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19 作者: 黄金老
未来金融科技会渗透到交易场景、生产场景、生活场景之中,渗透到各个业态之中,而与传统金融相比,金融科技或者智慧金融非常依赖于数据和流量,这也带来数据、技术两大新的风险。
黄金老系苏宁银行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9月18日证券时报网。
9月17日,江苏苏宁银行董事长黄金老在“2019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智慧金融(上海)峰会”上表示,未来金融科技会渗透到交易场景、生产场景、生活场景之中,渗透到各个业态之中,而与传统金融相比,金融科技或者智慧金融非常依赖于数据和流量,这也带来数据、技术两大新的风险。
黄金老表示,所谓的数据风险,主要在于金融趋于全自动化,要通过数据来决策,而数据是有风险的,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第一是数据缺失,构建一个模型可能有一百个变量,但是这个变量到每个客户身上,常常很多数据是没有的。“譬如说你发现客户学历是空白,你只能视为他没有学历,实际上他是没有填写,并不是真的没有本科学历,这是我们国家没有互联互通的情况下常见的现象。”
第二是数据造假,有一些数据公司会存在进行系统的数据造假,有一些犯罪分子、欺诈分子也可能有意识的进行数据造假。“从我们以往的经验来看,一但某个数据变得有价值就容易会造假。”
第三是数据中断,一旦数据没有了就无法决策。“近期很多数据公司受到一些查办,也带来了大量的数据中断。”
第四是数据泄密,带来了客户隐私的泄露。“还有数据的合规问题,数据的采集是否经过本人授权,在今天越来越规范的情况下,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
黄金老认为智慧金融的第二个风险是技术风险。“尤其是数据的可解释性、可评估性,我构造了一百个变量评估一笔贷款是否可以发放,但由谁来衡量这个模型是否适当?”
此外,他还提到技术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在高度依赖系统的情况下,集成传染会有更大的波及率。我们也看到孟加拉一个中央银行系统也可以被破解,何况一个民营的银行机构更有可能会有被攻击的风险。”
黄金老认为,存在着技术风险和数据风险的情况下,风险管理变得更加难。“风险管理无非就是风险的识别、衡量和处置,智慧金融的情况下风险识别变得更难了,你怎么识别数据的真伪,你怎么识别模型的准确性,对今天的国内银行都是很大的挑战。”
不过黄金老也表示,银行业已经充分认识到智慧金融面临的风险。“央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提到了16个字,守正创新,安全可控,开放共赢,普惠民生这样一些想法,银行也正在努力的解决问题。”(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