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10 作者: 华黎明
作者华黎明系中国前驻伊朗大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10月8日《北京日报》。
1966年9月,周恩来总理访问罗马尼亚时途经阿富汗,阿富汗苏尔坦亲王(左二喝水者)迎接,这是华黎明(左一)第一次担任周总理的翻译。华黎明供图
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是北大波斯语专业的第一批毕业生,40年的外交生涯大部分与伊朗有关。时至今日,在国内与伊朗有关的外交场合,仍时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华黎明曾十多次担任周恩来总理的波斯语翻译。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华黎明。而原本选读英语专业的华黎明之所以与伊朗结缘,也与周总理有直接的关系。
接下重任
1957年,出于外交工作的需要,北大波斯语专业正是在周总理和季羡林教授的支持下创立的,第一年招收的学员都是在职干部。1958年,已经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读大二的华黎明和其他6个人经选拔进入了北大波斯语专业,从此便与伊朗这个国家结下了不解之缘。耄耋之年的华黎明谈起这次际遇,仍然用意料之外来形容。
波斯文化和波斯语在中东地区有重要影响,这也是季羡林力主北大开设波斯语专业的原因。华黎明1963年进入外交部后的第一站不是伊朗,而是阿富汗。“阿富汗北部说波斯语,南部说普什图语。当时的上层王室成员主要说波斯语。”华黎明说。
1966年9月,华黎明临时接到一个重要的任务。周总理访问罗马尼亚途经阿富汗,阿富汗查希尔国王的堂弟苏尔坦亲王去迎接,驻阿富汗使馆派华黎明去当翻译。第一次为周总理翻译,华黎明既惊喜又紧张。
“航班在阿富汗国内飞行时,我和周总理并排坐,驻阿富汗的陈枫大使和苏尔坦亲王并排坐。陈大使可能随便一点,周总理就小声对他说,‘你往边上坐一点儿,苏尔坦亲王坐的地方太挤了,可能不舒服。’”初次为周总理翻译时的这个细节让华黎明记忆犹新,“一国总理,竟然能注意到这么细小的事情,实在是太不简单了!”
6年后,又是一次紧急抽调的为周总理翻译的任务,让华黎明从山西吕梁的外交部离石干校回到了北京。“我们本来都做好了一辈子呆在那儿的准备了!”
周总理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周总理身边工作,华黎明感叹,总理的外交理念和工作作风,对当时像他一样的青年外交官影响至深。
“周总理日理万机,经常工作到深夜,我们经常会在夜里被叫过去汇报工作。他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我们对各自主管的工作必须一清二楚。那时候没有手机,我们都是随身带一个小本,密密麻麻记着自己的工作。总理一说要汇报,我们就带着小本过去了。有时候让外交部主管领导说,有时候直接指名道姓让我们这些翻译回答。一旦答不上来,总理就会严厉地批评。”华黎明回忆说。
融化坚冰
最后一次为周总理翻译的经历,华黎明仍历历在目。那是1975年,面对伊朗客人的访问邀请,身体已十分虚弱的周总理指着在场的青年外交官说:“我是去不了了,将来要去的话,也只能是他们这些年轻人去了。”
两年后,华黎明果然像周总理说的一样派驻伊朗。他亲历了1979年惊天动地的伊朗伊斯兰革命,1991年出任驻伊朗大使,两次陪同伊朗总统访华,为中伊友好关系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完成驻伊朗大使的工作后,华黎明大使生涯的第二站是波斯湾对岸的阿联酋。阿联酋不但国情与伊朗有很大差异,两国还长期相互敌视。这成为华黎明外交经历中的又一个“意想不到”。
面对华黎明这个长期派驻伊朗,还在任内有着出色业绩的中国大使,阿联酋方面起初的态度十分冷淡。加上在华黎明赴任前的1995年4月,李登辉对阿联酋进行了访问,中国和阿联酋的关系也来到了历史最低点。“我刚去的时候,是坐了半年冷板凳的。”
华黎明并没有甘于把冷板凳坐穿。“阿联酋人很讲人情,各大酋长的家族在国家政治中占主导地位。”他施展起资深外交官的灵活技巧,从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入手,特别是以石油贸易这个阿联酋的经济命脉为突破口,通过不懈努力,与阿联酋王室成员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到我离任的时候,中阿关系已经开始起飞。”华黎明说。
临别之际,阿联酋总统扎耶德向他授予“一级独立勋章”。华黎明成为1984年两国建交后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大使。
美国让步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外交一度面临严峻的形势。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吞并了科威特。美国准备出兵干涉,想要师出有名,就得有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当时,华黎明正担任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副司长,主管海湾、伊朗和土耳其事务,“中国是关键的一票。中国赞成谴责甚至制裁伊拉克,但不赞成联合国授权动武。美国非常担心联合国授权被中国否决。钱其琛外长抓住海湾危机的契机,运用高超的外交艺术,逼迫美国在对华关系上做出了让步。”
中国将在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问题上怎样做出选择,举世关注。当年9月,联合国大会召开,钱其琛在大会上向西方传递明确信息:“中国对安理会有关制裁伊拉克的决议都投了赞成票,这是不容易的。”
随后,外交部发布消息,钱其琛将在11月出访中东。美方迅速“跟进”,发布了国务卿贝克将在11月3日出访中东的讯息,希望中美两国外长6日在开罗碰面商讨海湾危机。华黎明说:“钱外长随机应变,调整了出访顺序,将11月6日前往中东的首站改为埃及。中美外长就这样在开罗机场‘巧遇’,进行了长谈。”
紧接着,美方进一步邀请钱其琛在他们对联合国授权进行提案期间正式访美。华黎明到机场为钱其琛送行,钱其琛没有回答眼前大批外国记者的问题,记者转而把问题抛向一旁的华黎明:钱外长此次去纽约,对联合国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提案将投什么票?“我告诉他们,这张票在我们外长口袋里,是什么票我们都不知道。”华黎明说。
不料,美国人横生枝节,在钱其琛抵达纽约后提高要价,把访美安排与投票挂钩,试图迫使中国投下赞成票。这种情况下,钱其琛据理力争,原则立场寸步不让,最终代表中国投下弃权票。
美方出尔反尔,找借口取消了钱其琛与美国总统老布什的会见。华黎明说,关键时刻,钱其琛另辟蹊径,让驻美大使朱启桢连夜回华盛顿与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通话。清晨6时,斯考克罗夫特回复:欢迎钱外长按计划访问华盛顿,布什总统期待会见他。
“就这样,中国外交又一次跨越了一场惊涛骇浪,以钱其琛外长为代表的外交官显示了过人的魄力、定力以及中国智慧。”华黎明说。
巨大变化
去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伊朗也在今年2月举行了纪念伊斯兰革命40周年的活动。早些年伊朗客人访问中国,目睹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华黎明面前赞叹不已。
1939年出生的华黎明经历过中国落后挨打的年代。他的外交生涯,也开始于中国相对贫穷的年代。“我第一次到伊朗是1973年。在德黑兰,我看到的是一片灯火辉煌,当时德黑兰就有200万辆汽车。可以说,我最早看到的‘现代化’是在伊朗。但现在,伊朗人为中国的发展成就感到惊讶。”(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