全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国际原油价格的飙升以及供应受阻等问题导致美国以及欧盟的汽油和发电价格不断走高,显著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并且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与此同时,在极端天气下,太阳能以及风能等清洁能源的供应不稳定性凸显。叠加疫情给清洁能源行业带来的供应链扰动以及劳动力不足等挑战,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之路预计将在坎坷中继续前行。


不可否认的是,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中,发展清洁能源仍是大势所趋。李启浩认为,地缘政治风险除了导致近期油气价上涨,也引起能源供应问题。各国也意识到过度依赖国外能源进口所带来的问题。在此背景下,预计相关国家将加快增加本地能源的供应,特别是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投产。而近年来,太阳能以及风能等清洁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是推动清洁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动力。


刘锦涛认为,目前,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技术已基本趋于成熟,尤其是在中国,风电和光伏的发电成本连续多年下降,且后续其规模和经济性还会继续提升。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7年,中国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累计下降了约90%。


值得注意的是,与原油天然气类似,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清洁能源行业也容易受到供应链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侵扰,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外部依赖问题。“光伏和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在发电上虽然不需要像化石燃料那样依赖进口,但本身原材料和组件的供应会受到国际贸易进出口影响,例如硅片、风力涡轮、锂离子电池等。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组件出口国,2021年中国出口欧洲光伏组件达40.9吉瓦(GW),同比增长54%。从而,随着清洁能源逐渐替代化石能源,部分国家对化石能源的进口依赖将逐渐转向对清洁能源发电组件的进口依赖,新能源产业的供应链风险和国际贸易竞争是各国将要重视的问题。在此背景之下,地缘政治风险引发的贸易制裁、供应短缺等也会影响到各国清洁能源产业的良性发展。”刘锦涛说。


李启浩则表示,目前全球约80%的光伏产能供应集中在中国,包括最上游多晶硅的原材料硅粉,也是国内供应。而海外地缘政治风险更多是影响光伏需求。从风电角度来看,零部件的原材料,如钢材、铜等,主要来自海外。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风机和零部件生产商今年将面对较大成本压力。


另外,在能源的稳定性方面,刘锦涛表示,光伏和风电存在季节性,不仅受季节的影响,也会受到极端天气影响。2021年2月,美国德州在极端寒潮的影响下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停电,占德州电力供应23%的风力发电因机组设备被冻结无法正常运行和供应,反映出了新能源设施本身对气候变化存在的劣势和局限性。李启浩也认为,极端天气对新能源如风电和光伏的影响相对较大,相反使用煤炭发电则是在面对极端天气时相对比较稳定的发电方式。


全球能源转型创造投资机遇


受到此次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全球各主要国家对于未来自身能源安全以及能源结构调整有了新的认识。总体而言,推动全球能源向更加绿色以及更加清洁的能源转型依然是大势所趋,并且面对高涨的原油以及天然气价格,部分主要国家推动自身能源转型的意愿更加强烈,全球能源结构或将迎来“大洗牌”,也有望创造出更多的投资机会。


“未来,全球能源消费格局,将以清洁、安全、独立并重,以清洁能源消费对化石能源替代为主流趋势,降低化石能源进口依赖、提高能源发展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性,将有序退出煤电,合理布局天然气等过渡能源。其中,能源消费格局的变化将加快全球经济贸易与化石能源脱钩的进程,化石燃料资源的重要性将逐渐让步于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的技术投资和原材料贸易。同时,能源消费构成将走向多元化,实现化石能源、过渡能源、可再生能源的阶段性合理布局,在清洁转型的同时防范能源风险,最终实现能源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刘锦涛说。


然而,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能源转型并非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完成,在转型的过程中既存在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和风险。当前市场中已经出现了对过快摆脱化石能源可能给经济造成更多影响的担忧。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曾呼吁不要过早放弃化石燃料。能源成本必须降低,否则会加剧通胀,进而威胁到食品安全。欧洲央行也有官员曾表示,随着欧盟减少碳排放并向绿色能源转型,可能会面临比预期更高的通胀。而英国央行行长贝利稍早前也曾警告称,如果世界各国以一种混乱的方式放弃使用化石燃料,可能会引发通胀。


不过,尽管面临风险,但全球各主要国家对于推动能源转型以及清洁能源发展的脚步并未停歇。李启浩表示,从我国的角度看,“双碳”目标将继续推动低碳能源的转型,当中包括电力、运输和工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从海外看,美国总统拜登曾发表演讲,强调了当今国际形势下迅速部署清洁能源的必要性。而欧洲国家在俄乌冲突发生后也有加速发展新能源的趋势。整体来说,在环境保护和稳定电力供应的背景下,未来,全球的新能源投资有望进一步加速。


我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支持生物质能发展。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强化交通和建筑节能。


在发达国家方面,德国正就能源转型问题采取积极行动。而英国政府则考虑在英国各地大规模扩建风电场,推动风能以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改善英国的能源独立性,摆脱对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


另外,美国能源信息署(EIA)3月18日发布报告,预计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份额将从2021年的21%增加到2050年的44%。这种可再生能源的增长主要包括新的风能和太阳能。而到2050年,水力发电的贡献将基本保持不变,而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地热和生物质发电,在总发电量中所占的比例仍不到3%。


另外,EIA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初,美国太阳能发电总量的贡献,包括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发电厂和小型屋顶终端系统,将超过风力发电。风能和太阳能的早期增长是由联邦税收抵免政策推动的,这些政策将在2026年到期或大幅下降,但这两种技术的成本下降在其短期和长期增长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月30日,英国气候及能源智库恩伯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太阳能发电量增长了23%,风能发电增长了14%。这两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合计占据去年全球总发电量的10.3%。而荷兰、澳大利亚和越南的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


从投资角度看,景顺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ESG)客户策略亚太区总监陈浩扬表示,在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依然是关键主题。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欧盟需增加约50GW的太阳能及风能装机容量。这不仅将带来投资纯粹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公司的机会,而且对于投资可再生能源及氢能等新技术的传统公用事业公司,同样存在投资机会。此外,提高能源效率和储能的技术(如电网系统)及节能房地产公司也可能受惠。


综上所述,从去年冬季开始的欧洲能源危机因地缘政治风险延续至今,高企的石油以及天然气价格已经为全球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敲响警钟,部分欧洲国家也由于绿色转型过快,正承受着能源供应不足的冲击。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已经开始积极采取措施增强自身的能源多样性以及安全性,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关键选项。


但可再生能源自身也存在着缺点与不足。刘锦涛表示,从短期来看,随着天然气和原油等化石燃料价格的暴涨,绿色环保和清洁能源产业迎来投资热潮,众多知名新能源发电企业股价连续上涨。从长期来看,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趋势,但前期仍然无法立即摆脱化石能源的依赖,尤其是对油气进口依赖度较高的欧洲而言,全球性的能源供应短缺将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全球能源转型依旧任重而道远。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绿色金融的支持性作用,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参与绿色能源项目的积极性以及信心。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指出,绿色金融支持能源转型大有可为。能源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据有关测算,中国仅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就可以带动超过130万亿元投资,化石能源清洁化和非化石能源规模化、碳排放吸收等均需要前沿和核心技术支撑。政府资金远不能满足能源转型投融资需求,社会资本的参与是弥补资金和技术缺口的关键,绿色金融能够发挥资源配置、市场定价等功能,带动更多市场化资金进入能源转型领域。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