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吴晓求:摆地难、卖红薯、炒板栗,有点人间烟火,我看挺好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吴晓求:摆地难、卖红薯、炒板栗,有点人间烟火,我看挺好

发布时间:2020-06-08 作者: 吴晓求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在上周闭幕的两会上,中央也提出了一系列提振经济的举措。就如何预判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如何准确理解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昨日,本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教授。他表示,“六保”是今年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好了“六保”,“六稳”才能实现。所以,当前要想尽一切办法助企业渡过难关,对小微企业也应该大幅度减税甚至免税。同时,地方政府也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本地建设,助力本地经济恢复“元气”。

吴晓求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本文刊于6月3日《广州日报》。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在上周闭幕的两会上,中央也提出了一系列提振经济的举措。就如何预判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如何准确理解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昨日,本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教授。他表示,“六保”是今年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好了“六保”,“六稳”才能实现。所以,当前要想尽一切办法助企业渡过难关,对小微企业也应该大幅度减税甚至免税。同时,地方政府也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本地建设,助力本地经济恢复“元气”。


“重中之重是让企业活下去”


广州日报:今年“六稳”“六保”被提到一个突出位置,这背后体现出今年经济政策的哪些新特点?


吴晓求:“六保”是今年工作的着力点。“六保”中的前三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是最重要的,后面三保则是战略性的保护。“六保”是今年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好了“六保”,“六稳”才能实现。所以,我们所有的政策,都应向“六保”倾斜,所有工作的重点都应放在如何把就业保住。


保民生的核心是保就业,没有就业,一切都无从谈起。保就业,就是要保中小微企业,尤其小微企业经受不住疫情的冲击。今年的政策重点是非常清晰的,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和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提的都是很具体的政策,讲的都是接地气的大实话。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虽然这些年大家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我们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现在不能大谈如何扩大内需,如何通过大消费来刺激经济。当人们的生活都出现了困难,那么谈发展和刺激都是奢谈。如何让企业克服当前的困难活下来,才是当务之急。


广州日报:在你看来,当前企业需要哪些帮扶?


吴晓求:应该从供给侧方向思考,来降低企业成本。至于说需求的扩大需要结合国际环境改善、国际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国际秩序的构建等因素,这不是我们单方面可以做到的。我们可以提出我们的设想,但需要较长时期的努力。所以,我们要从供给侧发力,只有收入增加了,内需才能被刺激。


因此,为企业纾困,首先也要从供给侧出发:减少企业经营成本,减轻企业生存压力。就像李克强总理强调的,要在减税降费方面做很多努力。过去对企业来说,税、费的水平都是比较高的,现在必须下大决心降下来。企业一旦进入到破产清算,再让其重新启动是非常困难的。而如果企业垮掉了,收税的对象也就没有了。所以,企业综合税负必须大幅下降,哪怕我们今年先降低,接下来根据企业的生存状况再做适当的上调都是可以的,但当前必须先下调这些税费。


第二,降低企业的利息成本。国外都零利率了,我们的利率还是比较高的。我国商业银行的利差太大,上市的商业银行占据上市公司利润的一半,这是不正常的,需要改变和调整。


第三,要改善中小微企业的信贷环境。疫情之下,很多企业没有订单,在银行贷款的企业可能要断供了,需要推出一些“暖企”措施,比如延期还贷,这对企业而言很重要。


第四,要大幅下降中小微企业的房租成本。因为房价高带来的房租高,对中小微企业带来的负担很重。这种高房价也给经济运行增加了风险。我注意到一些理发店因为房租太高都要关门了,要知道,理发也能带来很多就业。


第五,人工成本也可以适当下降,共渡难关。政府、企业、股东、从业者,大家都是在一条船上的,要共克时艰。


广州日报:如何让中央的政策真正惠及中小微企业?


吴晓求:关键是要中小微企业能从中受益,因为中小微企业是提供工作岗位最多的。我认为,对小微企业应该大幅降税或直接免税,比如免一年。


积极财政政策保基层运转


广州日报:今年的财政赤字多了1万亿元,加上1万亿元的抗疫特别国债,3.75万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这是不是要强刺激的信号?


吴晓求:今年不是要大放水、强刺激,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比如,今年我们对企业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而政府的很多支出是刚性支出,比如说通过财政给人员发工资、公共卫生支出、教育支出,这些都是不能减的。这样就会有缺口,这就需要发行一些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来做出平衡。所以说,今年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是为了保证基层运转。这也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之策,如果基层税收难保障,一些地方政府的运行都会出问题,所以,包括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内的政策,也是为了保证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行。这些国债不是用来做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的,我也不赞成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我们现在首要的任务还是要让人们能就业,保住饭碗,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


广州日报:疫情会影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吗?


吴晓求:从宏观上讲,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中国经济正处于稳定的中速发展的轨道上,中国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投资国之一,中国有巨大的内需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疫情之后,中国仍将是全球产业链重构之后的重要一极。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要看到,疫情过后,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将发生重大变化。疫情不仅影响短期的经济发展,而且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国际关系都带来很大影响。

“地摊经济我看挺好”


广州日报:大家有一个感觉,今年我们提出的经济政策都很接地气,包括总理在记者会上提到的那些措施。


吴晓求:我们把当前面临的困难想得很充足,并不意味着我们没信心,而是我们更加接地气,更加让老百姓(82.070, 1.67, 2.08%)知道我们的政策是有效的。比如地摊经济,我看报纸上说成都发展地摊经济,一下子解决了10万人就业,这就很好。老百姓要吃饭,没有现金流,出来摆个摊,卖烤红薯、炒板栗,我看挺好的。我们要转变观念,实事求是,民生、就业才是当前最紧要的。


广州日报:所以,今年扩大内需的难度也会很大。

  

吴晓求:现在还谈不上扩内需,首要是要让人们有收入。券用完了,没工作,怎么办?这不能成为我们国家经济政策的主基调。地方政府必须创造好的营商环境,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为本地经济恢复“元气”。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是改变地方政府收支状况的一个重要思路,不能再继续大包大揽。


对广东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广州日报:对于广东的经济发展你有何建议?


吴晓求:这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比2008年严重,主要是金融市场的巨大震荡对实体经济的破坏性以及由于疫情所带来的实体经济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和广东而言都是一次挑战。当然,广东也面临着很多有利的条件,比如广东有非常完备的制造业基础,科技创新实力强劲。


第一,我相信国际经济环境会向好的方面发展;第二,中国产业链完整,产业基础强大,中国产品在国际上还是有竞争力的;第三,中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适当的时候,出口转内销也是不错的选择。所以,广东永远会有出路,会一直走在中国的前列,我对此充满信心。


广州日报:在你看来,疫情之后哪些行业会迎来大发展?


吴晓求: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还在进行中,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是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新兴产业转型。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观念的变化,比如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网络配送、物流和线上产业等,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领域。


此外,和公共卫生相关的产业,预计在未来也会有很大的发展机遇,比如像生产口罩、呼吸机的这些企业,过去一段时间都有高速的发展,包括医药行业,肯定也会被空前重视。当然,更多的还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新基建”所涉及的新产业(150.710, -5.07, -3.25%),比如说“两新一重”建设。此外,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很高,就业有保障后,汽车产业当然会回升,这也可能是一个新亮点,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经济的技术竞争力。(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Twitter:RDCYIN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