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22 作者: 张敬伟
上半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来了。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3%,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在全球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中,中国6.3%的经济增长,中国速度在大国中依然处于领跑位置。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7月20日美国《侨报》。
上半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来了。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3%,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
在全球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中,中国6.3%的经济增长,堪为一枝独秀。中国速度在大国中依然处于领跑位置。而这,是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实现的,因此中国经济呈现出高承压的韧性与活力兼具的典型特征。
看衰中国经济的分析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速第二季度回落至6.2%,是1992年以来的最低值。但是无论是二季度的6.2%还是上半年的6.3%,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6%-6.5%的区间内。因此,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符合稳的预期,为下半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打下了基础。
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中国外贸6月份同比下降1.3%,进口更重挫7.3%。但中国内需动力呈现良性向好之势,而且"稳中有进"的趋势开始呈现。
从数据看,6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较5月提升1.3个百分点;1~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较1~5月提升0.2个百分点;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8%,较5月提升1.2个百分点。中国经济下半年经济呈现扩张态势属于大概率事件。
此外,中美贸易磋商团队开始接触,两国新一轮经贸磋商即将拉开帷幕。虽然这一过程还存在反复与波折,但由此带来的市场信号是积极向好的。众所周知,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为6.4%,原因之一是去年12月份G20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后中美两国元首达成休战共识,两国经贸磋商团队开始贸易磋商。在此情势下,中美两国和全球市场不再焦虑不安,而是呈现出乐观氛围。G20大阪峰会后,两国元首再达共识,中美经贸磋商继续进行。因此,中美和全球市场会释放乐观信号,对中国经济也是利好因素。
更值一提的是,中美再启经贸磋商,和上一轮有着本质不同。5月中旬后,美国对华实施了更强的极限施压手段,从贸易战到科技战再到对台军售牌,中国顶住了来自美国的系统性压力,不仅中国经济保持了韧性,被美国政府和全球高科技企业围猎的华为也重出重围。美国企业华为的"断供"失效,而且激活了华为"备胎"计划。对华为断供也让美国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因此压力之下美国局部解禁对华为的出口限制。
此外,美国对台军售,中国也决定对相关企业予以制裁。因此,无论是贸易领域还是科技范畴,以及中美台海博弈,中国不仅顶住了美国的极限施压,而且有足够的能力反制美国。这使得中美经贸磋商在谈判桌上的力量更为均衡,中美两国达成妥协共赢的贸易协议几率更大。在此情势下,不仅缓释了中美两国市场的紧张和企业的压力,也缓解了全球市场的压力。因此,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压力降低,中国经济向好的可能性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指标也彰显中国经济更有活力。一是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凸显消费依然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动能。市场担心的消费降级并非事实,且车市也有了逆势向好迹象。二是在中国经济"半年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达9732美元。这也意味着,中国不仅朝着高收入国家迈进,也在走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14亿人的大市场,移动支付加电商消费的活力,凸显中国消费不仅不会降价反而面临升级机遇。三是投资动能开始释放,上半年除了拱顶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达5.6%,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教育等短板领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8.0%和18.9%。投资上的补短板和更均衡,使市场看衰的投资引擎具有加速发力的特点。而且,民间资本投资增速同比5.7%,也凸显民营资本的市场信心。
伴随着美联储大概率降息以及全球可能的降息潮,中国三四季度也将面临新选择。但基于之前美联储加息带给中国和新兴市场的股债汇压力,美联储降息对中国下半年经济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除非发生大的"黑天鹅"事件或触发"灰犀牛"风险,中国经济下半年反弹向好可期。(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