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文津圆桌第十期:"互联网+":经济新引擎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中心  /  

文津圆桌第十期:"互联网+":经济新引擎

发布时间:2017-12-12 作者: 文津圆桌论坛 

“互联网+”体现了融合、放大、精准,对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1800万家,要想提高这么多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不容易,但互联网可以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互联网,中小企业获取信息更为公平、更为便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载体,一些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型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

  本文刊于2015年5月29日中国政府网。


  主题:“互联网+”:经济新引擎


  时间:2015年5月8日

  地点:新华社1518室

  主持人:吴亮

  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黄国梁:




  “互联网+”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出的新业态。互联网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未来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互联网+”在形式上是互联网和其他产业的加法,但产生的效果是乘法,互联网在其中发挥了乘数放大效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动“互联网+”建设,既是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促进生产组织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之路,也是实现质量效率型集约化新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国家质检总局非常关注“互联网+”,大力推动“互联网+”建设,以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为切入点,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出台了一揽子扶持措施。

  首先,着力营造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引发了新的投资热潮,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动力。但是,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管理方式不适应、诚信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亟需政府采取措施,为电子商务发展营造开放、公平、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制度机制。加快推进电子商务法立法进程,制定修订相关法规,完善电子商务标准规范体系,研究电子商务基础性关键标准,积极主导和参与制定电子商务国际标准。二是加大电子商务产品执法打假力度,查处利用网络制售假冒伪劣的产品案件,反溯生产源头,严查违法企业,为电商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竞争行为。三是依法打击网络虚假宣传、违反国家出口管制法规政策跨境销售等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促进合法经营。四是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检验检疫等关键环节“单一窗口”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简化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货物返修与退运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

  其次,加强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管。电商不只是负责搭建平台,质量出了问题就是厂家和消费者的,平台应该承担首付责任。现在,我们的产品通过电商行销全球,其质量水平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商企业也必须落实好质量安全责任。质检总局为了维护公平竞争,规范电子商务竞争市场行为,研究制定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机制,完善部门间、区域间监管信息共享和职能衔接机制。我们专门成立了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风险监测中心,收集、分析、研究电子商务网上产品质量风险信息,提出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建议。我们还完善跨境电子商务货物通关与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及相关物流企业诚信分类管理制度,防止疫病疫情传入、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物种资源流失。同时,我们认为,电商平台也有义务、有责任把相关数据和政府部门进行共享,支撑政府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管。

  第三,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电商飞速发展最初的动因是便捷和便宜,实际上这是数量粗放式增长的一种体现,而这样的发展方式已经遇到了瓶颈,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电商的热点事件就是因质量而起。未来电商的竞争是质量和信誉的竞争,质量是保证电商长远发展的生命线。质检总局正在组织开展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一是推动电子商务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现在,电子商务产品的消费者可以在电商平台上点赞或者投诉,这也是质量信用的体现,但这还不远远够,还需要政府统筹建设电商的质量信用体系。目前,我们正在推动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推进电子商务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运用质量“大数据”,为消费者提供信用信息,倒逼电商提升质量水平。二是推动电子商务信用评价,建立健全电子商务领域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推动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担保等第三方信用服务和产品在电子商务中的推广应用。三是推动电子商务领域应用网络身份证,完善网店实名制。指导电子商务经营企业建立认证机制,对平台供应企业进行认证,利用认证手段,提升市场信心。四是引导先发展起来的、规模较大的、有实践经验的电商制定行业规范、行业标准,推广其成功的质量管理经验,引导更多电商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最后,我要特别强调一下,质量的主体是企业,提升质量、确保质量安全最终还要靠电商企业自身的努力,电商应该高度重视质量,抓好质量,提升质量。电子商务经营企业自身也可以建立源头追溯机制,配合政府部门开展质量问题的追查,将发现的质量问题积极反映给质检部门,不论属于哪个产区,当地质检部门都可以进行监督检查。而跨境的电子商务产品出了质量问题,也可以向检验检疫部门报告,把好国门关。电子商务企业自己也要加强品牌建设,大力开展品牌经营,面向“一带一路”,建立海外营销渠道,实施走出去战略,创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物流是重要的生产性服务行业,也有一个提升质量的问题。而通过互联网+,融合信息化的手段,将极大提升物流服务的质量水平。国家标准委正在指导制定物流行业的系列标准,支撑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冷链也是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为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就对质量有更加特殊的要求,所以推动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尤其要把好物流质量关。国家标准委负责制定冷链产品的相关标准,通过对整个冷链全过程进行规范,确保质量安全。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陈震


  就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来说,当前突出是电子商务的服务更加重视,应该做得更好,记得电子商务十一五规划提出来电子商务服务是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这次文件里面提到的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我觉得服务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更显重要。更为迫切。

  电子商务首先是一个服务。2008年我国服务业13.1万亿,2013年达到26.2万亿,达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20年要达到55%,超过50万亿,再翻一番。电子商务服务承担着巨大的任务。电子商务是跨行业跨部委的,涉及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等,电子商务服务包括电子商务促进金融创新,电子商务与金融融合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协同发展,电子商务与人力资源服务融合发展等等……

  刚才看到《财经国家周刊》数据:2015年小微企业盈利的占46.3%,亏损的从去年9.5%现在上升到今年一季度是23.3%,这个数字就比较的严重了。如何为小微企业服务,首先要帮助企业更好的盈利,更好的发展,就是从今天会议一开始提到金融服务这个问题,电子商务服务必须强调金融服务中小企业,关注解决融资难问题,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在金融服务方面,去年顺应形势,采取了一些措施,去年和北京市特许经营权交易所合作,成立了以众筹为主的互联网金融专委会,现在5月8号在贵阳搞分所,他们围绕很多惠及民生的行业,包括新疆果园的,宁夏光伏节能的,包括老龄服务的,包括餐饮业很多有关民生的项目给予众筹,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我们也成立了供应链金融专业委员会和移动金融专业委员会,供应链金融围绕物流服务,推进先行赔付,做一些对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更好的服务。

