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7 作者: 王文
编者按:俄乌冲突后,中国经济到底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怎么看待“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5.5%目标?近日,受新华社等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务院参事室金融中心研究员王文与另几位学者一起,就此做了视频解读。该五段视频在新华社、今日头条平台的阅读点击量至今已超600万+。以下为完整实录:
受访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执行主任、国务院参事室金融中心研究员。
5.5%增量相当于未来5年,中国经济增量再产生一个日本、接近产生两个印度的经济总量。
有人说,2022年中国经济目标才5.5%,有史以来最低,对中国经济有悲观情绪。其实,恰恰相反,这是对中国经济高度审慎与积极的表现。5.5%的目标是合理、务实、不急不躁、保持战略定力的。从世界各国看,平均增速已由10多年前的4%,下降到了3%甚至更低,中国5.5%预期仍然是世界上保持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从历史看,这个5.5%增量相当于5年前的7.4%,10年前的10.5%,更相当于未来5年,中国经济增量再产生一个日本、接近产生两个印度的经济总量。
有人又会问,这一指标的底气从何而来?底气源于对国内经济韧性与潜力空间的把握。这还是均衡、综合、高质量发展的“谦虚”结果。如果不是压着房地产“房住不炒”的策略,以及相对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GDP再高一些,也是没问题的。但GDP的高增速已不再是中国发展的方向,过去高增速带来贫富悬殊、生态恶化、社会不公等负面现象,须警惕。
中国金融财政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还非常多。2022年餐饮、制造业、旅游、住宿等都会有更快复苏。5.5%是可期的,甚至认为会更高。正如2021年预期定的目标是6%左右,结果增长了8.1%。俄乌战争后,中国在内的亚洲区域会成为最稳定、最被世界看好的区域。
增长目标主动下调,其实带来老百姓生活会更加综合、更高质量、更均衡的发展。一方面,今年预期减税降税的额度是有史以来最大,2.5万亿元,惠及中小企业与普通老百姓。另一方面,中央财政预算推出6400亿元、地方财政据估计推出30万亿元,进行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相信生态环保、社会公平、城市便捷度上来讲,都会得到提升。这正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本意。
从事实的动作上看,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外贸、投资,仍然会出现许多亮点,会有许多新动作。一是消费,2021年消费增长已超过79%。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就是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各个环节,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就是要求我们在统筹抗疫与社会发展上的平衡感须更好,推进线上线下消费的融合,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比如家政服务业的升级提质、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的配送等。二是扩大有效投资。适度开展超前的基础设施投资,更倾向于向民生项目倾斜,在民生领域补短板。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建筑和设施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三是保外贸。要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继续占有领衔地位,保住制造业的优势地位。
视频来源:新华社3月12日《全球连线》
对于世界而言,稳外贸、积极利用外资,发展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落实RCEP的优惠关税。对于世界来说,在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挥了三大作用:一是起搏器。中国增长,世界进步。全球化就还在。二是涡轮机。中国增长,世界有了新的方向与动力。三是展示台。中国政策工具,还是基建、民生、数字经济,在中国发展中做好模范与榜样作用,世界就可以抄作业。
同样,未来中国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给在华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中国是外资的天堂。2020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外资目的国。特斯拉30%市场在中国;通用汽车70%市场在中国。星巴克,美国近年来每年几乎都关闭几百家店,而中国几乎每年都增加500家。所以,我常与老外讲,须相信中国,投资中国。
对于全球投资而言,中国至少有四个优点,是多数国家所没有的。一是政策开放。所有来华投资的企业,都享有国民待遇,甚至是超国民待遇。不像一些国家的营商环境非常排外。二是社会稳定。在中国,城市治安、政策连续性使任何在中国工作的老外,都有难得的安全感。三是数字经济。中国是数字经济保持最快增长的国家,利用数字经济带动多种新业态新模式,使社会发展产生无限的机遇与可能。四是基建便利。外卖、快递、高铁等,在中国生活,便捷度是全球领先的。
所以,如果用几个字来最后总结未来的中国经济,就是“美”“实”“效”“协”“共”。“美”,就是美丽中国,生态低碳发展。“实”,就是政策务实,发展实体经济;“效”,就是社会高效运转、政策实效落实;“协”,就是协同发展、综合协作;“共”就是共同富裕。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