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06 作者: 韩桦
海南离岸金融中心如果在海南能够建立起来,要想到它背依靠的是珠三角,首先首当其冲,它背靠珠三角这么大的一个市场,粤港澳大湾区,非常实实在在的,是有实体经济,是有很好的制造业,制造业是个全产业链,它的这个基础是非常雄厚的,再往后面延伸,它又是广大的内陆的腹地,它依然是一个更大的市场,更广阔的市场,而且是在不断的在中国制造2025。
韩桦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6月1日“FTPLIVE”微信公众号。
全球自贸连线 多家美企与海南深度合作
主持人袁野:海南百日招商,侧重点并不是仅仅在这百日,而是以此为开端,彰显决心,一以贯之。从提出招商方案至今,部分世界五百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分沓而至。越是如此,海南愈发理性,到底要给国际项目提供什么,我们又该补齐哪些短板,知己知彼,才能有序发展。
驻美国特约观察员 康安竹:近日有媒体报道,杜邦公司与海南方面进行了协商,有意与海南在高端新材料等领域进行合作。作为一家在国际上拥有较高声誉的企业,杜邦公司以科研为基础,在全球70多个国家经营业务,并以广泛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涉及农业、营养、电子、通讯、安全与保护、交通等众多领域,特别是在化学制品、材料和能源领域,杜邦公司在全球内都是最具权威的企业之一,高性能材料作为杜邦公司的5个业务增长平台之一,是着重开发的项目领域,此次与海南合作,也是杜邦公司在高端新型材料领域的一次拓展,意图在海南持续营造的国际商务圈中寻求更多的突破。而与此同时美国高通公司也在海南谋划布局,有确切消息指出,美国高通公司计划在海南打造相关产业国际中心,从项目、产业、人才三个方面引进全球知名公司在海南进行投资,并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与海南展开合作。
八国高校成立东盟学院
主持人袁野:提起东盟,这是一个成立形成的人口超过五亿、面积达450万平方公里的10国集团。而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海南也在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中,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日前,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等8个国家的学校和相关代表,在海南成立东盟学院,共促共进,共享成果。
驻马来西亚特约观察员 刘瑄晴:日前,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与新加坡中国学会,海口经济学院等来自8个国家的近150位高等学校和相关机构代表齐聚海南,围绕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国际化潮流、“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高等教育交流和合作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东盟及相关国家高校发起成立了东盟学院,将适时开展校际间学生学历教育和交换生学习,定期举办学术交流及每年一次的“一带一路”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论坛,共同举办每年一次“中国—东盟大学生文化艺术周”等活动。得知消息后,马来西亚学子们纷纷表示,有越来越多的平台,让他们与外界交流,这十分重要。有机会参与此类活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经历,都将更加充实,对于各种文化的理解,也将大大提高。
港交所派代表赴琼参与交流
主持人袁野:我们直通自贸港栏目在开播初期,就重点关注了,琼港两地计划在十个方面开展务实合作的消息。在金融方面,香港的开放经验,风险防控,管理制度,都有着殷实家底。近日,香港方面也表态,将支持海南企业在港发行债券及银行贷款,鼓励海南企业赴港上市。
驻香港特约观察员 毛玉峰: 据媒体报道,近期港交所方面参与了海南企业赴港上市、发债和资产证券化工作交流座谈会,将香港证券市场上市的优势以及出台的新政进行了讲解。据了解,今年,琼港打算在10个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其中在金融方面,香港将支持海南企业在港发行债券及银行贷款,鼓励海南企业赴港上市。现又适逢香港联交所推出了针对生物科技和同股不同权等吸引新经济体上市的新政,可以为海南的相关企业提供更多进驻资本市场的机会。以此为契机,琼港两地在信息沟通、业务培训、政策对接、机制建设,实现海南企业上市交流合作的常态化等进一步加强,共推跨境直接融资业务发展。
焦点关注 建设自贸区(港)应避开哪些风险
主持人袁野:之前国内有11个自贸区,我们不是第一个,说国内内地,自贸港建设我们是第一个。但是香港包括全球范围其他国家的自贸港都走过这样的路,我们现在看别人走过的路,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或者能避免少走些弯路,就两位老师的观察来看,发生过哪些类似的事件呢?
