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17 作者: 郑新立
我们中国是作茧自缚,人为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筑起了一道行政壁垒、政策壁垒,所以,打不通城乡房地产的连接。比如北京从四环路开车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房价一下子从几万元/平方米降到几千元/平方米,从四环开车一个来小时,到涞源房价才3000、4000元/平米,人为因素把两个市场人为隔开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关键在于城乡建立一体化的房地产市场。
编者按:9月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暨巴塞尔协议三十周年和金融危机十周年高级研讨会上,中央政策研究室前副主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郑新立受邀出席并发表演讲。他指出,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否则我们难以应对特朗普发起的美中贸易战。本文由速录整理如下,独家刊于人大重阳网。
中央政策研究室前副主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郑新立
郑新立: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在国际经济风云变幻的时代,在积极应对特朗普发起的美中贸易战,实现我国经济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时候,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三个单位发起"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借此机会,我想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谈一谈当前金融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5个问题。
第一,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
美中贸易战给我们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出口的压力加大。7月31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传递的一个最重要的信号就是扩大内需,要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大家都知道,财政政策是管结构的,货币政策是管总量的。在扩大内需这个扩大总量的事情上,中央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财政。这就像打仗的时候要攻一个山头一样,本来爆破班、尖刀班要上,结果没有让他们上,让第二梯队上去了。我们金融业的同志应当感到尴尬,本来应该属于我们的任务,没有派我们去。当然,金融业有自己的一些困难,但是无论什么困难,也应当有责任感,把扩大内需的任务担当起来,要主动地去承担任务,主动地去请战。
现在许多人都认为没有把任务派给货币政策,可能中央有所考虑,因为现在货币化率已经很高了,M2相当于GDP的2倍多了。产生这个认识与忽视证券化率有关。我们分析经济的货币化率,判断M2多还是少了,不仅要看经济的货币化率,还要看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经济的证券化率。由于中国的金融结构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因此,我们的证券化率比较低,加上我们股市两次大的波动,几乎丧失了融资的功能,所以,不能光拿着货币化率跟外国比,还要比证券化率。我查了一下,证券化率美国是170%,日本是160%,中国只有49%。证券化率就是股市的总市值除以GDP,美国和日本是我们的3倍多。如果直接融资不发达,又把间接融资控制得那么死,资金来源就枯竭了。在证券化率比较低的情况下,货币化率高一点是必然的,合理的。所以,对于学界一些人一味地指责货币化率高,鼓动央行收紧银根,要进行分析。货币政策必须担当扩大内需的大任,在打赢美中贸易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让财政政策冲在前面,货币政策躲在后面。
上世纪90年代,中国通货膨胀最严重的时候,我曾经两次到美国去,向弗里德曼教授请教治理通胀的办法。弗里德曼是金融统计专家,货币学的鼻祖。当时我是小年轻,但他不认为我是小人物,和我侃侃而谈,给我印象很深。他给我讲了一个最重要的规律,通过研究日本、韩国和台湾省在经济快速成长的时期,M2的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对比的规律,他发现,在经济快速成长时期,M2增长速度保持在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左右是合理的。长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就必然出现通货膨胀,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就会出现通货紧缩。这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证的经验数据。
后来我算了一下,1990-2010年,中国M2年均增长速度恰恰等于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2010年以后,M2增长速度一路下滑。一直到今年上半年,M2增长速度已经低于名义经济增长速度,M2增长速度为8%,经济增长6.8%,加上通货膨胀率,M2增速低于名义经济增速了。这导致总需求不足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投资不足,消费不足,出口不足,经济能不下行吗?这样的增速如何能应对特朗普的挑战?
