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30 作者: 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
在二十一世纪如果要想在经济领域竞争中胜出的话,就要在高科技领域向前发展,而中国在这一方面取得了尤其喜人的进展。从全球范围来看,很多人可能很眼红中国取得的成绩,但这恰恰说明了中国走的是正确的道路,正在不断地推动高科技的发展。
演讲嘉宾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Djoomart Otorbaev)系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本文为12月16日召开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大会讨论二: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的引导发言,全文为独家首发。以下为发言实录:
非常荣幸能够再次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来到中国最顶尖智库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跟大家一起探讨今天的议题——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我来自中亚,吉尔吉斯斯坦是中国的邻国。中国的成功会带来中亚的成功,中国的挑战和问题也会给中亚带来同样的挑战和问题,所以我常常来到中国,向中国学习,探索更多合作。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Djoomart Otorbaev)在大会论坛二的引导发言
今天大家已经讨论了很多中国所取得的成绩,但我更关注的是对未来的展望。因为我相信中国人民是非常务实的,在取得成绩之后仍然会砥砺前行。我想在这里做一个对比,我曾听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论断,说中国人就像是亚洲的德国人,在追求精准、准确与管理等方面有所作为,德国追求质量的特点在中国也都可以找到。因为欧洲人对于中国的了解还不够多,如果中国向欧洲解释说我们就是在东方的德国人,我们的体量比德国还要大,这样的说法可能更容易被理解。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对中国尤其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做出了非常多优秀的论断,其中一个就是“政治是对经济过程的延续”。那么,当前在经济竞争方面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现在的竞争肯定愈演愈烈,在竞争中胜出的人在继续向前发展,落后的一方则在努力逃脱失败的困境,这就是经济领域的博弈。
在二十一世纪如果要想在经济领域竞争中胜出的话,就要在高科技领域向前发展,而中国在这一方面取得了尤其喜人的进展。从全球范围来看,很多人可能很眼红中国取得的成绩,但这恰恰说明了中国走的是正确的道路,正在不断地推动高科技的发展。
2019年美国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向华为还有其他高科技企业采取了不公平的举动。这是因为美国没有办法面对这些强大的高科技企业的竞争。有最新的报道说华为现在已经开始在芯片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但是还有很多华为的原材料是从西方采购的。美国正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施加限制,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而且特朗普总统也说中国的科技是不可小觑的,他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特朗普总统不久前表示,世界银行应当停止向中国发放15亿美金的贷款,这个规模从GDP、外汇储备的角度来说,其实是微不足道的。因为中国自己的外汇储备就有3.4万亿美金,不必在乎这15亿美金的贷款经费。而中国和世行的合作更多的是知识分享,而不是资金借贷。所以特朗普释放出来的这个信号其实是在向国际多边机构发起进攻,要求这些国际机构停止向中国输出知识。除此之外,像波兰、马来西亚、韩国这些国家人均GDP高于中国,但没有任何人会说要世行停止向这些国家提供贷款。所以可以明确地看到,这个表态是美国发起对中国本身、对中国企业的攻击,尤其针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企业。
在我看来,中国要聚焦在自然科学领域,尤其是物理、化学、数学这些领域的发展,并在二十一世纪要更多地去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我之所以要在这个场合与大家强调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性,虽然在座的各位更多的是社会科学专家,不是数学家、物理学家,或化学家,但各位却需要一起向政策制定者呼吁,让创新机制更好地运转起来。因为二十一世纪不仅仅是制造业的竞争,更多的是基础科学的竞争、高科技的竞争,中国一定要做好准备,没有其他任何方法可以绕过这个问题,这是我们要一同承担的责任,携手努力的方向。
“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大会讨论二: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现场图
与此同时,中国也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 (Tony Blair)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说有三大重点,即“教育、教育、教育”。这句话是从列宁那里学来的,100年前列宁说过一模一样的话。中国从苏联那里学到了很多经验,学到了社会主义最好的特征和实践。中国要持续地去学习,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去捕捉资本主义中最好的优质特征。中国的学习进程也面临不少挑战。中国从一个学生,突然成为了老师,很多国家就会觉得别来找我们了,你自己该去哪儿去哪儿吧。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认为师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师长突然拒绝继续教你了,这其实对于过去中国的学生心态来说是非常难以适应的。而现在中国必须要做出调整,更快速地像以往一样继续学习,没有任何其他的出路,中国在未来的很多年还要继续不断地学习下去。
谢谢各位!
(文字整理:杨清清、张灏筠)
12月1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国、英国、葡萄牙、波兰、吉尔吉斯斯坦等20多个国家的政、商、学、媒、军界的代表参会,深度讨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为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与世界贡献智慧。此次研讨会被央视《新闻联播》、央视《朝闻天下》、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路透社、法新社等50余家中外媒体广泛报道,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