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6 作者: CCTV-4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一手再挥关税大棒,一手倒扣“汇率操纵国”大帽,近来,美国对中国使出的双枪依然震荡全球,引发持续关注。对美国频拿关税当武器横扫世界的行径,国际社会早已司空见惯。
受访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受访者何伟文系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视频发布于8月25日CCTV-4《深度国际》。
美国当地时间8月5日,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发表的一则声明引起世界哗然。声明称,美国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合作,消除来自中国的不公平竞争。这是自1994年以来美国首次给中国贴上此标签。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声明发布前,当天上午,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双双跌破“七”关口。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4连发”,直指人民币破“七”是中国操纵汇率所为。
“操纵汇率”指责是泼脏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月9日发布权威报告,直接打脸美方的荒谬言行。
该报告指出,人民币虽然兑美元贬值,但相对于一揽子货币大体稳定,中国外汇储备充足,自去年第四条磋商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约2.5%,中国人民银行几乎没有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干预。中国约有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仍然足以继续向浮动汇率转型。IMF还透露,美国财政部近日正同IMF就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磋商。
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正面临外部阻力和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中国政府所采取的刺激政策将部分抵消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负面冲击。
IMF还肯定了中国在关键领域改革取得的进展。加强金融监管和控制地方政府支出都降低了债务积累,有助于抑制金融风险。
双重标准凸显美式话语霸权
7月31日,美联储宣布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调到2%至2.25%的水平。这是美联储自2008年以来第一次放松银根。
法律规定,美联储不仅独立于美国政府,也独立于国会。但在外界看来,美联储的独立性正面临挑战。有分析称,美联储此次降息,是对特朗普的持续施压作出的回应。
按照美国媒体的说法,特朗普曾多次公开炮轰美联储,因为他希望美联署大幅降低利率,但由于担心重蹈2008年次贷危机的覆辙,美联储一直在加息,这引起特朗普的不满。
8月7日,特朗普公开要求美联储必须更快、更大幅地降息,立即停止荒诞至极的量化紧缩。
据彭博社披露,目前白宫内部的鹰派人士正在借美国制造业增速放缓,推动美国财政部直接干预汇市,推动“弱势美元”。针对这种情况,《澳大利亚人报》认为,特朗普公开施压要求美联储停止加息、实施降息才是操纵汇率。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做派。
美国经济学家巴里·埃森格林在其著作《嚣张的特权》中以大量事实表明,美国在国际货币问题谈判中,考虑最多的并非全球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美国的政治利益。事实上,谁才是真正的操纵汇率者,世人早有公论。
1985年9月22日,位于美国纽约第五九街的广场饭店中,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这五个国家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达成了一项协议,利用政府力量干预汇市,引导美元相对世界几大主要货币(日元、马克、英镑、法郎)有序贬值。
《广场协议》是历史上美国最典型的“操纵汇率”事件。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财政赤字严重。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决定采取金融紧缩政策,美联储将美元的利率提升到了两位数,一时间海外热钱大量涌入美国市场,将美元越推越高,导致美元大幅升值。
美元升值严重影响到了美国的出口竞争力,同时,美国传统制造业受到日本品牌冲击,大批工人失业。美国第一次感受到巨额贸易逆差的压力,在此背景下,里根政府决定让美元贬值,于是诞生了“广场协议”。
数据显示,在“广场协议”签订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对兑日元贬值了50%。最终,美国联合他国通过美元对外贬值的办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财政情况。而日本逐步陷入经济低迷的“失去的20年”。
对美国有利的就不叫“汇率操纵”,对美国不利的就是“汇率操纵”。
分析认为,在可能会对美国不利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会制造一套话语体系,威慑他国、迫使他国做出妥协和让步。这被外界视为“美式话语陷阱”。那么,一旦他国掉入到美国的霸权话语体系陷阱中,会有什么后果呢?
据统计,美国在1988年10月、1989年4月和1989年10月三次将韩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在1988年10月、1989年4月、1992年5月和12月四次将中国台湾认定为“操纵汇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何伟文是这样说的:
究竟是谁在以话语霸权要挟干预其他国家汇率?究竟是谁在破坏金融市场规则攫取利益?究竟是谁在以霸权条约转嫁危机?结论不言自明。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文认为:
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美元兑主要货币贸易加权汇率指数,从2010年12月30日至2019年8月9日,欧元兑美元累计下跌了15.4%、英镑兑美元累计下跌21.5%,澳大利亚元兑美元累计下跌了32.9%。它们都不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相反地,人民币兑美元累计下跌6.5%,却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
究其原因,是因为话语权在美国手里。它的标准是有选择性的,恰恰避开了上述国家和地区,却针对中国。
对美国这套“双重标准”,我们来看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达巍是怎么说的。
话语霸权下的美国“骚操作”注定失效
8月24至26日,七国集团峰会在法国南部滨海小城比亚里茨召开。早在峰会召开之前,七国集团已表示不支持美方对中国的“汇率操纵”指控。
根据七国集团达成的协议,各成员国必须经互相协商才能采取重大的货币举措。显然,美国方面并没有与G7成员提前进行磋商。G7中某欧洲成员的一名高级官员对路透社记者说,欧洲国家对这种缺乏协调的情况感到震惊。
德国新闻电视台评论认为,“这是西方国家对美国的回应。”美国作为G7传统意义上的“带头大哥”,这一次却得不到任何支持。
在8月5日,美国宣布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的第二天凌晨,美国股市跌幅放大,美国股市下跌约3%,盘后期货市场下跌了2%。随后,亚洲股市集体大跌。直至23日美国股市持续下挫。道琼斯工业指数全天下跌623.34点。
对于这一现象,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华盛顿邮报》撰文称,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目前经济衰退的风险可能是最高的。由此可见,把经济不景气的这口“大锅”扣给中国也不能解决美国目前的经济问题。
“汇率操纵”,作为一个建立在双重标准基础之上、经不起推敲的名词,虽然在开始时频繁被全球各大媒体解读,但3周过去之后,这一别有用心话题,就像投入一潭湖水的石子,随着层层涟漪最终消散。不仅美国没有捞取到任何利益,而且其自身的影响力还被进一步消耗。(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