从近几年看,M1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M2的增长速度,有一年M1的增速甚至达到M2的2倍。根据改革开放40年来的数据,M1和M2两个速度一般来讲是很接近的,绝大多数时间仅相差一两个百分点,不应该差得很远。但这几年M1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M2的增长速度,原因在什么地方?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的司长去年6月份有个讲话,一语道破了它的真实情况。这就是由于连续多年的经济下行,企业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即使央行放松银根,商业银行的钱也贷不出去。企业把钱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到银行里,或者干脆放到自己公司的财务账上。因此,导致M1增长速度高,M2增长速度低。按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讲的,中国实际上已经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现在人民币正在国际化,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对人民币的需求也在增加。以上几个因素加在一起,应当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从而为扩大内需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货币政策在扩大内需中所担当的责任是责无旁贷的,不能把这个重大任务推给财政。
第二,扩大直接投资是金融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
中国的股市总市值原来是世界第二,最近这几年掉下来了,日本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中国,日本的GDP比我们小得多,让日本的市值超过中国,是中国股市的一种耻辱。中国股市对股民失去了吸引力,大家都不愿意往里面投,所以市值就小了。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要把企业上市从审批制变成备案制。我们非常好的企业,好的网络公司,高科技公司要么跑到香港上市,要么跑到纽约去上市,不在我们深圳、上海上市,使中国老百姓丧失掉了分享他们收益的机会。原因在什么地方?我认为,应该认真地反思,要加强监管,不一定要一个个地审批。
要扩大资产证券化规模,这是扩大直接融资的重要举措。现在债务率比较高,特别是企业的债务率比较高,有的央企债务率70%、80%,甚至100%。从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实行债转股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国有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20多年主要是通过债权融资发展起来的,资本金没有再补充。没有补充资本金的机制,只能靠银行贷款来发展,所以,就带来了债务率明显偏高。现在还搞债转股已经不可能了,因为银行已经股份制了,很多银行还有外资股,不是中央说一句话,要债转股就债转股了,人家董事会举手表决不同意就白搭。怎么办呢?就要采取市场化的方法,把这一些优良资产拿出来进行证券化。比如大家都在议论,我们高铁债务率高,但高铁是优良资产,京沪高铁一年盈利几十亿,京广高铁也已经盈利了,如果对京沪高铁、京广高铁进行包装增信,拿到资本市场上搞证券化,我相信大家会踊跃购买,筹集几千亿元没有问题,可以偿还到期债务的本息。这样,既降低了企业的债务率,又为社会资金找到了投资出路,扩大了直接融资的比重,同时还能建立一个对企业的社会监督机制。因为你的资产要挂出来证券化,财务就必须透明,接受第三方的审计,这就形成了无形中的逼迫企业改善经营的机制。
第三,抑制房价上涨,不能用收紧银根的办法
现在一线城市房价涨得很高。很多人讲,是因为你货币放得多了,所以房价高,言外之意,只有收紧银根房价才能跌下来。错了,我们房价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一个城乡一体化的房地产市场,城市住房建设的土地供应像挤牙膏一样,一年挤那么一丁点,哪一年房地产开发商收储土地增加,马上第二年房价涨势就缓一些。北京的房价是纽约、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房价的3倍,在这儿卖1平方米在美国能卖3平方米,美国人均GDP5万多美元,中国是8000美元,为什么美国的房价还要比中国房价便宜这么多呢?我反复观察,美国的房地产是城乡一体化的房地产市场,市中心的房价高了,就在郊区找一块好地方,在那里再搞一个特色小镇,搞一个小区或者小城市,那里的环境更好,服务很完善,房价又比中心城区低。这个小镇的房价高了再往远处建。旧金山湾区有200多个小城市,实际上就是个小镇,每个小镇4、5万人,离旧金山市中心越远的地方环境越好,房子越大,房价比市中心还便宜,它就对城市高房价自动形成了抑制机制。
我们现在是作茧自缚,人为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筑起了一道行政壁垒、政策壁垒,城乡房地产市场是隔离的。比如北京从四环路开车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房价一下子从几万元/平方米降到几千元/平方米。从南四环到涞水、涞源不过一小时车程,那里的房价才4000元/平米。不打通城乡房地产市场,城市房价不可能降下来。实行城乡隔离的房地产市场,走遍世界,可能只有中国这么做。我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城乡融合发展,应当包括城乡房地产市场的融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理应包括城乡土地资源在内。这个问题请同志们研究。如果继续沿用收紧银根的办法,可能把经济搞垮了,房价依然会往上涨。