  再讲讲物流服务,国家《物流中长期规划》有一个电子商务物流工程,提出编制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规划、构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和配送网络,我们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电子商务物流专业委员会(联盟)承担了这个国家课题,我们组织企业和相关部门如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西安交大的专家一起,去年年底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规划研究。现在我们和中国快递协会合作在一些地区建设电子商务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电子商务物流试点示范,包括生鲜冷链,包括社区物流最后一公里这些项目,去年年底我们的电子商务物流大会,注册企业代表的有1000多。另外移动电子商务,我们也象咱们《财经国家周刊》提的像上海,微信对上海的城市服务有16项,民生服务全部介入微信,现在咱们的微商服务也在积极推进。

  特别是今年,跨境电子商务很火,一带一路的战略非常重要,在国内一带一路大大带动了陕西、新疆等西部的发展、在国际上形成冲破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大格局,尤其是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和走出去,有些过剩产能可能更好的得到利用,而国际市场特别是刚才讲的融合发展能更好的充分运用我们的存量,而且拓展我们的增量,那这个一带一路,跨境电子商务是非常重要的。围绕跨境电子商务,我们昨天刚刚成立跨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我们也在推进对金砖五国特别是对俄罗斯的电子商务合作。比如罗莱家纺,在南通这个地区家纺产品生产加工和市场规模有年800亿至1000亿,叠石桥是商务部统计家纺指数考核地区,现在线上网商超过5000家,除了变革存量的经营方式,通过对匈牙利等境外市场,推进跨境电子商务,拓展增量是很有意义的。

  还有就是人才孵化的问题,我们确确实实感觉到凡是电子商务大力推进的地方,我们就首先感觉到是缺少人才,缺少有能力的人、有电子商务国际战略视野又有业务拓展能力的人,这个人才缺口很大。

  我们理事长兼任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电子商务行业分院院长,就是在教育部指导下成立了职业教育研究院唯一面向行业的分院。协会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教育培训问题。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在深圳落地的机构,在全国已经有他们的培训教师和培训团队超过2000人,这两年开展了深入的实战性的培训。我们主张:培训一定是要从培训实效上让学生们在培训过程当中真正掌握到实战的本领,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够,至少你100个人的培训后,至少要有一小半人不但能够进行实际操作,而且在实战中取得成果。在教育培训方面,当前重要的一点就是说一定是要形成一些标准规范,要把电子商务人才教育培训标准研究和达标工程建设好,也要把法律法规的一些学习跟上。

  我非常赞成梁院长说的增量拓展、存量变革的说法。去年以来比如说京津冀,北京、天津和河北,就是有许多的地方,新的城市群的出现,伴随高铁、空铁水公联运等交通设施的完善,长三角将会出现超级城市经济群,这就要打破一些企业间、一些城市、地区行政区间划分造成的“信息孤岛”,中国在过去,就是各个地方围绕着自己本地的一个县也好一个市也好,就是为本地的经济发展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现在的需要是如何跨地区形成一个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如何通过协同创新形成新局面,拓展业务形成经济增量,我们应该进行新的研究,如何发挥各自优势,用好存量,电子商务更好地配置资源。例如,互联网+支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如何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服务产品,研制统一产品标准等方面,例如在建设总部经济、突出区域特色、着重建设专业人才孵化园等方面,都要打破地区界限,形成协同创新新的局面。

  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




  工信部作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管部门,这几年从加强政策扶持、完善公共服务、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包括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产业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拉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正如克强总理说“互联网+”未知大于已知,未来空间无限,我们都在逐步认识。

  “互联网+”体现了融合、放大、精准,对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1800万家,要想提高这么多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不容易,但互联网可以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互联网,中小企业获取信息更为公平、更为便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载体,一些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型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总理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将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以国发14号文件为标志,国家的政策取向已经从支持中小企业转向重点支持小微企业,现在又从支持小微企业转向了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种新形势下,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都在调整工作思路,适应这种新的变化。

  现在大家都谈“互联网+”,实际上,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已经开展了十年。2005年8月,我们在全国启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重点就是缓解中小企业在研发设计、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筹资融资、人才培养、信息咨询方面的难题,使中小企业能够通过信息化服务,降低经营管理成本,发展核心业务。在新形势下,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我们将把“互联网+”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深入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和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动。

  在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时,我有一个体会,总理在判断形势上讲到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一般文件都讲下行压力加大,但是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还在加大,这是非常实事求是的。按照国务院要求,我们也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生产运行的调研分析,上个月,我们集中对8个省开展了专题调研。

  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确实还比较严峻、比较突出,融资难仍然是制约当前小微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去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注册的1800万企业中基本都是中小企业,中型企业仅占2.4%。国内个体工商户大概接近5000万了,面对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政府能做的工作就是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在发展环境方面,近年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含金量也很高。在公共服务方面,这些年主要通过政府支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采取政府采购服务等方式,包括我部与财政部支持了30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实现年服务100多万家中小企业,这几年我部还认定了511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信息技术也好,互联网也好,都是一个途径、一种手段,真正发挥作用还得与实体经济、与中小企业结合起来,“互联网+”要落地,具体要怎么落地、怎么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最终还是要把“互联网+”聚焦到工作中,聚焦到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上,落实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上。

  工信部今年在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包括:召开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信息发布会;举办以“万众创新,客意创造”为主题的“创客中国”大赛;在天津市召开中小企业创新转型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总结和推广天津市开展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试点的经验;广泛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和推广应用活动,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在广州举办第十一届中小企业信息化论坛。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原理事长杨培芳:“互联网+”促进经济转型和理论创新




