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印度经济超英法 欧洲衰退了?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印度经济超英法 欧洲衰退了?

发布时间:2020-03-03 作者: 张敬伟 龙兴春 

超英赶法!这是2020年新年伊始,印度经济收获的好消息。美国一智库近日表示,2019年,印度经济总量已经超越英法两国,跃居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龙兴春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本文刊于2月27日欧洲日报网。


做客本期欧时经济茶座的专家认为,鉴于印度人口众多,特别是年轻劳动力多,印度的市场规模大、经济潜力也较强,加之莫迪政府近年来厉行改革,经济增速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故而印度在经济总量上超越英国、法国,属于意料之中的事。但必须看到,印度经济增速近期明显下滑,且存在较大的近忧远虑。而欧洲方面,尽管相关数据显示,经济复苏仍旧低迷,但考虑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说欧洲衰退可能为时尚早。


做客本期欧时经济茶座的专家:


经济学家 赵庆明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 钱峰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张敬伟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龙兴春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张明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 刘明礼


英法受国内事件掣肘 “莫迪经济学”成绩亮眼


美国智库“世界人口评论”在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2019年,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2.94万亿美元。相比之下,英国经济规模为2.83万亿美元,法国为2.71万亿美元。


据此,印度经济总量超过英国和法国,成功跃居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印度GDP总计10.51万亿美元,进一步超越日本和德国,位居全球第三。


上述报告认为,印度经济自由化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包括放松对工业的管制、减少对外贸和投资的控制以及推行国企私有化,这些措施帮助印度加快了经济增长。


经济学家赵庆明在接受欧洲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度经济总量超越英法基本属于意料之中。一方面,英国、法国近年来受制于国内诸多脱欧、黄马甲事件等掣肘,经济复苏乏力;另一方面,印度人口基数大、市场规模大,加之莫迪政府近年来厉行改革,印度民众对改革也颇为拥护,因而近年印度的经济增速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超越英法并不意外。


对此,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亦持类似意见。钱峰表示,印度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除了自身发展条件较好外,所谓莫迪经济学亦发挥重要作用。


钱峰指出,执掌印度中央政府5年来,莫迪大刀阔斧地推出了“印度制造”“数字印度”“智慧城市”“清洁印度”“季风计划”“环印工业走廊”“废钞令”、统一商品服务税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举措,虽然多项措施各界褒贬不一,尤其“废钞令”和统一商品服务税实施初期引发社会和经济不小的混乱,但从数字指标看,“莫迪经济学”成绩亮眼,实实在在提升了印度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可见度,可以成为其成绩单上的一个高分。


统计显示,2014年至2018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7.4%、8%、7.1%、6.7%和7.4%,年均增速达到7.3%,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发展最快的国家,并于2017年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经济领域存在结构性矛盾 印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存疑


然而,对于长期观察印度经济的人而言,印度经济当前仍面临较大的风险。


自2018年4月以来,印度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印度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印度经济增速为5%,第三季度下滑至4.5%,是6年多来的最低水平。2019年第四季度数据尚未公布,市场预测即使有所反弹,增速也不会有大幅度变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版中,将印度2019年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6.1%大幅下调至4.8%,这一数值也低于印度中央银行和世界银行同为5%的预测值。


报告指出,印度的经济活动出现“意外的负面变化”,在非银行金融部门债务压力和信贷增速下降的背景下,印度国内需求的急剧放缓超出预期。IMF的统计数据还显示,印度一般性政府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已飙升至68.1%,为3年来最高水平,为此该机构呼吁印度政府着力解决公共债务问题,将此数值控制在60%以下。


为提振经济,印度从去年9月起陆续出台了多项刺激政策,但印度政府前首席经济学家苏布拉玛尼安认为效果并不明显,印度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经济领域长期积累的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集中爆发,加重企业和金融部门债务压力;另一方面,政府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导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回升的“组合拳”效果不佳。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张敬伟表示,印度经济目前面临着发展的诸多难题。印度基础设施落后、社会问题成堆、债务高企、全球化遭遇逆流等,这都属于近忧;但更关键的可能是远虑,即改革的举步维艰。


