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人大赴美调研,三日对话数十位美国政商人士,为“习特会”与中美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赴美调研,三日对话数十位美国政商人士,为“习特会”与中美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17-04-07 作者: 人大重阳 

2017年4月2日至5日,中国人民大学赴美调研团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和美国中西部重镇丹佛市调研,密集会见多家著名智库的五十多位政商精英,并举行公开宣讲会,聚焦“习特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及长远的中美关系,深度摸底,高效对话。在“习特会”前的三天时间内,调研团厘清了特殊时期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最新思路,对美国社会有效地传播了中国政策与价值理念,为把握和开展下一轮中美关系做出了高校智库的特殊贡献。

       本文刊于4月7日中国网、观察者网等。


  2017年4月2日至5日,中国人民大学赴美调研团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和美国中西部重镇丹佛市调研,密集会见多家著名智库的五十多位政商精英,并举行公开宣讲会,聚焦“习特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及长远的中美关系,深度摸底,高效对话。在“习特会”前的三天时间内,调研团厘清了特殊时期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最新思路,对美国社会有效地传播了中国政策与价值理念,为把握和开展下一轮中美关系做出了高校智库的特殊贡献。


  调研团成员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锡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陈晨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行政副主管刘亚洁。调研全程充分利用智库平台的对话优势,气氛好、干货足、效率高,调研期间撰写相关报告成为相关关键部门的重要参考,公开发表的调研成果在大公网、中国网、观察者网、国际在线等多家网站与多个微信公众号上转载,均有数万的高阅读量。


4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赴美调研团与布鲁金斯学会展开交流(由左至右依次为:人大重阳宏观研究部副主任陈晨晨;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教授;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世界银行顾问杜大伟;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教授;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外交政策项目资深研究员,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李成;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锡军教授;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员,美国耶鲁大学法律学院讲师杰米·贺诗礼)


  4月3日上午,调研团到访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会见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约翰·桑顿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前世界银行中蒙局局长杜大伟(David Dollar),耶鲁大学中国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贺诗礼(Jamie Horsley)等多位资深研究员。双方就“习特会”的深刻战略启示意义、中美经贸关系热点难点、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的立场等议题深度对话。在了解美国现实处境的同时,调研团就中国改革开放方向、中美间的战略互惠,以及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特殊性做了进一步阐述,认为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微妙变化,经济秩序需要进一步完善,财富格局重新组合,中美唯有合作才能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4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赴美调研团与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展开交流(左四为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创始所长,前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左五为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主任戴博;右三为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魏德按)

 

  接着,调研团到访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Wilson Center),会见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创始所长、前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Stapleton Roy),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魏德按(Andrew Wedeman)等多位资深研究员。双方就特朗普的执政逻辑、“习特会”与以往中美元首会见的对比,以及特朗普上台以来中国政府的冷静态度等交流对话。调研团还在人民币国际化前景问题与美方交换观点,认为目前美方应充分理解中国在结构性改革进程中保持金融平衡的努力,并就“一带一路”倡议上的中美潜在合作聆听了美方专家的宝贵建议。


4月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赴美调研团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展开交流(左四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盖瑞·豪夫鲍尔;右四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著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尔蒂;右三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非常驻高级研究员埃德温·杜鲁门)


  4月3日下午,调研团到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会见该所高级研究员罗迪(Nicholas Lardy)、埃德温·杜鲁门(Edwin Truman)、盖瑞·豪夫鲍尔(Gary Hufbauer)等多位资深研究员。双方就“一带一路”融资问题、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特朗普的基建计划及向中国资本开放的可能性、中美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及全球治理结构调整等充分交换意见。调研团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之路不会动摇,中国金融将不断开放,尤其是要把上海建成全球新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不会改变。美国投资市场的开放将有助于中美合作,更有助于中国资本进入美国实现共赢,解决贸易平衡问题。


4月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赴美调研团与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亚洲贸易与金融问题专家韦恩·莫里森(中)合影


  4月3日下午,调研团到访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RS),会见美国知名经济学家、亚洲贸易与金融问题专家韦恩·莫里森(Wayne Morrison)等多位资深研究员。莫里森多次强调,“美国应学习中国人的勤奋与创新精神”。双方还深入研讨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与难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本原因、美国制造业的未来、特朗普经贸主张的误区,以及如何实现更大程度的贸易自由化与更公平的全球经济秩序的途径。


 

4月4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赴美调研团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展开交流(左四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研究项目副主任、外交政策研究所执行主任傅瑞珍;左七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研究项目主任大卫·兰普顿)

 