  “互联网+”这几个月成了一个热词,但是社会对“互联网+”的深远意义认识并不到位。在圈子内部,大家担心热的过头,难以落地,因为还面临许多问题,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可是社会上也有不少人认为这不过是新一轮互联网泡沫,对社会经济没有多少实质性贡献。我国政策长期以来也是重产品生产,轻基础服务。最早是钢铁元帅、机械工业,现在是钢材、水泥、房地产。明明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可就是减不下来,反而担心搞了“互联网+”,就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影响就业。我们国家这么多年来一直强调结构调整,经济转型,为什么总是转不过来?就是因为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传统工业甚至小农经济时代。

  我们学会研究信息经济从80年代开始快30年了,主流学界总批评我们太超前了。近年来,我们突然发现,经济理论已经远远落后于互联网产业的实践。

  “互联网+”是比蒸汽机和电气化更具强渗透性的一场革命,正在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生产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世界发展大趋势,许多传统产业肯定会慢慢被淘汰出局,大量新型服务业会不断增长。比如2014年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已经占GDP的51%点几,将来还要占到更高的比例,真正的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我们过去有一种理论认为“只有工业、农业创造价值,服务业只转移价值不创造价值”,实际上这是把现代服务业当成几百年前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主要是生产型的服务业,我曾经说过,牛郎自己养牛种地这是农业;后来牛郎的儿子造拖拉机种地就变成工业了;现在牛郎的孙子在网上出租拖拉机种地,就成了生产型服务业,是“互联网+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现在许多人没转过来这个弯,总觉得服务业不重要,动不动就要保GDP,就要回归传统产业。

  前几天外地有一个亲戚说到北京来看病,让我提前到某三甲医院排队挂号,昨天我在网上一搜,直接可以挂号。然后我告诉他可以自己在家直接挂,他很快微信告诉我搞定了。我想如果搞好“互联网+医疗”,光路费住宿费再加上饭费,全节省了,所以发展“互联网+”不一定是增加GDP,很可能是减少了GDP。

  “互联网+”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扩张新经济的增量,改造传统经济存量,然后再把存量也变成增量。我说的增量就是生产型服务业,也包含高新技术业。现在流行一组词汇,叫做:软件即服务,数据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制造即服务。工信部一位司长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做《制造业的服务化》。国际上有很多老牌跨国制造公司,如IBM、爱立信,它们主要产出已经不是产品,而是转为服务。随着智能工业、新硬件、3D打印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将催生更庞大的生产型服务业群体。

  互联网发展在我国遇到很多阻力和现实矛盾,但是许多人从他们现在的工作职能出发,认为互联网就是个工具,不过是让人们工作更方便一些,并不能改变整个工作流程。但是我们不这么认为,我们认为互联网经过了信息交流和信息媒体两个阶段,现在的“互联网+”正在延伸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各个环节里面去,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生产力,这就一定会出现新型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关系的矛盾。

  比如农业时代的生产力主要是耕牛和镰刀,农民用独占方式就可以发挥作用,工业时代的机器生产力则要靠集中垄断方式才能发挥效率,但是信息时代的互联网生产力,必须通过关联共享才能发挥效益。这就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大家可能看到一本畅销书叫做《零边际成本社会》,讲的就是信息经济的成本曲线、收益曲线都和传统产业不一样了。前几天李克强总理提出来,要让电信运营商提网速、降网费,业内不少人有抵触。他们希望全部由市场自由定价,用不着你政府来管,实际上就是希望独享零边际成本带来的巨大红利。

  因为把上网也仿照实物商品收费,多少比特的流量卖多少钱,就完全背离了真实的成本曲线。实际上比特流量跟成本没有直接关系,信息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固定成本”很高,“从量成本”为零,这个老百姓也不清楚。

  现在社会上矛盾比较多的还有专车出租分享服务,遇到了监管难题,美国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说明新旧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新型生产力和原生产关系矛盾,必定出现剧烈摩擦。将来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麻烦,传统的生产关系不适应新型生产力的发展。

  大家知道,发展“互联网+”需要大量的网络宽带,但是现在电信企业到一个地方挖沟埋光纤光缆,道路部门、农民甚至小区保安就是不让挖,要么就漫天要价。还有楼顶上要建移动天线,业主有意见,说拆就拆,没有法律保障。

  现在许多国家开始部署5G宽带通信,我国工信部也很头疼,因为大量的优质频率资源在广电手里闲置。美国是由总统签署国家战略释放闲置的频率资源拍卖给移动运营商发展4G/5G,但是中国很难协调,主要是部门利益作怪。我们似乎是在用工业思维甚至小农经济思维搞“互联网+”,必然会出现好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14年提交了一份《信息生产力促进生产关系变革》的报告,今年还要研究“我国产权制度的理论支撑及未来趋势”。最近国发2015号文件【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新经济动力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电子商务正加速与制造业融合,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业态,成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新力量”。那么“公共产品和服务”是否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同时该不该赋予它相应的权利和政策优惠?这里面又遇到一个新经济理论问题。

  传统工业时代,哪些应该归市场、哪些应该归政府比较清楚,现在多了一大块公共企业。我提出一个新理念,叫做“去行政化、去资本化,倡导社会化”。因为“互联网+”将派生出大量的社会化的公共平台企业,这种企业既不是完全归政府的事业单位,也不是传统市场化的企业,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共企业。

  如果我们不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创新经济理论和经济规则,就会影响“互联网+”的发展,也会贻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重要契机,这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在这个时代质量就是责任,一个企业的发展也是信誉的责任。在产品行销全球的时代,平台销售的产品,消费者包括世界各地,也就通过这一个产品来想象一个企业的形象,一个民族的形象,甚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因此在经营平台要有责任,加强自己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合格评定认证,对进入平台供应商的质量检测。

