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12 作者: 人大重阳
2016年12月9日,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在人大重阳联合举行了“查塔姆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关于促进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加强使用绿色采购作为改进“一带一路”中基础设施项目的环境可持续性工具的潜力。
本文刊于12月10日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
人大重阳网讯:2016年12月9日,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在人大重阳联合举行了“查塔姆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关于促进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加强使用绿色采购作为改进“一带一路”中基础设施项目的环境可持续性工具的潜力。论坛为中国、欧洲和国际发展/政策银行之间交流经验提供一个平台,确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它们实现绿色金融的承诺。
研讨会是一个为期一天的圆桌会议,包括多达50名与会者,包括政府代表、投资者团体、学术界和技术专家。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蓝虹女士主持。蓝虹教授对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提出了研讨会的几个关键词:一)绿色金融的全球大背景;二)绿色采购在绿色金融中如何发挥作用;三)绿色采购如何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局叶燕斐巡视员介绍了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状况和中国银行业对绿色金融的支持。
查塔姆研究室主任Rob Bailey说明了基础设施建设中绿色金融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了将绿色金融运用到“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举措是一个非常好的范例。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马中院长介绍了基于去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主持下关于绿色经济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发展绿色金融和推动绿色发展》,强调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绿色转型。
研讨会的第一部分“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环境风险”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局叶燕斐巡视员主持。
查塔姆高级研究员Alison Hoare介绍了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环境影响的国际证据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教授分析了“一带一路”促进可持续基础设施的潜力,以及绿色金融在实现这一目标中的作用。
研讨会的第二部分“投资者在促进可持续采购中的作用:挑战和机遇”由查塔姆的研究室主任Rob Bailey主持。
查塔姆的高级研究员Alison HOARE介绍了银行在政策和方法上如何推动可持续发展。
世界银行高级采购协调员Etel BERESLAWSKI 介绍了世界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出台的新的框架和政策,强调了银行的采购政策的重要性。
中国环境联合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轶群介绍了中国政府绿色采购的情况。
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马军主任介绍了数据库在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中起到的作用。
研讨会的第三部分“有利于采购可持续基础设施的环境”由查塔姆高级研究员Alison HOARE主持。
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ISD)的公共采购和基础设施融资主任Oshani Perrera讲解了将可持续采购用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时的挑战和国际经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高级政策分析师Mathieu CAHEN分享了OECD通过采购让基础设施项目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案例和经验。
奥斯陆国际气侯与环境研究中心(CICERO)的魏涛远高级研究员介绍了其研究所在环境、气候、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和进展。
巴塞尔全球基础设施基金会(GIB)首席执行官Hans-Peter EGLER分析了吸引金融机构投资可持续性基础设施项目的重要性、方法和难点,以及“一带一路”战略中金融机构推行基础设施绿色采购需关注的重点。
环保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环境金融咨询服务中心的副主任刘援做了题为“关于构建‘“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机制创新”的演讲,分享了她在工作中的收获和体会。
研讨会的第四部分“下一步工作计划”由查塔姆的研究室主任Rob Bailey主持。
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二局评审三处副处长黄琼介绍了国家开发银行开展国际业务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并针对绿色采购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除了嘉宾的精彩演讲之外,本次论坛还穿插了多处讨论环节,与会者自由提问,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切实的建议,进行了深入的头脑交流,思维碰撞的场面十分热烈。历经一天时间,内容翔实深刻、交流充分有效的论坛在大家的掌声中取得圆满成功。(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