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27 作者: 关照宇
随2018年中美“贸易战”逐步升级,特朗普政府连击“组合拳”,对中美人文交流进行全方位遏制:不仅直击“要害”留学生与尖端研究学者,并将打击“广度”从科教领域延展至孔院与影视产业,影响“深度”延续至美国精英中的“亲华派”。美国政府接连恶意针对华裔科学家和中国留学生的“排华行动”,挑起全社会反华思潮,“新麦卡锡主义”的回潮之势暗流汹涌。
作者关照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崔悦音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实习研究员,本文刊于11月26日中时电子报。
美参议院上周发布《对美国研究界的威胁:中国的人才招聘计划》报告:谴责中国以“千人计划”招募华人学者,非法“渗透”并窃取美国实验室的“知识产权”高端科研成果;批评联邦机构在中美博弈中“敌友不分”、浪费公共财政的失察之责;并以14条“反制建议”制定“打击非法转移美国智力资本”的全面战略。在近期中美经贸谈判艰苦“拉锯战”中浮现阶段性共识协议的转机下,此举再次激发对中美人文交流“规模化脱钩”的隐忧。
随2018年中美“贸易战”逐步升级,特朗普政府连击“组合拳”,对中美人文交流进行全方位遏制:不仅直击“要害”留学生与尖端研究学者,并将打击“广度”从科教领域延展至孔院与影视产业,影响“深度”延续至美国精英中的“亲华派”。美国政府接连恶意针对华裔科学家和中国留学生的“排华行动”,挑起全社会反华思潮,“新麦卡锡主义”的回潮之势暗流汹涌。例如,将中美教育交流合作活动政治化,打压监控中国学生学者,对其无端滋扰:被迫中断研究,受到知识产权保护和敏感技术出口的严苛审查等加剧了华人知识界对“红色恐慌”的担忧。而日益收紧的签证移民政策、层出不穷的校园枪击暴力事件以及中美经贸摩擦等风险忧虑导致近年导致中国学生赴美意愿下降。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03至2013年留美学生回国就业率仅占14%;而目前则攀升至85%。
曾经成就斐然的中美关系“润滑剂”,人文交流为何如此轻易被“冻结”?
从表面看,由于总体方式不“精”不“尖”,具体过程不“深”不“实”,中美人文交流难以起到增进战略互信的功效。具体而言,一是在主体与领域局限性中缺乏“精准交流”与“尖端定位”:未能真正深入美国社会多元特质、理解不同阶层美国人的需求与对华态度;缺乏主动性与主体性的人文交流活动,导致受众狭窄、难以在美国社会普通公众中产生参与认同感。二是表面形式化程度高、市场商业化水平低:“有名无实”、频繁而短促的交流过程,“文化”与“产业”匹配度低、“以规模换质量、以空间换时间”的粗放发展模式导致中国丰厚的文化资源缺乏整合,难以与经济合作发挥联动效益,使美国商界难以产生真实利益的获得感。
而实质根源体现在中美战略博弈的明暗两条线索中:明线指中美在经济领域的“零和冲突”;暗线则是政治领域对不同发展模式的认知差异:中国的崛起得益于坚定改革开放“中国模式”的发展理念;而美国“天定命运”的民族自豪感是根植在国民基因中的“硬核”文化。中美两国的意识形态差异进一步激化国家核心利益的冲突。因此,由于未能真正深入理解两国在国家核心利益与民族核心文化的实质的差异,中美人文交流不仅没有起到消弭分歧的作用,反而“暴露”了两国间的根本差异。
随全球化迈入5G时代,中美间战略竞争“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尤其在经贸“压舱石”失灵之时,人文交流作为“润滑剂”,应朝向“领域细化、主题深入、主体切实”的方向完善,以抵偿经贸领域的“利益分歧”,而非贸易战的“谈判砝码”。科技文化作为人类文明创新驱动力,应成为中美合作共享发展红利的“催化剂”。(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