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19 作者: 王文
针对不断变化的形势,中国应有维度更宽、底盘更低的预案,高度关注全球化休克、穿越回1930年假设产生可能性的中国冲击,对就业、物价、股市、债市、产业链都要有托底政策。同时,对外继续坚持防“疫”国际合作。对目前欧美世界的资产价格下跌,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中国应该充分利用古代“平准思想”,采用“宏观对冲”做法,通过收购、抄底等方式加紧进行新一轮的全球产业链布局。
作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本文刊于3月19日《证券日报》。
3月中旬,疫情仍在世界蔓延,美国股市剧烈动荡。目前,中国是全球各国抗“疫”进展最有效的大国,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舆论场对疫情造成的国际经济金融影响,出现了以疫期时间长短为基本参照系的分歧。乐观者认为,这只是暂时的流动性危机,美股下跌是市盈率泡沫与十年扩张期结束的必然反映;悲观者则认为,可能在进入国际经济衰退,只是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状况还尚远。
两类观点都有各自的数据支撑,但可能都不足以预测未来的局面。笔者2月29日曾在《四方面积极作为,维护中国全球价值链领衔地位》一文(见2020年2月29日《证券日报》)预估了三种可能性,包括全球大危机的情形。从研究参照系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恐怕越来越不能作为综合比较的参照坐标,可将1930年大萧条为基本参照。
1929年10月底,美股大跌,数十万家企业与银行破产,失业人口超过800万,导致了迄今为止人类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此前长达约十年的美国“柯立芝繁荣”一去不返。记录美国历史的名著《光荣与梦想》用“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来描述当时的美国民生状况。大萧条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影响十分巨大。
从西方世界在疫情面前暴露出的社会与经济“风险敞口”来看,或许类似当年“大萧条”局势正在到来。因为疫情在中国基本进入到可控阶段,但国际上仍呈上升阶段,美国、欧洲多国还没到暴发高峰。这场战疫的长期性、复杂性、全球性不容低估,许多严峻挑战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没有的。
从美国政策来看,手段比2008年时更激进。零利率、累计已达2万亿美元量化宽松、资产负债表扩张到5万亿美元以上、建立商业票据融资机制,这些综合“救市”手段的猛烈程度已接近甚至超过2008年,但对美股而言仍如“挑雪填井”。美联储正规的“子弹”已快打光,接下来,负利率、更大量化宽松等极端政策的出台,恐怕是高概率的事件。“大水漫灌”,股市继续下挫,资产价格面临崩塌,全球金融风暴进一步演进。加之欧洲一些国家“佛系”抗疫,以“群体免疫”为由,惜“钱”不救“命”,整个西方恐怕都将面临政治体系和文明体系的大危机。
对国际合作而言,最严峻的挑战莫过于,国际合作的意愿与团结度远不如2008年。当年9月17日雷曼兄弟破产后,仅59天即召开了G20领导人峰会。而如今中国抗“疫”从客观上为世界抢下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但美国才刚开始重视疫情,对中国还心生龃龉。3月16日,特朗普发推特首次用“中国病毒”一词,美国副总统彭斯、国务卿蓬佩奥此前多次攻击中国体制与抗“疫”方式,向中国转移美国的民愤。联想起美国媒体界、智库界数周来的言论,一场“甩锅中国论”正在美国升腾。17日,G7领导人已联合声明,只字不提新兴经济体的作用。美国的不理性做法与西方国家的自私,为疫情下的国际经济金融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再蒙阴影。
对于全球化而言,休克仍将持续。美国与欧洲诸国都已出台针对不同国家的旅行限制,甚至关闭国境。国际贸易2020年注定将负增长,跨境人员流动2020年第一季度将同比锐减一半,经济金融循环系统运行速度骤降,多边主义中断,“逆全球化”势力高涨,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势力借疫情加速与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进行经济切割,诸多国际组织如WTO、世界银行等发挥不了作用,国际规则将被践踏。
环顾全球,中国是全球防疫最成功的国家,经济金融形势相对较好,但由于外围疫情仍在发展,中国战“疫”正从国内战场转移至防范“输入”,经济金融发展也需要防止各类输入性风险。
针对不断变化的形势,中国应有维度更宽、底盘更低的预案,高度关注全球化休克、穿越回1930年假设产生可能性的中国冲击,对就业、物价、股市、债市、产业链都要有托底政策。同时,对外继续坚持防“疫”国际合作。对目前欧美世界的资产价格下跌,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中国应该充分利用古代“平准思想”,采用“宏观对冲”做法,通过收购、抄底等方式加紧进行新一轮的全球产业链布局。(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