  现在检测监督电子商务产品的质量检测,主要采取以消费者的形式。我们的问题监测有一些数据可能监测出来了,我们也只能对相关电商也进行一下预报,如果说有关信息直接报出来,对一些公司会引起震荡的,但是在发展的初期还是要保护,抓质量就是找问题,提升质量就是要解决问题的。

  因此关系到电子商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或是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质量问题。咱们说建立小康社会,中国经济总量全球规模第二,增长速度也跟其他国家一样,差的就是与中等发展国家质量的差距。在电子产品方面,在国际上很多是便捷的,做电子商务,除了便捷很多是为了便宜,因此只有物有所值,物美价廉是不存在的。

  但是要想要物有所值,除了互联网解决渠道直接、便捷之外,更主要在这个信息时代,电商平台有义务有责任把相关数据和有关部门进行共享,然后便利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测监管。

  国家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副司长李伟:




  “互联网+”是经济加速器,会大大促进各种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很早就关注电子商务涉及的税收问题,研究过电子商务的税收制度建设。我分几个方面来谈。

  第一个方面,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对税收管理带来挑战和机遇。挑战就不用多说,我们服务和管理的对象,即纳税人的行为复杂度、精细度、规模、体量均大幅度增加,确实给税收服务和管理带来一些挑战。但同时,这个挑战也是一个好事,也是一个机遇。因为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是政府和公众共同希望的事情。互联网经济给税收服务和管理造成一些困难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机遇,那就是互联网发展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且从技术操作层面,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给税收管理带来可用、可选的、先进的工具,包括一些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这种现象比较鲜明地体现在发票管理现代化上。发票是重要商事凭证,对税收管理来说是计税凭证,还有税控功能。发票管理现代化,在经济社会当中的运转当中,确实存在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效率问题一个是准确性的问题。

  那在互联网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怎么去推进制度性的改革,推出先进管理平台?安全可靠、标准统一、开具方式多样性的现代化发票系统,可能就会以崭新的形态呈现在企业家和社会大众面前。

  第二个方面,新的经济形态体现在社会管理方面,即是直接促成税收管理的现代化。如果现代化的税收管理模式不及时跟进,甚至用落后的管理方式去适应新模式,那么管理和服务就会失效,管理失效就可能会造成不公平,不公平就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损伤和微观行为扭曲。

  同时,我们在税务管理和服务的过程当中,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将会积累大量的社会管理信息,这些信息和微观的经济活动相关联,对税务部门以及国家更高层面来说,是巨大的战略资源。在政府决策当中,不管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都会带来一些决策的精细化,这可以反过来促进社会制度良性的演进和发展。

  第三方面,“互联网+”行动计划快速的推进和蓬勃发展,对税务部门而言该做些什么?就交易的本质而言,电子商务也好,“互联网+”也好,与传统的商务模式没有太大区别。我们管理和服务的对象是纳税人,管理要素是纳税人的涉税经营行为,即使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和传统的商业模式相比,从税收管理的角度,还没有体现出本质性的差异。“互联网+”或者电子商务,更多的体现是网上进行宣传、谈判和合同签署。接下来发生的商业行为,包括付款、物流、售后服务等,均与实体经济无本质差异。所以在税收政策上还是要坚持中性、公平、效率原则,确保不对社会微观经济主体在发展模式和行业的选择上形成不良影响。目前,相比传统经济模式,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对电子商务没有特殊的安排。涉及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电子商务和传统经济模式,都同等享受。

  更进一步,从税收服务与管理上来讲,对新兴业态,尤其要注意寓服务于管理之中,积极支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健康发展。税务部门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完善对新兴业态、新型商业模式的服务管理措施,大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特别是对处在起步阶段、规模不大但发展前途广阔、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经济形态,在服务管理中更要抓好小微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坚决杜绝违规收税现象。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电子商务市场中B2B、B2C、C2C分别占比为80%、10%、10%左右。其中,小微企业都享受着国家针对小微企业出台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和个体户月销售额三万元以下不征税的起征点政策,税收对电商企业的现实支持力度还是很大的。

  我国税务机关在电子税务、包括“互联网+”行动中,主要还是非常关注跨境电子商务。面对跨境电商增加,我们要更好地保障我国税收管辖权的有效行使,切实维护我国税收利益,避免出现消费在我们这,生产服务的提供在某一个地方的现象,避免监管不到位。

  在税收管理制度上,包括目前推进修订的税收征管法,对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务都是平等对待的。对传统商务与新兴产业,我们在税收上实施的是平行的战略,我个人认为,从客观上讲,平等对待,营造统一公平的市场环境,对促进新的商业模式发展会有好的帮助。

  国家如此重大的战略安排,对于国家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因素,可以让每一个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再加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鼓励措施,对企业家和企业家发展均是好事。我们在税收管理方面不应该也不会产生对整个战略的阻碍,从国际经验方面也暂时没有对电子商务的特殊政策安排。

  在税收政策上,无形产品的销售是个难题。比如,软件、歌曲,是产品还是服务,是谁发来的,服务器在哪儿,这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明确的问题。我们尤其关注无形产品的跨境销售,比如我们通过网络下载方式购买国外的电影、歌曲,如何界定涉税行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点,值得关注并研究,提高税收政策水平。对于实物商品交易,则和传统的商业没有什么区别

  电子商务对税收管理,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积极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发挥税收对稳增长、惠民生、促就业的促进作用,同时,提高税收政策的科学化水平,提高税收征管的现代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副院长张建军: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要求“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电子商务企业尤其B2C网络零售企业的收入以网络商品销售收入为主,不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所以在认定高新时遇到很大障碍。

