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0 作者: 张敬伟
3000亿美元加税10%的关税武器,给美国人的圣诞购物季带来了恐慌。特朗普总统意识到了关税武器的双刃剑效应,决定将一些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推迟至12月15日。圣诞购物季,美国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需求更为旺盛。若这些商品加税,不仅造成美国消费者购物成本上升,也降低了经营商打折销售的热情和空间,从而拉低美国购物季的销售额,影响美国经济增长。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8月19日美国《侨报》。
3000亿美元加税10%的关税武器,不仅让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也给美国人的圣诞购物季带来了恐慌。特朗普总统意识到了关税武器的双刃剑效应,决定将一些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推迟至12月15日。这些商品包括了鞋子、服装、电脑和玩具等。
此举并非特朗普对华释放的善意,而是为了照顾美国消费者。上述中国商品价廉物美,已成美国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品,暂时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替代。圣诞购物季,美国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需求更为旺盛。无论是亚马逊网店还是实体门店,也都在圣诞购物季进行降价销售,从而形成一波强大的消费潮。美国内销动能强大,对经济的贡献率一直维持在70%以上。若这些商品加税,不仅造成美国消费者购物成本上升,也降低了经营商打折销售的热情和空间,从而拉低美国购物季的销售额,影响美国经济增长。
美联储降息并未维稳“特朗普行情”,反而带来美国三大股指的剧烈波动。特别是,8月14日美国国债十年收益率降至两年收益率之下,成为美国2007年以来的首次倒挂。按照收益率倒挂曲线,美国经济或迎来新的衰退周期。在中美贸易摩擦继续升级,美国股市和债市异常的情势下,美国经济基本面令人不安。特朗普政府拉抬美国市场行情的手段并不多,只能靠美联储继续降息来改变长短国债利率的倒挂,并让美国股市继续牛起来。美联储十年的首次降息效果看,降息并未带来美股拉抬效应,反而让美国市场呈现出更强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是内外因素叠加的结果,让美国市场变得更加敏感和惊恐,一不小心就会有“黑天鹅”飞出来和“灰犀牛”闯进来。白宫和美联储的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张,之前美联储四位前主席联合发文强调美联储的独立性,现任主席鲍威尔也陷入降息周期难改市场颓势的尴尬处境。特朗普的政策取向任性短视,美联储不得不为白宫灭火背锅。
失业率降低未必能够反应美国市场好的一面,因为劳动参与率低垂降低了失业率。美国消费市场算是美国经济的一个亮点,但是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加码,中国输美商品的加税必然导致美国重点消费价格的上涨,从而增加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的成本。虽然特朗普政府一直不承认对华贸易战会增加美国消费者成本,反而声称美国获得了数千亿美国的关税。但是,美国两次给予农民数百亿美元补贴,美国高科技企业和制造业一直反对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凸显美国对华关税武器已经让美国企业难以承受。此番美国对华输美3000亿美元商品中一部分缓加关税,等于承认了关税武器伤及美国消费者。
特朗普关切的未必是美国消费者,而是消费减弱对美国经济带来的伤害。美国圣诞购物季,对第四季度和美国全年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经济增速不达预期,将会影响美国和全球市场的信心,威胁特朗普2020年选情。更要者,圣诞购物季不仅仅是一场节日消费高潮,也是美国社会民生的折射。圣诞消费品价格高企,打折清仓小了,直接影响美国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届时民主党和反特朗普舆论一番渲染下,将会在美国社会掀起一波反特朗普的民意潮。因此,让美国民众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成为特朗普缓加部分关税的主要原因。
美国日用消费品依赖进口,中国是主要进口国。数据显示,美国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约占94%、玩具方面占比达86%;旅行箱包、鞋类占60%以上,家具约44%,纺织品服装37%。此外机电产品、家用彩电和数码相机占27%以上。新一轮关税将使美国人每年在服装、玩具、鞋类和家具上,分别额外花费44亿美元、37亿美元、25亿美元、16亿美元。
美国可以对华加码关税武器,可以不理会企业反弹,但却不能忽略圣诞购物季,更不能漠视由此带来的美国消费动能减弱和由此带来的民意反对...
中国对美所谓的暂缓加税“善意”并不买账,强调要对美国进行反制。因此,美国3000亿美元的加税措施,不是对华极限施压的有效手段,而是伤及自身的莽撞之举。
当关税武器遭遇圣诞购物季,美国政府缓加关税等于承认关税武器伤害了美国消费者。(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