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周洛华:这是英雄的时代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周洛华:这是英雄的时代

发布时间:2019-10-08 作者: 周洛华 

一个时代的英雄和这个时代是紧密相连的。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关键,很少有一个英雄单独挽回一个民族命运,单独扭转一个时代的。越是成功的时代,英雄越多。越是失败的国运,懦弱的人越多,这就是历史。

作者周洛华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本文转自2019年10月6日“上海影评学会画外音”微信公众号。


我看过两部类似的电影《紧急迫降》和《萨利机长》,前者是徐帆演的,后者是汤姆·汉克斯主演的,两部电影都取材于真实事件,都拍得很成功,令人印象深刻。



现在这部《中国机长》在国庆档推出,不仅有庆祝70周年大庆的意思,还要体现出与前面两部类似题材电影的区别。


我感觉这部片子是成功的,不仅仅是电影剧本和演职人员的成功(我体会得到演员们在演出的过程中有一种使命感和自豪感,一种渴望自己就是本色演出的那位英雄模范的感觉,这当然是电影成功的关键元素之一),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时代的成功。


读过历史的人,也许都有关唏嘘扼腕,“国运至此,岂堪人力能挽”?历史上有的是这样的故事,君士坦丁堡完全可以不沦陷,如果他们买下匈牙利犹太人的图纸就好了;甲午海战我们完全有胜利的机会,只要弹药不装载错误就好。诸如此类的感叹都忽略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一个时代的英雄和这个时代是紧密相连的。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关键,很少有一个英雄单独挽回一个民族命运,单独扭转一个时代的。越是成功的时代,英雄越多。越是失败的国运,懦弱的人越多,这就是历史。


我感觉《中国机长》这部电影好就好在没有过分渲染某一个人的优秀品质,而是把这种个人优秀的品质放到机舱环境下,放到团队精神中,放到当时航空路线上,放到我们的时代背景里。这样的时代,才能出这样的英雄,才会有人去做这样的事情,他和他的团队才能把事情做成。


从哲学上看,这部电影虚化了“人民”和“英雄”之间的界限,这部电影没有个人主义的英雄,有的是集体主义的英雄,有的是时代主义的英雄。人民敢于战斗,人民敢于捍卫,人民敢于奋斗,人民敢于热爱,他们才会团结,他们才会成为一个充满信仰和意志坚定的团队,必胜的自信这时候才会在团队内传播开来,这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


我很开心在国庆70周年看到这部片子,这部电影很好地记录了我们的时代,重要的不是我们造了多少公里的桥梁和铁路,重要的是我们有豪迈乐观的人民。这个时代是能够发生奇迹的时代,是能够锻造英雄的时代,是人民坚定向前的时代。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