第四,激活农村土地资本,促进乡村振兴
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集中体现在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发展的不充分上。十九大还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方针,这是逻辑非常严密的战略组合。从主要矛盾的分析,任务的提出到解决办法,只要我们把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抓住主要矛盾,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就能够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新动能。乡村振兴应包括四件事: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市民化和特色小镇建设。做好这四件事,启动巨大的内需,国民经济将能以7%左右的速度,保持到2030年。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达到1.9万美元以前都属于快速增长期,到了1.9万美元以后,经济增长速度才明显下降。我们现在才8000多美元,距离1.9万美元还差得远着呢。所以,就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来讲,快速增长期远远没有结束。
我们到农村去看看,到处都需要投资。关键是要有一个吸引投资的机制,怎么建立这个机制,需要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承包地实行三权分离,所有权归村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可以流转,为发展规模化经营创造体制条件。宅基地这一块潜力最大。今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介绍福建晋江市宅基地改革的经验,题目叫"沉睡的资本这样被激活",农民拿宅基地入股,和城市资本联合起来进行商业开发。搞活农村土地,把这个沉睡的资源变成资本,农村经济一下子就活了。农村土地潜在资本总额是多少?包括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性用地在内,价值大得不得了。仅宅基地就有17万平方公里,合2.5亿亩。根据安徽金寨县的经验,拿出宅基地整理后节约的一万亩建设用地指标,在全省建设用地市场进行交易,一亩建设用地指标卖到50万元。如果以安徽金寨县的50万作为中间价,全国2.5亿亩宅基地,潜在总价值就是125万亿元。以农村土地为平台,撬动城市资本下乡,何愁乡村振兴没钱?希望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搞金融的老师们好好在这方面出点好主意,研究点好理论,总结我们农村改革好的经验。
第五,建立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现在美元作为单一的国际储备货币,它的发行量67%在海外流通。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地位,美国人才可以实行双赤字政策,财政赤字、贸易赤字,才可以拥有大量贸易逆差,拿一张纸印个符号就可以把全世界好的东西吸引过来,供美国人花天酒地的消费。美国人得了便宜还卖乖,特朗普在他的Twitter里讲,美国人吃亏了,我们这么多赤字,别的国家想要赤字不可能啊,因为他的货币不是储备货币。所以,特朗普讲的这些东西毫无经济学知识,实际这也不是他真实目的,他的真实目的就是班农最近在日本发表的演讲。班农是特朗普竞选班子的负责人,曾经当过特朗普总统首席战略顾问,现在被撵出去了。他发表演讲说,美国现在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用来阻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才是特朗普的真实目的。所谓的贸易逆差不过是一种托辞。现在我们有点中班农的计了,最近这半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4.2%,我们下降到6.8%,这样算起来,我们一年GDP增加的绝对额已经少于美国,因此,中美差异在拉大,不是缩小。这种状况正中特朗普和班农的奸计,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人家人均5万美元了,我们才8000多美元,我们要通过扩大内需来加快发展,缩短和美国总量的差距和人均的差距。人民币在这中间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根据几何定律,三点成为一个平面,所以三脚架放在任何地方都是很平稳的。在美元和黄金脱钩以后,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只能靠竞争的办法。美元、欧元、人民币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谁的货币贬值,大家都争相抛售它;谁的货币升值,大家都争相购买它。用这样的方法,迫使国际储备货币的政府对其币值的稳定负责,这样我们就能避免被美国人剪羊毛。金融危机后美元已经量化宽松了好几次,现在快要开始剪羊毛了。因为美元大部分都在国外,美元一贬值,你手里拿的美元不值钱了,美国通过剪羊毛一下子就把几万亿、几十万亿美元的财富卷到美国去了,美国就是这样富裕起来的。
所以,建立一个三足鼎立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可能是国际经济走向稳定的出路。人民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很多矛盾,要稳扎稳打,希望我们共同来研究。谢谢!(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