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丁刚:西方亟需重建对中国体制的认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丁刚:西方亟需重建对中国体制的认知

发布时间:2019-12-16 作者: 丁刚 

近年来,中国的政治体制开始成为全球关注中国的重点所在。仔细分析所有那些与中国经济、贸易、科技、军事等等有关的话题,最终可能都会指向中国政治体制。所有那些关于中国经济社会未来的预估,最终也都会与中国政治体制相关。

作者丁刚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12月14日《环球时报》。 



汉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的前面是“一统天下”的秦朝。中国有个说法叫汉承秦制。从北京乘高铁3个小时,就可以到江苏徐州,在那里可以了解很多有关汉朝的历史。


徐州有一座狮子山楚王陵,1994年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印章和封泥。如果将这些印章和封泥排起队来,就是一个大体完整的中国汉代官僚体制。徐州博物馆就有按照印章和封泥排列的中国汉朝官僚体制介绍。1995年,在西安也发现大量比这更早的秦代封泥,成为研究秦代官制的重要原始材料。


从这些印章和封泥,我们得知,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官僚体制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一整套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体制。美国政治学家福山认为,就现代国家的起源而言,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秦朝。因而,中国在国家能力、国家制度的发展上要远比西欧源远流长。



近年来,中国的政治体制开始成为全球关注中国的重点所在。仔细分析所有那些与中国经济、贸易、科技、军事等等有关的话题,最终可能都会指向中国政治体制。所有那些关于中国经济社会未来的预估,最终也都会与中国政治体制相关。


翻开西方的政治学、历史学课本,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表述仍然是陈旧的、老套的。看看今日西方媒体的那些报道,感觉似乎也并没有走出冷战。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很多西方学者仍然在用西方政治标准来套中国政治体制,按照西方的理论排序,这个中国的集权制应当是排在西方民主制之前的,是落后于民主制的,而且也一定要进化到类似于西方的民主制的。这一认识随着西方文明500年来的扩张,就变成了一种合理的认知。实际情况是,中国的体制早在西方体制形成之前就有了,它是按照自己的发展实践向前发展的。


在中国还没走向世界、还封闭的时候,这个影响不大,但现在中国实力增强,并且是通过一个不同于西方的政治体制增强了实力,这个体制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调整,释放出制度活力,做到了很多西方国家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当中国走向世界,这个体制的影响力显然已经辐射到全球。事实表明,用旧套路和旧理论来解读中国,来分析中国政治制度,最终必然失算,必然导致对中国的恐惧感。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需要中国与西方的学者共同努力。这个工作可能是艰难的、长期的,但在中国目前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要比以往更容易。比如,到西安或徐州去作一番实地调查。从那里开始,重新构建关于中国政治体制的知识体系。


剩下的问题是,西方是否愿意放下自己的优越感来认真地研究一下中国的历史。(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