  各位嘉宾从政策角度对互联网+做了全面的解读,首先在新常态经济背景和互联网+创新大潮下,政府的定位、角色和作用也需要发生转变。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模式的出现期待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改革与创新,如何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提升政府在经济运营中的效率、最大限度释放互联网+活力,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第二个就是电子商务标准。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法规体系相比产业发展需要仍较滞后。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约12.8万亿人民币,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约2.8万亿,是名副其实的电子商务大国。但我国的电子商务标准无论在标准质量、采用比例和国际影响力等各方面都不能适应产业的发展。我们前期做过一个统计,目前我国一共约有100多项电子商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若干,而使用率非常低。同时,电子商务企业参与标准制定的动力不足,“一流企业做标准”并没有在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中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的收入和成长没有形成正关联。关键的是,标准的缺失不利于资源共享和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并在基础设施、开放数据、公共服务和国际市场拓展方面造成资源浪费。

  第三是电子商务人才问题。在各地电子商务发展中非常普遍,具有共性。一是行业急速扩张,人才缺口巨大;二是行业粗放发展,人才流动性大;三是电商人才结构单一,专业技能型人才匮乏。由于行业快速发展、人才供应不足,导致依靠微博利润的电商企业和创业机构难以负担高额人力,而行业快速更新的知识技能与传统人才教育的错配又不断加剧了这一矛盾。互联网+归根结底是人+,解决互联网经济的知识更新和专业技能培训是落实互联网+战略、释放经济新活力的重中之重。

  阿里巴巴副总裁梁春晓:网商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要义、电商教育落后、不能只把互联网当工具,是全面转型,共享经济理念。




  网商发展十分迅猛,扩展为“大网商”,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新引擎,要在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看“互联网+”,实现全面转型。

  我们现在讨论网商也好,“互联网+”也好,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考虑大的时代背景,即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

  我们现在谈“互联网+”,是在谈信息经济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互联网经济的核心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主体是网商,就是这样一个逻辑: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网商。

  网商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十多年前开始涌现,到后来崛起;第二个阶段从崛起到主流;第三个阶段,网商扩展为“大网商”,网商不仅成为主流,而且还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跟国务院文件的提法,即培育经济新动力是一致的。

  谈到新动力、新引擎,有四个方面特别值得重视,第一是增长的动力,即包括电子商务本身的增长,也包括电子商务带动的增长。去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到了2.7万亿。阿里巴巴平台上天猫、淘宝和聚划算加一起的交易额最迟在2016年超过沃尔玛全球交易额。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节点,到2016年我们可以说全球最大的零售平台,不在美国而在中国了,不在线下而在线上了。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增长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增长,2014年,中国物流快递的量超过了140亿件,比美国高了不少,美国大约110亿件;网上支付早在两三年前就是全球最大的了,这些就是因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被带动起来的。前年,麦肯锡发布了一个报告,研究我国网络零售中有多少属于转移性消费,有多少属于增量性消费,结论是39%,即每一百亿网络零售中有39亿是因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被创造起来的,这是增量。以去年2.7万亿为基础,39%是个很大的量。怎么认识新常态?相当程度上,以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成了新的支撑,而原有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可能促成了新常态,不然就会面临经济持续下滑的局面,这是非常重大的意义。

  第二是转型的动力。首先是经济结构的调整,最突出的就是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兴起,十多年前没有想到,在电子商务里出现了一个新兴的电子商务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年增加值很大的,已经超过了1万多亿,仅杭州市2014年的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增加值就超过了600亿。现在谈电子商务,主要就是谈两部分,一部分叫做电子商务应用,一部分叫做电子商务的服务。前者是指企业在网上卖东西或消费者在网上买东西,即如何运用互联网从事商务活动,。像淘宝这样是既不买东西也不卖东西,而是提供服务的,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物流快递、网上支付、数据服务、网店装修、淘女郎等,都是崭新的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崛起,不仅促进了网商和电子商务发展,也已经成为支撑传统企业转型的基础设施。

  其次是生产方式的转型。电子商务变革最早发生在零售端,由此引发了供应链和制造方式的变革。生产方式的转变有几个特点,一是C2B(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的出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一些行业如家具、家居和服装领域已经被打通了,这是这两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最激动人心的模式创新。红领西服是做男士正装的,其董事长告诉我,一般是先生产后销售,导致销售价格是生产成本的5到10倍,但利润都被库存消耗掉了,服装企业大多在盈亏线上下徘徊。在服装领域完全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没有库存积压,不占用过多资本,社会资源被充分利用。这件事的意义一点都不亚于所谓德国工业4.0,因为这是生产方向的大转型,是真正革命性的。

  工厂本身的生产方式也在变革.阿里生态里出现了“淘工厂”,即工厂本身的平台化上百家工厂可以像一个云计算一样同时面对消费者生产的需求,均衡生产。另一个例子是阿里巴巴跟福建莆田的合作,媒体说阿里与莆田“打着打着就相爱了”,莆田原来制假严重,阿里巴巴打了好几年,打到现在为止大家就连起手来帮助莆田摆脱制假,实现转型升级。第三创新的动力。昨天总理在中关村看到很多互联网创业,目前许多年轻人没有多少成本就能够创业,这跟1998年、1999年完全不一样,那时互联网公司创业需要花不少钱购买或者租用一台或许多服务器,现在直接在云计算上做,成本大大下降。前段时间很火的脸萌,运用云计算一个月的数据服务成本甚至不到100块钱。整个创新的基础设施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都得到有了变化。

  很多个性化的东西起来了。以前不是说没有能力,但是缺乏一个规模化的市场基础。淘宝网这样的市场有超过3亿的消费者,哪怕万分之一的消费者喜欢这个产品,就有3万消费者支撑。市场规模的扩大使专业化水平提高了。

  电子商务服务本身也是一项重大产业创新。十几年前认为搞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就是去中介化,有了电子商务厂商就可以“裸奔”了,现在看来有些中介的确会去掉,但是出现了很多服务商。甚至韩都衣舍这样的网商都开始成为一个服务平台了,服务超过20个品牌,这在很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其他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还有很多,如农村电商、淘宝村、网上司法拍卖等。

