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9月30日人民网、中国网、环球网等多家网站。
节日的北京,鲜花铺就。节日的人大,缀满盛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68岁华诞、中国人民大学迎来建校80周年之际,"`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于9月30日隆重开幕。本次会议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与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与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联合承办。包括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马尔特·奥托尔巴耶夫在内的2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政要、学者汇聚于此,共同探讨最富创新性和价值的"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治理理念,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希望大家畅所欲言,贡献远见卓识、真知灼见,也为即将召开的十九大贡献智慧",随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理事、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联席理事长刘元春发出的倡议,研讨会正式启动。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首先做开幕致辞。刘伟校长表示,当今世界,全球化新局面深刻复杂,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与挑战不是减少,而是增多了,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全球治理体系。面对全球经济新的局面,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不断提出新理念、新思路,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重塑全球治理体系。他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来,世界经济的运行也超越了传统的"中心-外围"模式,越来越转变为以中国为中介的"双环流"体系。一个环流是在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以产业分工、贸易、投资、资本间接流动为载体;另一个环流是在中国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之间,以贸易和直接投资为主要载体。在这个体系下,中国越来越发挥枢纽、节点的作用,将发达国家的贸易投资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链接起来,从而在中国、发达国家、亚非拉地区之间形成了资本的"双环流"。"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中国在这个体系中构建的大区域治理平台。
中联部副部长、"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长郭业洲在随后的致辞中表示,当前的全球治理依然存在着重大的课题,有待我们共同去破解。比如说如何主动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更加平衡的反映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如何不断推动治理模式和治理理念不断创新?以进一步提升治理的质量和效率。如何及时加强对深海、极地、太空、网络等新疆域的治理,不断完善新兴领域的治理机制等等。他随后说,"智库是咨政建言和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改革创新中,智库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是2015年4月由中联部牵头成立的,紧贴“一带一路”建设进程开展合作研究,为中国和沿线各国政府决策提供建议。
致辞结束后,举行了简短的受聘仪式。伊萨姆·沙拉夫和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受聘成为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自此,人大重阳前国际政要外籍高研增加到3位(此前达尼洛·图尔克已接受续聘继续担任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人大重阳的外籍高研总数量扩展到43位。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秘书长金鑫随后主持了主旨演讲环节,他向观众简要介绍了四位发言嘉宾。
达尼洛·图尔克在做主旨演讲时阐述了多边主义、多边机构在当今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提出应通过创新发展来促进全球化问题的治理和国际关系塑造。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加强多边合作、促进世界各国互联互通,实现包容发展的平台。"一带一路"建设需消除经济、贸易合作阻碍,提高金融合作、中小企业合作水平。另外,他还强调,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合作与互联网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孕育了很多创新性方式,如可再生资源、长途能源输送系统、以及高速铁路建设等方面。这些创新方式为世界各国创造出发展机遇,未来各国应在如何推动有效执行中,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伊萨姆·沙拉夫在做主旨演讲时认为,当今世界的变革正处在十字路口,需要"富有人性"的全球化,从而需要新的全球治理。互联互通满足了人类生存的自然需求,而"一带一路"则让全球不同文明和文化的人性达到共通。人类的命运共同体强调协调、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强调以相互依赖为基础的全球化,让每个人都享有和平发展的权利。在谈到目前的全球治理结构时,他称赞了"一带一路"的人性化。他指出,虽然"一带一路"出自中国倡议,但实际上是以文化为基础、跨越网络环境和多个行业的全球性项目。 "一带一路"绝不仅仅是道路的"路",而是涉及交通网络和所有相关的人,因此,应视其为新的"全球大桥"。
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在做主旨演讲时指出,世界上80%的经济来自于沿海地区,但是我们在历史上能够看到,中亚是古代丝绸之路当中非常繁荣的一部分,将中国以及欧洲连接在一起,通过贸易的道路实现了互联。希望能够有一个新的丝绸之路,使得中亚越来越繁荣,并且对于世界有更大的影响,使得中亚有望重回以前的辉煌。他进一步表示,全世界应该开始考虑一种新的全球治理模式。这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当前全球治理模式当中的危机,另外就是中国的崛起。作为发展中的一部分,亚洲占全球GDP的50%左右,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领导者。对于全球的问题不可能由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单独解决,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合作才能解决。
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欧晓理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发展失衡、保护主义、恐怖主义蔓延。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必须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完善全球治理,共同应对挑战。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体现了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智慧,为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正能量。"`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带,也不是一个路,实际上就是在全球各国努力寻求前进方向的历史性关键时刻,中国竖起了一面旗帜,是一面凝聚各方力量,实现共同发展,推动文明互鉴,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旗帜。由于借用了古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唤醒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共同的美好记忆,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主持了成果发布环节。前外交部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研兼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亚非发布了《风云激荡的世界--从全球化发展看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再全球化: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下的全球治理--中国与全球治理年度报告(2017)》、《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详解等系列成果。报告为国际新规则的制定和新制度安排,为新型全球治理体系的未来开辟出一条新路,将在全球治理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成果发布环节结束后,人大重阳执行院长、全球治理中心执行理事王文宣布,经过慎重评估,在多方、多国征求意见和指导的支持下,今天起人大重阳公开发起一项全球精英的培养项目,希望通过讲座、调研和短、中、长期的培训项目等各种方式,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培养800到1000位了解"一带一路"和中国发展的全球各国精英。
随后开幕式进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治理"的主题讨论中,达尼洛·图尔克、伊萨姆·沙拉夫、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何亚非,以及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兼理事张燕玲,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等就此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了充分的问答互动。
当天下午大会就"新形势下全球治理的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创新全球治理新途径"、"`一带一路`与现有全球治理机制的关系"等议题又召开了三场分论坛。在分论坛结束后的大会闭幕式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做主旨演讲。
据了解,会议的承办方人大重阳作为最早进入全球治理研究领域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成立于2013年,被官方认定为G20智库峰会(T20)共同牵头智库、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一带一路"中国智库合作联盟常务理事。目前运营管理三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和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3月,旨在构建高层次、高水准的全球治理思想交流平台,并向社会发布高质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努力践行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