  4月4日上午,调研团到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SAIS),会见该院中国研究项目主任、知名中国通大卫·兰普顿(David Lampton),中国研究项目副主任、外交政策研究所执行主任傅瑞珍(Carla Freeman)等十多位学者,美方认为,目前特朗普就削减贸易逆差的政策是不可能实现的。双方还围绕如何实现中美经贸平衡、如何推动“一带一路”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动力、如何更大程度开放投资市场这三大问题广泛研讨,集思广益。


  4月2日、3日晚,调研团还非正式地会见了传统基金会、美国国防大学的相关政商人士。


4月2日晚,中国人民大学华盛顿校友会三十多位校友热情接待了母校老师


  此次华盛顿调研活动最有大学特色的安排是4月2日晚的校友会。当晚,中国人民大学华盛顿校友会三十多位校友热情接待了母校老师,向母校汇报了各自毕业后进展,也聆听了老师们关于母校发展的最新进展。校友们相互交流海外学习生活心得,真情动容,场面感人。


  4月4日晚,调研团冒着大雪抵达丹佛市。



吴晓球教授以全球变局切入,强调了“一带一路”与亚投行是现行全球金融秩序的有效补充


  4月5日上午,在丹佛大学约瑟夫·科贝尔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中合作中心(CCUSC)主任赵穗生的主持下,调研团成员吴晓球教授、赵锡军教授、王文教授在丹佛大学面向学校师生与社会各界人士做主题为“中美关系与全球治理”的公开演讲,与四十多位听众互动交流。日本驻丹佛总领事Hiroto Hirakoba、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政治系副教授斯蒂夫·托马斯(Steve Thomas)等出席听讲。吴晓球教授以全球变局切入,强调了“一带一路”与亚投行是现行全球金融秩序的有效补充。赵锡军教授以充实的数据论述道,中美贸易需要双方共同富有诚意的努力,而不是仅仅以特朗普目前的贸易逆差扭转方式。王文教授则讲述道,是工业自动化夺走了美国的就业,而不是中国。美国应像看待朋友那样看待中国,因为美国最终会发现,中国是能够帮助让美国再伟大的外部力量,而不是相反。这些观点与数据令美方参会人员耳目一新。


赵锡军教授以充实的数据论述中美贸易需要双方共同富有诚意的努力


王文教授讲述美国应像看待朋友那样看待中国


  4月5日下午,调研团考察丹佛大学校园。约瑟夫·科贝尔国际关系学院罕见地升起了五星红旗,专门欢迎人民大学调研团一行。


4月5日下午,“全球治理与中美关系:中美智库对话2017”在丹佛大学举行


来自丹佛都会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科罗拉多山麓世界事务理事会等机构的三十多位学者参加此次对话


  4月5日下午,“全球治理与中美关系:中美智库对话2017”在丹佛大学举行。调研团与前美国助理国务卿、朝核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团长、丹佛大学约瑟夫·科贝尔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希尔大使(Christopher Hill)、副院长弗兰克·莱尔德(Frank Laird)、美中合作中心(CCUSC)主任赵穗生出席,来自丹佛都会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科罗拉多山麓世界事务理事会等机构的三十多位学者参加对话。双方就“习特会”、中美竞合关系、国际经济金融秩序调整、“一带一路”倡议、朝核问题、气候变化等议题深入交流,并回应了彼此相关的疑问。调研团系统论述了全球不确定性的未来。在这个背景下,中美必须合作,尤其在金融领域加大合作,才能找到未来的出路。美方对此深表赞赏。希尔大使也从美方角度讲述了中美在朝鲜问题解决上的必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与丹佛大学约瑟夫·科贝尔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希尔大使合影


  4月5日晚,对调研团的晚宴招待会于丹佛大学举行。前美国陆军参谋长、前美军驻伊拉克总司令、四星上将、约瑟夫·科贝尔国际关系学院杰出校友乔治·凯西(George CaseyJr)、丹佛大学约瑟夫·科贝尔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希尔大使(Christopher Hill)等四十多人出席,与调研团进行了非正式交流。所有美方出席者几乎都对中国人民大学调研团的高效、及时与睿智表示了敬佩之情,并纷纷表示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智库合作,为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知识界、智库界的贡献。

 

       相关媒体报道:

 

       中国网:“中美智库系列对话会”将于4月2日起在美举行

 

       人民网:中美智库六场对话迎接“习特会”

 

       环球网:中美智库六场对话迎接“习特会”

 

       国际在线:美政商人士建言"习特会":主动塑造特朗普 建更长远关系

 

       观察者网:主动塑造特朗普,建立更长远的中美关系

 

       人大重阳网:主动塑造特朗普,建立更长远的中美关系——基于华盛顿三十多位美国政商人士调研的建议

 

       人大重阳网:“习特会”前夕,中国智库赴美与六家顶尖智库密集系列对话(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