  第四是创业和就业的动力。2013年底的统计,阿里平台上淘宝、天猫等的直接就业是962万,简接就业是300万。

  现在谈“互联网+”的时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全面转型”。所谓全面是什么概念?就是许多因素的相互协同,如新基础设施、新要素(包括从劳动、资本向数据扩展,数据成为新的要素)、新结构(从分工到共享,共享成为未来经济重点)。交通部长的一个言论引起社会那么大的反响,关键是就在是于与强调共享这件事背道而驰了。还有商业主体、商业模式、商业生态、规则、制度、思维和文化等,这是一个全面转型,没有这样全面的转型,如果我们仅仅是采取一种取巧的方式把“互联网+”随便加上去,最后的结果是不会好的。如果只是把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看待,而没有在其他方面全面转型,什么都不动,文化也不动,主体也不动,模式也不动,流程也不动,就加一个互联网,这个不解决任何问题,尤其是我们传统企业转型这个是很大的问题。

  这也涉及怎么理解未来发展路径的问题。从这些年的发展情况看,无论是从行业还是区域看,都需要三步走,第一步是培育增量。许多行业和区域都希望所有的传统企业一二三齐步走转型进入信息社会,但传统经济自身转型在国内外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比较可行的方式是通过增量带动存量的转型,比如物流快递就是网络零售增量带动起来的。

  第二步是存量变革。比如余额宝与各家银行的各种“宝”之间的关系,余额宝出现之后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宝”。存量促进存量变革的方式很多,可能是带动,可能是促进,可能是协同,也可能是通过市场竞争倒逼传统经济。

  第三步是整体转型。

  面向互联网+的未来,有几个方面的制约需要重视。第一是关键制度方面的制约。比如共享经济,有关共享的思维、理念和制度,要成为发展“互联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刚才谈到很多的东西都是在平台上共享。共享除了经济也包括政府信息等资源的共享,如政府信息的公开,整个社会都有共享的问题。

  第二个是有关数据的。数据开始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但是关于数据的立法现在几乎还是空白。数据产权不清妨碍了数据的开放、保护和利用。第三四关于大众创新。在互联网+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这个时代创新的主体是什么?是那些大块头的科研院所还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甚至是个人化的创客?美国开始涌现新硬件时代,大量创新不是那些大公司,而是大量创客创造出来的。如果改变科研创新激励体系,鼓励那些企业、个人或小微企业创新,甚至允许创新研发的投入也计入资产,等等,一定会改变创新的局面。不然像现在这样,一边讲创新,另外一边创新的主体不变,激励体系表,那创新型国家就很难落实。

  第三是教育。目前高校教育跟新经济发展特别是“互联网+”脱节严重,可以说是严重滞后,更不要说跟上国外整个大的教育变革,比如有的国家已经开始尝试不按传统学科上课,而是按主题上课。

  第四是关于政策支持。总的来说,政府支持新经济、支持互联网+当然是好事情,但在支持的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在方向和路径的判断上要谨慎,对于新经济和互联网+,基本上所有的企业都在摸索,不论现在已经做到多大,没有一家企业敢于掉以轻心的。未来存在无限种可能性,这要通过大量的企业探索来试错,而不是由政府来主导,比如光伏产业,不要由政府代替市场做一些方向性、路径性的判断和决策。对于确定试点、示范等同样要谨慎。仅靠一些远离前沿的专家和官员,通过层层上报申报文档以及很短时间的答辩来判断哪个项目该支持或不该支持,很不靠谱。结果反而是扭曲市场机制、扭曲企业导向和企业文化,并可能导致灰色行为。

   韩都衣舍CEO赵迎光:


  一、韩都衣舍概况

  韩都衣舍(集团)创立于2006年,是一家纯互联网电商品牌。目前已经由一个淘宝小卖家成为中国互联网快时尚第一品牌、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时品牌孵化平台,并朝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时尚品牌孵化平台”和时尚管理集团这一愿景努力。

  韩都衣舍近几年实现了跳跃式发展,网络交易额从2008的300万元到2014年的15.7亿元,增长了500倍;员工从2008年的40人到今天的2000多人,增长了50倍;截至2015年3月,公司有50多个部门,在韩国、北京设有分支机构;3月份的增长率同比为128%。

  目前韩都衣舍旗下有18个子品牌,全部为互联网原创时尚品牌,每年可上线2万款以上的服装;分为韩风、东方风和欧美风三大风格,覆盖童装、女装、男装、户外、中老年全风格。在天猫等主流平台,女装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男装2014年成为互联网原创第一、童装成为第三。2014年,创造了天猫历史上女装交易第一个“三冠王”。至2015年4月,韩都衣舍有4个品牌占据全国互联网品牌交易第一的位置,其它品牌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喜人。

  韩都衣舍现象引起了业界和高校的极大关注,目前已经成为清华大学、长江商学院等高校教学案例;哈佛大学、中欧商学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也正在做案例研究。

  韩都衣舍已经进入上市期,计划2017年或者2016年,在内地或者香港上市。

  二、韩都衣舍发展模式

  韩都衣舍有1.0——4.0四个发展阶段。1.0为单品牌发展阶段,2.0为多品牌发展阶段;3.0为品牌孵化平台发展阶段;4.0为行业专业性生态系统发展阶段。目前,处于3.0到4.0发展的关键时期。

  韩都衣舍独创的、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以小组织为核心的单品全程运行体系”是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这被称为“阿米巴模式”在中国的生动实践,它创造性地在最小的业务单元上,实现了员工“责权利”的统一,极大地适应了互联网商业的特性,使韩都衣舍“多款少量、快速返单、库存快转”的运营需求得到保证。