著名评论员、中山大学客座教授 何亮亮:其实就香港来说的话,我想香港作为一个自由港,它从开埠到现在它一直就是一个自由港,香港的特点就是因为它是一个自由港,过去它是由英国人在管制的。1997年之后,中国人自己在管理了,但是因为它是一个小型的经济体,它是小型经济体,它又是一个独立的关税区,那么它的特点是什么呢?它很容易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比方说我们在香港生活,虽然我不是一个股民,但是作为一个媒体人,我已经经历了多次的股市的大起大落,而这种股市的大起大落,它必然是由于美国股市的影响。我已经成为一种自然的反应,如果美国股市暴跌的话,我说我不用看媒体我就知道,香港股市一看肯定会暴跌,这是百试不爽的一个反应。这就说明什么呢?因为它是一个小型的经济体,它这个船小,所以一有大的风浪的时候,它肯定会影响到它的波动,这个情况我想跟我们海南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我们海南是属于中国这艘大船里面的一部分,这个巨轮里的一部分,它不可能说纽约的股市暴跌了,海南这个经济第二天马上会受到影响,这是不会的,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作为全球化的今天,特别是中国,中国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也是容易受到全球化的影响,虽然受全球化的影响它不是那么直接的。
你要说股市的话,纽约股市一暴跌,过去上海、深圳的股市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现在影响也大,基本上也可以说纽约一暴跌,上海、深圳也会暴跌,由于金融行情的影响,股市行情的影响,它对于实体经济也会产生一些影响。但这方面,我想对于海南来看的话这个情况会是不一样,第一海南还没有股市,第二海南的制造业不是那么发达,那么这个从好的方面来说,就不容易受到这种国际的,我们说经济风浪的影响,这是一个方面。可是另一方面,海南现在在跨这一大步了,这一大步跨出去以后,既然我们说会跟世界经济,跟全球化的进程,跟自由贸易的体制会有更紧密的联系的话,这个体制它产生的一些问题,它产生的一些风浪就必定会影响到海南,但是我觉得是这样,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我不能说现在还没有这一大步还没有跨出去,我现在先要考虑跨出一大步之后它会可能产生一些什么风险,然后这事我就不做了,那我觉得这个恐怕也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要防范风险。但是我们说所谓这个机遇机遇,它肯定是风险也在里面,为了不要风险,那我连机遇都不要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从这一点看的话,我觉得像海南,因为中央给海南的指导意见就是建设自贸区港的指导意见里有非常明确的,那海南可以设立包括能源等几个不同领域的交易所,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在中国内地的省份,现在是想做都不能做,但是又是非常值得做的一件事情。像这种交易所,不是证券交易所。那么你觉得这些交易所会给海南带来什么?
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研究员 韩桦:当然会带来更多的机遇,我理解您的潜在的含义,就是说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为了防范风险,我们就什么都不做,裹足不前,但我觉得现在再海南宣布成立自贸区(港)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来讨论,我们需要防范什么样的风险,这还是挺有意义的,所谓防患于未然。而且总结一些其它的自贸区(港)在发展过程当中的历史和经验教训,这个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就像我们所讨论到的海南已经立即叫停房产炒作,它其实就是呼应了十九大,房产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作的,其实不光是停止炒房产,也应该停止炒概念、炒钱,现在自由贸易港的概念也已经是铺天盖地,怎样树立正确的概念?然后不要为概念而炒作,我觉得现在的海南省委省政府也是相当冷静的,那么有一个冷静的管理层,有一个非常专业的执行层,可能就能做到一些防患于未然的,至少基础是有了,那么看看其它的这些自由贸易港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讨论过比如说像汉堡港,它其实并没有受益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它反而是因为欧盟的一体化免关税,它没有做好及时的防范和应对的准备,就是它没有走在前面,反而是让鹿特丹港,当时欧洲就这两个自由贸易港,鹿特丹港和汉堡港。但是鹿特丹港,它就是不光是充分利用了它的出海的条件,它也把欧盟内部国家之间的河流水道的条件,就是所有的欧洲国家,欧盟在内的经济体里面的这些产品和货物,可以先通过河流到了鹿特丹,然后由鹿特丹的快速的出港出海,到达其它的这个市场,在这个过程当中,它有大量的数据的积存,大量的通关的便利的措施来完善,它就做在前面了。据说好像是在三十年前,它就开始做大数据的处理,信息的整合,然后所有的通关手续可以从比如说从三天到一天,再从一天到几小时,现在是甚至是到五分钟,后来的香港和新加坡港在这个发展的过程当中,在相当程度上是借鉴了他们的一些经验,但同时汉堡港他说我就自动出海了,我可能都不需要欧洲的这些河流河道的运输,它在地理位置上更有优势,但是它在这方面的就是后期的这种专业的运营和管理上面没有跟上,所以在前几年它就宣布寿终正寝了,这可能就是说我们不仅要面对现有的概念要停止炒作,可能我们还要预见到十年、二十年之后,当我们有了这些创新的自由贸易港的举措之后,我们应该怎么样预见到那时候可能出现的风险,来进行当下的一些机制的设立,制度的创新。
主持人袁野:我们能否预见性的,出一些预防措施,比如在金融上出了问题,我们现在能做的有哪些可以防范的?
