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15 作者: 董少鹏
10月10日至11日,中美双方在华盛顿举行了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新华社报道说,双方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讨论了后续磋商安排,同意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
作者董少鹏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10月12日观察者网。
10月10日至11日,中美双方在华盛顿举行了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新华社报道说,双方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讨论了后续磋商安排,同意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
经过一年零九个月的打打谈谈,双方都对贸易战的实质影响有了更深刻体会。尤其是美国方面,应该对“自己说了算,不行就强压”战略效果和操作效果有了新的判断。
在美国方面多次对中国商品加税,中方实行反制的情况下,展开这一轮谈判,是双方意志和智慧的较量。美方披露,中国同意大规模购买美国农产品,同时,取消原定于10月15日生效的对中国新一轮加税。中方披露的信息里,双方达成共识、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内容中,包括“争端解决”一项。
关于“争端解决”,中美双方的理解是有差异的,美方过去一直要求对中国执行协议情况进行单边核查,即将中兴通讯模式推广到整个中美贸易中。中方主张各自严格执行协议,有摩擦协商解决。那么,在争端解决机制上有何实质性进展,需要进一步关注。
特朗普表示,第一阶段协议需要三到五周时间确认,就是说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顺利的话,如果美方不突然“加戏”的话,签署书面协议“大约在冬季”。
目前双方认同有实质进展,是双方阶段性妥协的表现,是否能够最终达成妥协还有变数。
鉴于美方已在前期对中方采取了一系列伤害性的单边举措,如果其不撤销这些举措,签署书面协议是很困难的。即使叫作第一阶段协议,也很难真正实现。我希望,美方切实认识变化了世界,采取现实态度,与中方开展务实沟通,摒弃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思维。否则,伤害的不仅是中国,也必将伤害美国自身,并且对全球经济带来进一步危害。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