  目前韩都衣舍主要通过品牌孵化、品牌并购、“韩都衣舍+”来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每个品牌必须符合刀片理论的细分市场定位,规避重复建设和内部竞争。

  之所以可以孵化、并购N个品牌,并保证取得足够的市场份额,是因为韩都衣舍打造了5大系统。包括电商运营必须的四大核心系统:柔性供应链系统、IT信息系统、中央智能储运物流系统和专业客服系统。这四大系统针对客户、生产、内部管理形成了高效的闭环。其中韩都衣舍推动建设的柔性供应链系统,是极具互联网基因的工业生产体系,属于中国原创。

  另外一个系统是“集成服务系统”,这是一个专业系统,包括战略、金融、人资、法务四个方面,涵盖了服装、家居、鞋包等领域专业性的服务集成。

  在这个系统内,韩都衣舍自己孵化了18个品牌,大约1/3位于类目10强,其中类目第一有4个。针对每个品牌,韩都衣舍都实行创始人认证和掌门人任命制度,这一制度使韩都衣舍成为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创客空间”,有梦想的团队在此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达到一定经营指标的团队可以参与集团利润的分配。

  “韩都衣舍+”是基于“互联网+”提出的,在5大体系的支撑下,可以接入不同领域、实现极具韩都衣舍特色的互联网+,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韩都衣舍+”目前主要针对以下几个领域+:

  1.互联网品牌。以并购、合作的方式进行;2.传统品牌。以代运营、合资创立新的互联网品牌的方式;3.创客空间。与外部品牌创业团队对接;4.国外一流品牌。整合国际资源,通过合作创立新互联网品牌。


  以上是第一层次,还有第二个层次1.网商培训;2.互联网摄影;3.金融服务4.模特经纪等。

  通过这些,韩都衣舍打造出专业性生态系统平台化服务,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这一体系的不断完善,可以使之实现像亚马逊、阿里等平台一样的国际化发展。

  三、面临的问题

  作为草根发展起来的电商企业,时间短、积累少、底子薄、投入大,发展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对韩都衣舍来说,主要表现在:

  1.平台建设中,人力、技术、设备投入巨大,成为发展的掣肘因素。主要是懂技术和运营的电商人才奇缺,企业一边发展,一边自我培训,投入压力大。

  2.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难。目前,平台级电商企业发展,技术人才投入、高新技术设备投入都很大,尤其是发展中,管理系统的原创技术比例极大,应该说都属于高新技术范畴。但以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和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互联网企业发展的现状。

  3.信息化是成败的关键。平台和生态建设,必须依靠IT信息系统的支持。电商企业历史短、底子薄,而信息系统的研发,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不断摸索和创新,原创出适合自己的各个信息体系。然而,由于原有的高新企业认定条件不能适应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企业难以享受有关优惠政策。所以,建议政府能够在这方面对平台级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关注。

  四、政策建议

  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蓝图可以参照,完全靠企业自己摸索发展,创业者多为草根,其实创业的风险、发展的风险极大。

  由于电商属于整体创业期,按照韩都衣舍的感受,提出的建议就是:在目前阶段,政府为电商的发展多服务,搭建宽松的创业、创造性的发展环境,少做管制性、禁止性管理,让企业去除羁绊,释放潜能,创造性地发展。

  对龙头性、新兴专业平台级电商企业适当扶持,帮之度过脆弱期,因为这类电商的稳定发展,为其它创业者、中小电商,可以提供生态支持。这是对整个大电商发展的战略性支持。

  罗莱家纺集团副总裁王梁:传统品牌如何转型、上市企业下新业务如何上市融资




  各位领导我是罗莱家纺的,罗莱是一个线下的传统企业,这个公司20多年了,连续10年在线下第一,但是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跟中国绝大多数的传统企业一样,就是面临增长乏力的情况,特别是前几年就遇到这个情况,我个人在罗莱公司干了18年了,是一个地地道道传统的营销人,有这么一个机会公司转型到电商成立一个部门,我就从原来的部门,从传统的企业里面转为互联网的营销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罗莱公司经历互联网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东西,就是一开始观望后来彷徨后来发展,后来发展好了有冲突,冲突好了又怀疑,然后甚至痛苦最后再调整,最后再往前走两步,整个过程其实走了很多弯路。

  现在国家在大力提倡“互联网+”的事情我觉得是很好的,仍然现在有很多的企业在观望中,如果说政府有一个声音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可能把最后怀疑的企业拉进圈子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我们在智库是全心投入我们在互联网上也获得了第一,在双十一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连续三年家纺类目第一,进入全天猫所有品类的第四名和第八名。

  我们卖床上用品,发展是慢于服装的,产业规模不大,是我们自己的部门成立独立部门叫做电商事业部,成立之后我们给公司带来增长的速度是高于公司我们其他的多品牌增长窗口的速度,我们公司像赵总也有20多个品牌,但是其他的和传统企业一模一样,但是我们部门的增长就是几十,甚至高于互联网的增长速度,那特别是在双十一的时候,我们一天做了1.8个亿,实际上我们在行业领域是非常的震动。

  我们在华东地区产生比较好的影响,一些传统企业的家纺就像我们罗莱以前是走低迷路线,我们做出这个成绩之后现在大家就纷纷跟着我们上线了,我们简单的统计了一下,我们在一季度就是今年2015年的一季度,在光淘宝我们华东地区的一个市,就是在互联网上卖家纺的就有4250多家,这个销售额占到全淘宝销售额的50%,一个季度销售多少是2000万件,如果一年要算一万亿一件,那这个对于整个的我们拉动其实是很大的,比如说物流,甚至做包装的厂家业务都随之增长。

