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志勤:先清理“影子市场”再清理“影子银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中心  /   全球治理研究中心  /  

刘志勤:先清理“影子市场”再清理“影子银行”

发布时间:2017-12-13 作者: 刘志勤 

2018年即将到来,我们面临的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压力同时存在,给监管提出更高要求。它不仅对国内的经济增长而且对“一带一路”的推进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本文刊于12月13日环球网。

  据报道,中国今年头11个月的银行贷款又创新高,达到近13万亿元,超过2016年近3000亿元。这个数据一方面证明中国的经济在持续稳定发展之中,对资金的需求量有所增加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广义货币供应量有相应增加,也提升了市场对资金需求的扩张欲望。不少专家对此现象表示关注和担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要求银行机构增加“积极和有效”的监管措施,严防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市场的记忆中,人民银行高管多次在不同场合谈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问题,这既表明我国金融管理当局对加强监管措施的重视,而另一方面则表明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

  那么,我们喊了许久的“狼来了”,会真的来吗?

  周小川行长特别提出关注“影子银行”的破坏力,要求认真查验有关银行的贷款安全性,以便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中国如果能够有效地掌控“影子银行”的资金流向,切断其供应链,将能够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且可以保证中国的金融体系不会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

  金融市场历来都是各种利益集团博弈的重要战场,所以容易成为诱发各种“危机”的导火线,其中一个主要诱因就是指危机来自金融本身的“趋利性”,使金融市场成为各种“病毒和细菌”容易滋生蔓延的病灶,所以有人故意把金融危机说成是“市场因素”,混淆了人为的决定性作用。所有金融危机都是人为的危机。正如美国的次贷危机的发生一样。“影子银行”并不是天外来客,而是来自于市场,特别是由于存在着“影子市场”,那么出现“影子银行”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所以,要解决“影子银行”的危害,就必须先挖掉它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即“影子市场”。“影子市场”是皮,“影子银行”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影子市场”的定义比较宽泛,没有一个精确的界线划分它与正规市场的区别。从市场表现来讲,那些游离于市场监管之外的交易均为“影子交易”,如不少的理财,房屋租赁或买卖,高利贷融资,包括那些假借“创新”的名义或“共享经济”的外衣,从事非法集资套现活动,吸纳了大量的社会游离资金进入这个市场。它们就像污水渗入地层各个层面,最终腐蚀整体经济的健康和稳定。

  要撤除这种“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引信必须有市场的统一认识,才能采取统一行动来抑制“影子市场”和“影子经济”对整个经济大盘的冲击。把“影子市场”如同切豆腐一样,分而治之,各个击破,则能够使其破坏力减低到最小的程度。“影子市场”所形成的“影子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规模是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和采取坚决措施才能获得成效!“重病还需猛药”,仅喊“狼来了”,是不足以提高防狼的能力的,必须建立起全面的“系统性防御系统”才可能有效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在诸多的金融风险中,不可忽略现在频繁出现的“违约”现象。许多企业面临金融压力时,借口改组,重组,转型,和“债转股”的机会甩贷,赖贷,拖贷,和逃债,不惜给国家金融安全制造窟窿。它们的行为严重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公信力和信用价值链,干扰了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给银行和投资方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我们不能用“市场规律”为这样的违约提供合法借口甚至是暗保过关。因此,全力杜绝“违约”,是从根本上回避“系统性金融危机“的最有效措施。

  2018年即将到来,我们面临的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压力同时存在,给监管提出更高要求。它不仅对国内的经济增长而且对“一带一路”的推进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