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0-16 作者: 人大重阳
谈及“一带一路”对非洲发展的影响,程诚说,首先是带给非洲“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人民的这种精神完美地体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将激励非洲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走自己的道路。再者就是除了发展模式、发展经验上的帮助,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给予非洲很大援助,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在非的中国企业也因此获益。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暴英霞李晓红)10月1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研究部副研究员程诚做客“青年之声”,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升级非洲发展方式等话题,为丰台区西洼地社区青年们进行了分享。本次活动是以“喜迎十九大青春心向党”为主题的“青年之声”系列读书会活动之一。
程诚长期从事国际发展、发展经济学、中非关系等方向的研究,今年五月,他发布人大重阳研究报告《造血金融:“一带一路”如何升级非洲发展方式》,认为“一带一路”包容性发展的构想将促进非洲的发展。在活动现场,他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中非友好合作历程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带给非洲的影响等。
“一带一路”是一种倡议而非战略,是作为首倡国的中国作出表率,号召其他国家加入,程诚说,这是一个共同努力进步、不断演进的过程。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经由西亚地区连接北非和东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印度洋连接南非、东非,进一步扩展到中非和西非地区的图景已经具备了客观需求与现实条件。
提起非洲,大家普遍的印象是贫穷、疾病、战乱等,程诚经常到非洲出差,在他看来,国内对非洲的了解相对较少,非洲人对中国的了解则很多,“摆一个李小龙的姿势,他们就知道你是中国人。”程诚说。
程诚在活动现场。中国青年网特约记者邢燕摄
“中国与非洲的关系紧密到你难以想象,”程诚说,老一辈人都还记得援建坦赞铁路,这是上世纪60年代立项、70年代修建的一条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也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同时期还有很多援建项目,比如坦桑尼亚有一家名为“友谊”的纺织厂,到今天还在为非洲人民生产衣料。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民营企业开始进入非洲,政府也加大了对非洲的援助。2000年以来,中非合作论坛成为中非交流合作的平台,中非发展合作、经贸往来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议题。同时,非洲也给中国带来了外交支持,中国与非洲的交往是互利共赢的。
谈及“一带一路”对非洲发展的影响,程诚说,首先是带给非洲“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人民的这种精神完美地体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将激励非洲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走自己的道路。再者就是除了发展模式、发展经验上的帮助,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给予非洲很大援助,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在非的中国企业也因此获益。
据悉,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在青少年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联合人民出版社等开展“青年之声”系列读书会活动。本期活动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人民出版社指导,“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青年之声”读书出版服务联盟、人民出版社读书会、中国青年网、中青视讯·手机电视联合主办,共青团北京市丰台区委员会、丰台社区青年汇承办。(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