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张洋:给中印关系加点人文酱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张洋:给中印关系加点人文酱料

发布时间:2020-01-07 作者: 张洋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交流史。印度是南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发源于印度的印度教或佛教,如今还是尼泊尔、斯里兰卡和不丹的主要信仰。因印度文明的地位及影响力,与印度的人文交流一定程度上也能带动和促进中国与其他南亚国家的人文交流。

作者张洋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学者,本文刊于1月7日《看世界》杂志微信公众号。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交流史。以佛教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已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印度教也在中国(福建泉州等地)留下了交流的痕迹。


郑和七次下西洋曾六次到访印度。中国的茶通过英国人传到印度,印地语Chai与中文“茶”的发音很相似。另外,季羡林先生在《糖史》一书中指出中印古时还有着制糖术的交流,“中国的”在印地语中被称为Chini,就与印地语中的“糖”发音一样。


印度是南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发源于印度的印度教或佛教,如今还是尼泊尔、斯里兰卡和不丹的主要信仰。因印度文明的地位及影响力,与印度的人文交流一定程度上也能带动和促进中国与其他南亚国家的人文交流。


01  新德里的中印人文交流观


印度的外交官等精英中间,不乏如下的观点:中国古时受印度影响很大,中国从印度学到了很多,而中国却没怎么影响到印度。也就是说,其倾向于认为中印人文交流是单向交流。这不仅表现出了印度的文明强势心理,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不像其他文化那样传教式广泛传播的特点。


印度文明颇具包容性,在其发展进程中吸收了很多外来文化,而有将之“据为己有”的情况。很多印度人认为,凡是世界上存在的古文化,在印度发达的古文明中早已存在。这就造成了不同思想在印度文化背景下的融合,如印度教有一种思想认为,佛教的创始人佛陀是印度教一大主神毗湿奴的化身。


除此之外,有中外学者指出,很多中国的文学人物形象就来自印度,如孙悟空源自印度神猴哈奴曼,哪吒源自克里希那。且印度有着“强文明体,弱组织体”的思想特点,因此就形成了一种人文交流中的强势心理。


不过,也有印度的历史学家,如沈丹森教授,曾指出中国在与印度人文交流的历史中痕迹少,并不代表没有,这需要深入的研究。鉴于此,就需要大量中印学者对话交流,共同发布相关的研究,且利用媒体、智库将具体的成果广泛地展示给两国人民。


另一方面,甘地、泰戈尔、阿玛蒂亚·森等印度的政治家、文学家、资深学者,都有一定的中国情结,或者说曾受益于中华文明,而且对文明古国邻居有敬仰之情。中国的外交官,尤其是有文化背景的外交官,深谙其中的道理,如前驻印度大使、现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先生及其夫人江亦丽博士,就很重视与印度学者(尤其是研究中国、中印文化交流的学者)的对话。


 

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北京时,林徽因和徐志摩为他担任翻译


认为中印有很多相似之处、提倡中印同属东方文明的,也大有人在。如有学者认为,印度经典《奥义书》与中国经典《道德经》有相似的思想。同时,尚会鹏教授在《心理文化学要义》一书中,将中印文明中的个体归为不同于西方“个人”的“间人”,认为中印社会个体多不是“强调独立和自由”,而是强调“集团内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或相互依赖”。


另外,还有印度的政客提出Chindia的概念,有学者将之翻译为“中印大同”,呼吁中印文明组成联合体。这也是呼吁这个世纪是亚洲世纪、中印在其中起引领作用的观点。


这部分声音,有着感性的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尤其是在对中印人文交流有强烈关怀的人群中产生了共鸣,可以作为一种平衡非理性声音——即将中印关系完全置于或优先排序为冲突关系——的利好因素。当然,还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将理性和感性调和到恰到好处,将中印关系推动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上。


