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世界银行前中国业务局局长黄育川做客人大重阳并发表精彩演讲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世界银行前中国业务局局长黄育川做客人大重阳并发表精彩演讲

发布时间:2013-12-16 作者: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亚洲项目资深研究员、世界银行前中国业务局局长黄育川人大重阳讲座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文主持会议

 

罗马俱乐部前秘书长、联合国前助理秘书长马丁李斯出席本次会议

 

 

  12月16日,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亚洲项目资深研究员、世界银行前中国业务局局长黄育川做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发表了题为“中国不平衡增长是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优势还是风险?”的演讲。人大重阳执行副院长王文主持本次会议,罗马俱乐部前秘书长、联合国前助理秘书长马丁﹒李斯、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刘志勤等嘉宾出席本次会议并做了精彩评论。

 

  【相关新闻报道:发展城镇化是解决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

 

  世界银行前中国局局长黄育川: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亚洲项目资深研究员、世界银行前中国局局长黄育川昨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的系列讲座上指出,如果能有效并快速的发展城镇化,一方面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将有利于避免贫富差距的发生。

 

  黄育川指出,经济学上一般采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收入差距水平,其数值在0与1之间,中国已经达到0.47,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中国虽然 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却带来了较高的收入差距水平。相反的是,韩国同样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却始终保持在0.35不变,最大的原 因在于韩国进行了城镇化发展。

 

  黄育川指出,韩国把边远地区与核心地区以及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医疗和教育等的服务水平拉近,但中国在这方面的水平差距很大。

 

  “在中国,城市是农村收入的3.2倍,这是世界最高水平,问题的关键在于‘户口’问题。”黄育川指出,如果没有户口制度,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差别 会变小。如果把农村到城市转移的人口提高10%,并把土地分给剩下的人,农村人口的收入不仅会提高两倍,人口的转移也会提高城市人口的收入水平。

 

  那么,发展城镇化是否意味着城市就越大越好呢?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在会议间隙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发展城镇化道路,并不意味着城市越大越好,反而是要限制现有大城市的发展,大力推动中小城市城镇化的发展。

 

  “由于中小城市更易于解决户口问题,户口门槛是发展城镇化的主要难题,户口的放开将有利于城镇化的推进和发展。”刘志勤指出,中小城市因为医疗、社会保障、教育、基础设施等都处于刚起步阶段,相较于大城市已处于饱和状态来说,中小城市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刘志勤还指出,发展中小城市还有个好处是解决收入问题,中小城市的人均收入绝对值要高于大城市,竞争力也相对弱一些。(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