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2 作者: 张敬伟
近日,央行发布2020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央行表示,总体看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市场利率下降,金融市场保持稳定,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在此之前的4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和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普惠性金融支持的有关情况。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动用存款基准利率需要进行更加充分的评估。显然,在全球货币政策开闸放水时,中国央行依然没有“大水漫灌”。
作者张敬伟系是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4月20日三策智库网。
近日,央行发布2020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央行表示,总体看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市场利率下降,金融市场保持稳定,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在此之前的4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和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普惠性金融支持的有关情况。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动用存款基准利率需要进行更加充分的评估。显然,在全球货币政策开闸放水时,中国央行依然没有“大水漫灌”。
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救市模式开启。除了美国“零利率+无限量量化宽松(QE)+2万亿美元”刺激计划,G20也推出5万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其中也包括中国总计2万多亿人民币规模的抗疫计划。
复工复产在有序加速推进,为了保证市场不出现“钱荒”,中国还会继续保证充裕流动性。
尽管如此,中国降息的靴子不会轻易落地。降息降准的“双降”曾在前几年的(后)危机周期内使用过,但央行也一再强调——包括现在,不会大水漫灌。而且,疫情之下的货币政策多手段运用或逆周期调整已经用过普遍和定向降准,释放的资金为近2万亿元。此外,2月3日和3月30日,也有两次的7天央行逆回购利率操作。2月3日的那次逆回购利率下降10个基点(BP),由2.55%降至2.5%。3月30日那次则下降20个BP,由2.4%降至2.2%。
在此情势下,3月份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一年期为4.05%,5年期以上LPR为4.75%。按照现在的市场逻辑,央行选择在4月15日新开展一期MLF操作,并同步下调MLF利率20个BP至2.95%。
LPR在下调,贷款成本在降低,客观上促进钱涌向市场而非存在银行。这对于促进消费和提振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具有积极意义。此外,除了货币政策的多工具使用,中国还有更有效的财税手段加持,如减轻企业财税负担,给予企业财政帮扶。财政政策加减法,也是中国特色的救市举措。
更要者,中国除了货币政策的多手段逆周期运用,还有财税政策的加减法,除了普惠还有精准设施——重点帮助实体经济尤其是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难题。
故而,中国货币金融和财政政策有更多的缓冲和腾挪空间。但多手段运用也会引发市场更多联想,降息何时启动?何不一步到位?就像美国那样一下子射出所有子弹。
其实很简单,各国情况不同。
(紐約時代廣場戴口罩的街頭表演者。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现今,美国是疫情重灾区,且3月份美股一个月熔断四次,导致美国市场不稳定,并在全球形成负面传导,故亟需猛药刺激。加之从金融危机时期开始,美国下猛药刺激经济也是惯常用法。“降息+QE”的标准动作,这次加上了“无限量QE”也是美股太不争气的倒逼。至于2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只有给民众发现金来的实在,但这一财政计划很难全部落实到位。一方面是美国没有那么多钱,另一方面美国银行不会完全配合联邦政府。作为金融和消费大国,金融大鳄的贪婪和政府救市不会完全同步。此外,社交隔离状态下,消费动能受阻,即使给公众发钱也无法启动消费,只是带给美国民众心理安慰罢了。
中国救市举措,不像美国那样开闸放水。
一方面,中国市场体系建构依然是“进行时”,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尚未完成,因此疫情下的经济救助计划,需考虑多重因素,更需要系统性思维。中国既要通过货币政策手段保持市场充裕流动性,不让市场出现“钱荒”。但同时又要将流动性引导至缺钱的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身上。所以,无论是降准、逆回购利率下调,都有笃定的目标导向,而不是为了刺激股市和楼市。相反,美国猛药刺激主要针对股市,通过拉抬股市提振市场信心。
另一方面,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即降息作为工具是可以用的,但也必须考虑这一工具引发的连锁反应。譬如,降息是货币政策宽松的终极手段,一旦降息会被视为旋开货币政策宽松的“水龙头”,这和央行承诺的不“大水漫灌”抵牾,容易带来市场困扰和波动。再如,目前的CPI已经高于一年存款利率,降息会引发通胀风险。
更要者,中国是储蓄大国,普通公众没有更多的理财创富管道。一旦降息,会导致普通民众的银行存款缩水。
降息工具可以使用,但是必须考虑到货币贬值带给市场主体和社会民生的影响。中国抗疫虽然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并未实现全部的复工复产,被疫情拖累的产业链除了需要流动性“输血”,也需要休养生息。关键是,即使中国全面复工复产,但是全球供应链也被疫情阻断。因而只要全球疫情继续肆虐,全球经济就看不见复苏的希望。国际货币积极组织(IMF)认为全球经济衰退已是必然。有机构预测,美国第一季度经济或收缩7%。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疫情蔓延全球后全球市场的愿景和希望。中国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因此无须用降息这个“终极”工具。而其他主要经济体,如美国和欧盟,尚处于疫情最艰难的时期,所以祭出刺激经济的猛药。不同的手段和方式,凸显疫情肆虐下全球市场的纷乱与困扰。如果说其他经济体处于猛药去痾的救市阶段,中国则处于复方疗治市场向好恢复的阶段。
当然,中国降息的靴子是否落地还要看后市表现。(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