02  交流有基础但不充分


截至一年前的2018年12月,中国和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印度是其中之一。


现今,中印人文交流的历史积淀依然是中印交流中的主要内容,尤以佛教最为突出。2019年10月中印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地点,选在了唐朝高僧玄奘曾游览过的地方。


 

2019年10月中印领导人会晤地点选在印度金奈


有过交流历史渊源的人物,也常常出现在两国对话内容中。常被提及的还有郑和、法显、义净等等。曾经在两国建立起联系的人物,如柯棣华、泰戈尔、谭云山等,依然发挥着中印人文交流纽带的作用。


印度总理莫迪和习近平主席2019年10月11日参观了海岸神庙、五战车神庙、阿周那石雕等有关印度教文明的历史遗迹。遗迹内容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有关,其中五战车神庙在1984年入选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与印度的人文交流离不开宗教的内容,两国自古就有着佛教、印度教方面的人文交流,并留有很多历史遗迹和文本记载。而进入新世纪后,世俗内容为主的印度电影在中国热播,并大受好评,如《神秘巨星》《摔跤吧!爸爸》《三傻大闹宝莱坞》等等;中国的电影作品《大唐玄奘》《我不是药神》《大闹天竺》等,也在传播着中印人文交流的强大讯息。


流行文化不仅影响快速,而且深入人心。印度20世纪的《大篷车》及其主题曲至今还被人乐道,而中国电影的明星尤其是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也在印度大受欢迎。


 

一些中国电影明星在印度也大受欢迎。图为《功夫瑜伽》剧照


中印两国领导人2019年10月会晤期间称,2020年两国将举办“中印人文交流年”,并将举行70场活动庆祝两国建交70周年。两国的人文交流,对中印关系是重要的调味品,是比经贸关系更深的情感纽带。


03  加点“人文酱料”


印度是多民族多信仰国家,锡克教、耆那教等思想哲学也诞生于此。这些可以作为深入了解印度的窗口。同时,中国南方文化、北方文化、东部文化、西部文化均有差异,可以促进两国地方间的交流。如中印之间现已结成很多对友好城市,从地方层面进行有特色的交流。


中印两国的流行文化中都有很多优秀作品,可以互相引进。如《都挺好》等中国影视剧,可翻译成印地语、英语等大多数印度人熟悉的语言。印度的《Breath》《Inside Edge》等高水平的影视作品,也可引进到中国。此外,四书五经已在中印交流史上第一次被翻译为印地语。如根据《论语》《薄伽梵歌》等创作影视、音乐作品,也能创建文明对话的流行文化。


民间的交流力量虽然与官方交流相比较为弱势,但是生命力强、交流内容也非常鲜活。近年来,不少中印交流的民间组织成立,如西天中土、并置JUXTAPOSE当代中印比较国际论坛(由中、印、美、英的学者和青年领衔创立)、“青糖豆”等。发挥这些民间团体的积极能动性,并辅之以政府强有力的财力物力支持,也能别开生面。


而对于中印交流前沿的文艺界人物,如中央音乐学院的刘月宁教授(推动中印扬琴等传统音乐的对话)、舞蹈家金珊珊(推动印度传统舞蹈的传播),可以鼓励他们进行共同创作。


另外,应鼓励中国学子去印度留学,并提供相应的奖学金。目前去印度的人员相对于去其他大国来说非常之少;中国政府提供留学奖学金的30多个对象国中,也鲜有资助去印度学习的项目(语言、区域国别研究除外)。


印度留学条件较为艰苦,需要克服炎热天气、重口味饮食、基础服务设施欠发达等问题。中国应该为对印度感兴趣的中国学子,提供政府或民间的奖学金项目。同样,印度的政府、大企业也可设立相应的赴华留学奖学金。


赴印签证签发难,是中国学者访印的重要障碍。在签证便利化方面,印方已表现出了积极态度,先后为中国游客提供了电子签及5年内多次往返的签证。两国应完善审查机制、共同提高审查效率,通过促进学者、教师等人员往来,给中印关系加足人文酱料。(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