著名评论员、中山大学客座教授 何亮亮:其实我觉得是这样,就是人民币的自由化的问题,因为这已经是一个肯定是个方向,周小川还在做央行行长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著名评论员、中山大学客座教授 何亮亮: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制度的依靠。所谓中国特色,我想中国特色的这个社会主义,那么一个它是中国特色这点很重要。第二它是社会主义的,我觉得这个社会主义,它主要是指一种政治制度而言的,这样的一个政治制度跟改革开放之前的情况不一样,我们现在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了,这个改革开放本身它是不断地在推进,而且是没有止境的,那么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那这就是我认识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且这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海南还会有一个更鲜明的特色,那就是在中国内地的省份还不能做的,但是在海南就可以先试先行。
大使话自贸 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话海南
记者 徐文:戴尚贤大使 很荣幸能够邀请您来到这里,欢迎来到我们的节目 。
瑞士驻华大使 戴尚贤:很高兴能来到这里。
记者 徐文:首先我想要开始问您的问题是,您是怎么看待海南省自贸区(港)建设,您有什么样的经验和建议吗?
瑞士驻华大使 戴尚贤:我想评价一下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这是一次富有智慧的决策,将海南的定位由一个省份提升到商业贸易的位置。海南有着非常美的声誉,但是现在海南整个定位本身将处于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作为一个商业往来的地方来说,当然了,中国和世界上也有很多其他的自由贸易区,但没有多少地区能有拥有这样的环境,能够从中国的发展动力中受益。我感觉到中国强劲的发展动力,建设得很好发展很快速,所以我希望大家走进自由贸易区,这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记者 徐文:有什么具体开展的项目吗?
瑞士驻华大使 戴尚贤:我们瑞士主要有两大银行,一家是UBS瑞银集团,另外一家比较大的是瑞士银行,这两家银行对中国市场很感兴趣。除了银行外,瑞士还有很多其它的企业,他们也会很想要在中国投资的,实际上我敢肯定他们会仔细考量,未来海南能给他们提供营商环境。确实,海南自由贸易区提高了海南定位,向全球宣传海南自己,假如条件合适的话这些公司都会过来的。确切地说,钟表业产业确实在中国发展不错,它们主要产自瑞士,但是瑞士机械制造业、化妆品业比瑞士钟表产业更有影响力,我相信随着健康医疗、工业、服务业的发展,海南将会吸引很多企业过来。比如这种处于生产流水线的企业入驻,我也与沈晓明省长探讨了这些领域,我们确实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成绩。瑞士的企业和个人在中国都很普遍,他们正在四处调研,他们都到传统的这些自由贸易区去调研,海南现在定位不仅仅是旅游目的地,还是一个商品进出的商业自由贸易区,这种对外开放会产生新的机遇,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背景下,海南提出了自由贸易区建设,我相信我们会开展一系列的合作项目,海南航空将开通直通瑞士的航线,这就是新的项目。
记者 徐文:5月13日海南发布引才引智计划,我们知道瑞士和海南在人才教育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在次,想请问大使先生是否会多向海南推荐瑞士优质教育资源,以此推进双方开展合作办学交流互鉴?
瑞士驻华大使 戴尚贤 :实际上 我们世界知名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已经和海南联合办学。比如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接下来学院还会继续扩大招生,我们要求引进新的课程,包括引进你们的教育机构 ,毋庸置疑在联合办学中这肯定是需要长期做的思想转变。实际上现在中国大学里高等教育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有较高水准了,就像海南大学正如它的名字海南一样。
记者 徐文:您有什么样的建议或者经验分享的,是否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来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
瑞士驻华大使 戴尚贤:我觉得海南应该要将目光放在向全世界推介海南,让外国人认识到海南的美并来到海南。让游客充分表达他们的愿望和期望,这些都助力海南发展地更加和谐,海南与格劳宾登州的姐妹省份关系是非常好的,如果你想要更加促进双方姐妹省份的关系,我们还需要开展一些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的活动。开展的活动需要和你的生活息息相关,海南是非常美丽的地方,会吸引很多瑞士民众来海南,而且海南由于它的自由贸易区定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美丽,海南需要做很多来让外界了解它。(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