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1 作者: 潘庆中
2020年12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智库理论与实践》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暨第六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潘庆中出席分论坛二第二环节“智库合作与全球复苏的思考”并作主题发言。以下为发言实录。
编者按:2020年12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智库理论与实践》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暨第六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潘庆中出席分论坛二第二环节“智库合作与全球复苏的思考”并作主题发言。以下为发言实录。
分论坛二现场图
潘庆中:一进来就听到李鼎鑫老师讲思想引领,智库确实要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智库合作与全球复苏,这个题目特别好,恰逢其时。智库的确需要合作,尤其是在疫情之后;如何实现全球复苏,这是马上要面对的问题。跟大家分享三点:
第一,有开放的心态、学习的心态,智库才能合作。昨天咱们同事给我发了一个《宣言》草稿,我看了之后建议把最后一段改一改,因为最后一段贬低了其他的智库。而智库之间,不管水平如何,只要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咱们就学习,取其精华,你要是有看不上别人的地方,也没关系,但要尊重人家,如此才可以开展合作。美国智库在经历了小一百年历史后,也许现在有点儿式微,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的核心能力仍可以为我们所学,所用。咱们的智库虽然这几年雨后春笋般成长,但年头短,经验少,人才缺,还处于发育成长期,需要保持学习的心态。
第二,智库需要发展什么?关于智库有很多金句,记不住那么多,但有一句记住了,就是智库要有思想。最早听到智库这个词是80年代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候有一个智库叫罗马俱乐部,提出了诸如世界未来可能发生环境污染等五、六个问题。时隔三十多年,还记忆犹新。为什么?因为那个智库没有人云亦云,而是想别人未想。那个年代大家都在谈吃饭,谈温饱,但是罗马俱乐部已经想得更远了,这就是思想引领。那个年代还有两本书,一本是托夫勒写的,叫《第三次浪潮》,另一本是奈斯比特写的,叫《大趋势》,在很多国家畅销,每本书的销量都超过1000万册。国际上的书销量不像在中国那么多,咱们人多,人家那个年代销量1000多万本,很多了,这足以说明它的影响力以及对大众思想的引领效应。同理,智库也是一样,研究的成果能够有影响力,产生的思想能够引领社会的进步。所以,智库最需要的是要有思想。
第三,疫情之后的全球复苏。今天中国基本上90%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了,国外还受疫情困扰,甚至还走在疫情严重的路上,我们都希望国外尽快回归正常,否则咱们也正常不了。比如,我们的很多国际学生现在无法正常回校上课。清华就有4000多名留学生滞留国外。人文交流受阻,供应链也大量被切断,没切断的,成本也大幅提高。各世界经济体除了中国保持了3.2%、4.8%的连续季度增长,其他都是负增长,有的负10%,最多的超过负30%,所以世界经济复苏还尚需时日。
那么,在这样的状况下,智库能贡献什么呢?有两方面,一是继续为中国今后的发展建言献策。目前世界经济确实是此涨彼消,疫情之后前15大主要经济体只有中国保持正增长,中国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这个时候智库研究的内容,包括中国怎么继续起到引擎的作用,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咱们在时刻保持警惕防疫抗疫,同时也抓住这个时机,大力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中国现在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中美贸易还在摩擦着、美国新总统上台、中国和澳大利亚关系这几天有点紧张,以及如何继续推进一带一路等面临的现实问题和长远问题上,智库都可有建树。
咱们在做的时候,别忘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外国到底是什么情况?中国到底是什么情况?中国有什么风险?国外有什么风险?国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风险?对这些问题的分析都需要准确的信息,实事求是的前提是信息准确。现在是快餐文化,网上各种信息纷繁复杂、来源众多,智库肯定也从各种渠道收集了很多信息,但哪些是正确信息,需要智库进行过滤和合理判断。在信息准确的情况下,智库才能实事求是地做好研究。智库一方面提供思想,一方面提供政策建议,政策基于准确的信息和实事求是的调研。希望智库合作能把疫情之后的事儿想明白、说清楚。谢谢大家!
(文字整理:郭方舟)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