张敬伟表示,印度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这一噱头背后是激烈的政党恶斗。虽然印度人选择了莫迪续任总理,但是印度政党之间的恶斗,也消耗了印度政府的执行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龙兴春亦持类似意见。在龙兴春看来,从长期因素看,印度改革力度不足。征地、税制和劳工三大传统难题,只有税制改革在莫迪第一任期中得到突破。更重要的是,印度政府和社会还没有形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统一思想。莫迪是印度过去30年来最强势的领导人,但印度政府仍然比较弱势,缺乏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能力,无法做出总体上对国家长远发展更有利的选择,拒绝加入RCEP就是最明显的案例。


龙兴春进一步指出,目前来看,印度有关2025年5万亿美元、2030年10万亿美元的GDP预定目标是难以达到的,但也不至于由此对印度经济前景太过悲观。观察印度经济发展,除了数字,还要看到印度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正在发生的变化。宗教传统让印度人重精神、轻物质,求富欲望不强使得印度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但随着印度社会近年来的改革开放,印度年轻人世俗化的趋势正在增强,更愿意工作、加班、创业,这对未来印度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一大助力。


专家:经济体之间比较更应看中质量


印度在经济发展放缓的情况下,其经济总量依然超过英法。目前全球前五大经济体中欧洲国家仅剩德国,这不禁令许多分析人士开始预测,德国是否很快也将被印度超越,欧洲经济的“衰退时代”是否已经到来。


相关的经济数据确实不容乐观。近日披露的欧元区2月ZEW经济景气指数实际值为10.4,大幅低于前值25.6。


此外,欧盟统计局此前公布的经过季节调整后的数据显示,去年10月到12月的第四季度中,欧元区的GDP环比增长仅0.1%,同比增长也从之前的1%下调到0.9%。欧盟统计局还表示,欧元区就业人数在2019年最后三个月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仅1%。


核心国家的经济表现也令人担忧。以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为例,德国联邦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价格、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2019年第四季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环比零增长,全年增长0.6%,远低于2018年1.5%的增速。与此同时,第二大经济体法国经济收缩0.1%,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也收缩了0.3%。

汇丰银行认为,欧元区经济活动可能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尽管从调查方面来看经济信心乐观,但经济增长仍旧令人失望。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表示,自2019年年初以来,欧洲经济增速显著下行且持续弱于美国。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对欧盟开展了大规模的贸易战,同时欧洲国家本身经济改革创新有限,导致出口增速与投资增速乏力,特别是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


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刘明礼亦持类似意见。刘明礼指出,欧债危机爆发后,作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一直扮演着欧洲经济引擎的角色。但其实,德国经济在2018年下半年就已经显露疲态,2018年第三季度和2019年第二季度还出现过GDP的环比负增长,虽然躲过了“技术性衰退”,但目前德国经济的下行趋势已经形成。从内部看,德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不如从前;从外部看,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德国也不利。


刘明礼分析称,从内部看,德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不如从前。德国制造业一直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着很强的竞争优势,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总理施罗德执政时期推行的结构性改革,控制了企业成本,激励了创新的积极性。但现在近20年过去,德国经济在享受这些改革红利的同时,在进一步推进改革方面却鲜有举措。以德国传统的优势产业汽车业为例,这一产业正在经历新的变化,在气候变化的压力下,更多使用电动汽车将是未来大趋势。但在这方面,德国的竞争优势远没有传统的汽油、柴油车明显,甚至面临新兴国家的竞争。从外部看,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德国也不利。德国是贸易大国,其贸易量仅次于中美两大经济体,对外部市场依赖严重。在特朗普上任后,全球自由贸易遭遇了严峻挑战,德国作为贸易大国和美国贸易逆差主要来源国,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经济失速对整个欧洲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赵庆明则持相对乐观态度。他表示,目前来看,德国和印度的经济规模相差仍较大,加之印度经济增速下滑明显,因而预计短期内印度难以超过德国。此外,更关键的是,经济体之间的比较不能仅看经济总量,更应关注经济质量。总体而言,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的技术水平、经济质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而说欧洲经济衰退可能为时尚早。(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