  我刚才讲的是作为传统企业转型的代表,有很多很多的传统企业最多转型失败就死在沙滩上了,最后又退回老路,我们分析了一下我们为什么能够走到今天还没有倒下来,我们其实走对了几步:第一个,是我们团队独立的,就是我们很早之前团队就独立了,独立团队就是老板充分授权,现在我们成立独立的公司,就是在集团下面我们成立个人的公司,我们直接进入股份制老板化,只有这样做老板才能真正的授权给团队,可以说在公司我们几百万不需要找老板了,我们直接可以定;不像有的传统企业死在哪里了,几千块钱董事长要签字的,这个怎么能活呢,这个是传统的玩法。

  互联网讲究瞬间决策,就是上一秒听到的事情下一秒就要出来,你看我们的新闻联播看我们的春节联欢晚会衣服刚出来,晚上淘宝的衣服就出来的,互联网讲的就是速度,速度从哪里来就是从授权来的,没有快“互联网+”就是一个话题永远不可能实现,而快和不快就是传统企业最大最大的障碍,这个传统企业这个组织架构人人都要审批,这个事所有的传统企业甚至机关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第二,我们一开始干得小没有人管,大家不在意,走几百万量人家不在意的,忽然有一天干了一个亿,在“双十一”时,所有的传统企业客加盟商都不愿意了,因为什么?因为他那时候份额还是很大的,这个一改变直接动了他的奶酪,这个就是造反。在这个造反的团队底下,我们份额那么多,董事长肯定要照顾这个情绪的。歪打正着,破釜沉舟,我们也走出来了,我们在2013年重新打造我们的互联网品牌,很多人觉得你们必死无疑,相比罗莱,这个新品牌怎么能第一呢,我们那一年没有让大家失望,又第一了。

  这个新品牌叫LOVO。这条思路就是给了很多的传统企业一个信心,我们其实传统企业很多品牌的机制、设置都是为传统线下准备的,一上线他觉得这些东西一样能用,其实是错的。

  我们走的第二步叫做参与化,这一走出来给我们的企业很多事情,带来一个市场的主体,都叫做网学——都想通过公司内部的学习来插上第二轮的增长。

  第三,供应链的挑战,供应链以前是传统企业时候怎么办,就是客户要层层把关,效率很慢,能够在8个月以后看到商品,就是很快了,很多的会要提前半年一年订货。我们对互联网部门的供应链,就像赵总讲的柔性供应链,利用数据、平台给我们预售订货的机制,这给了我们很多挑战,数据让顾客参与的机制。

  第四是创新,我理解的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跟所有的东西连接,就是跨界,我们LOVO这次最近几年跟一些大的品牌、消费者熟知的形象和当下热点做了大量的判断,比如说我们跟卡通形象兔斯基、黄鸭产品的跨界做了卖了2000多万。我们做了十多个成功案例,有些销售额是上亿的。前不久就是总理正好提到就是“互联网+”和跨界电商的两个概念,其实我们也在做,我们把跨界电商作为前段时间跟新亮地,我们一直说互联网竞争就是价格战争,但是我们后来发现这路不能走下去了,再玩下去把自己玩死了。

  当然我们遇到的问题,也给领导提一提,第一个就是我们遇到这个环节就是网上的假货太多了,我们说花钱很快,他就来一个什么同款,你打也打不完,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打假部,一天到晚打假,总是打不完,因为他的机会成本太低,有的时候我们要主动的去举报这件事才能被暴露,今天黄司长正好在,有没有这个国家机关能不能替企业能够主动考虑这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互联网起来之后,消费者该怎么办?一方面我们讲保护消费者权利,要快速相应消费者的权利,我认为现在消费者就是只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善意占便宜,还有一个就是恶意占便宜,善意占便宜我们鼓励,恶意占便宜就是差评师。

  还有就是遇到新问题,传统企业我们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我们作为上市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如果我想再融资就遇到困难了,我是上市公司下面的子公司,比如说我们现在就遇到了同业竞争问题和关连交易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就抑制了我们传统企业转型的时候,子公司上市融资路就堵死了。

  新三板我研究了,目前主要就是我们关连交易的问题,就是我同业还是有点关联的,因为他是线下,像这种情况我们就得去香港上市或者是美国上市,人家这种人是欢迎的,但是去的估值是被低估的,一点意义都没有。能在国内解决尽量在国内解决。

  新疆维吉达尼合作社合伙人刘敬文:




  在新疆做农村电商,如何面对新疆的特殊环境问题

  我觉得现在中国其实是有三个部分,一个部分就是我们现在“互联网+”最火的北上广深这些中心城市,还有一个部分就是广大的乡村,还有一个部分是非常少出现在我们视野当中的新疆跟西藏特殊的文化区,可能只有恐怖袭击事件出来的时候大家才会注意一下新疆。

  我讲两个数据,第一个数据是QQ两亿用户同时在线点亮的一个图,西部基本都是暗的,东部尤其是北山广深都是亮的,从这个图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社交网络,西部和东部基本不在一个层面上,西部落后太多了。两群人不能愉快玩耍。第二个数据是阿里研究院的数据,就去年双十一新疆是全国所有的省份电子商务增长力最快的第二名,还有一个数据更有意思,就所谓最落后的南疆排名第一的产品是智能手机。这说明新疆包括落后的南疆,对互联网+有很大的需求。现在问题来了,国家推互联网+,如果结果是导致新疆西藏这种地方加大了跟东部的信息鸿沟,这里是有很大的危机的。

  我们就是在新疆尤其是南疆用互联网跟农户一起做农业,我们的团队基本上就是85后,我们就觉得好玩,这是我们的初衷,而我们的做出来的效果也很好证明,新疆的农户结合互联网是可以行得通的。

  我简单介绍一下,维吉达尼是在新疆跟新疆农户成立互助组织,然后用电子商务社会化营销销售他们的农产品,建立新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一个社群,让农民能够真正的分享这个品牌的利润。我们觉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