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周晓晶:着眼“全球竞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中心  /   全球治理研究中心  /  

周晓晶:着眼“全球竞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布时间:2017-05-08 作者: 周晓晶 

李克强总理在五一前的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都从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角度,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具体部署。4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深化税制改革、加大减税力度,不断为市场主体减负增力,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在当前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的形势下,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活力和创新动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势头、促进结构升级。

  作者周晓晶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5月6日中国网。


  李克强总理在五一前的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都从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角度,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具体部署。4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深化税制改革、加大减税力度,不断为市场主体减负增力,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在当前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的形势下,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活力和创新动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势头、促进结构升级。4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推进“多证合一”和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针对这两次会议的有关部署,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了中国必须具有的“全球竞争”意识。在4月19日会议上他说,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我们要有“抢跑”意识。在4月26日会议上他进一步强调说,在这一轮“全球竞争”大背景下,我们要有紧迫感。


  深刻理解李克强总理所反复强调的“全球竞争”意识和紧迫感,关键在于深刻把握新一轮“全球竞争”大背景,并准确了解中国在“全球竞争”中的位置。


  全球经济自2008年金融海啸后陷入衰退以来,经历了近十年的持续萧条,终于在今年看到了复苏的曙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18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最新报告指出,在活跃的金融市场以及制造业和贸易领域期待已久的周期性复苏支持下,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从2016年的3.1%上升至2017年的3.5%和2018年的3.6%。相较今年1月份的预测,IMF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上调了0.1个百分点。这是六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次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IMF认为,全球经济自2016年第四季度开始加速,这一势头一直在持续。据此,IMF也同时上调了大多数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速预测。全球经济复苏的基本态势,成为新一轮“全球竞争”的基本动力;而全球经济复苏的程度和力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一轮“全球竞争”的强度和水平。


  经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形成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前一段发布的《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在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保持第28位,继续领跑金砖国家,并保持最具竞争力的新兴市场地位。但也必须看到,与主要发达经济体比,我们还存在明显差距;与亚太经济体的平均水平比,我们也不尽乐观;尽管我们继续领跑金砖国家,但印度与我国的差距在明显缩小。在GDP超过一万亿美元的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国际竞争力排位排在我国之后的仅有西班牙和意大利两个国家,其余如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都远超我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也都排在我国前面。与亚太(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平均水平相比较,在十二个具体考核指标,包括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卫生与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技术就绪度、市场规模、商业成熟度以及创新水平中,仅有市场规模和宏观经济环境两项我国明显高出,基础设施、卫生与初等教育、劳动力市场效率、商业成熟度和创新水平五项基本持平,其余五项则明显落后。在明显落后的五个项目中,制度建设也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商品市场效率尤为引人注目,而这两点也恰恰是制约中国“全球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李克强总理会从“全球竞争”的高度重视我国的营商环境问题。


  全球竞争说到底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但创新绝不仅限于技术创新,同时还包括制度也就是体制创新,以及组织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既是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内在要素和具体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实现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中国过去三十几年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重要关键之一,就在于全方位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全面对外开放,实现了经济体制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全面创新。当然这也就同时为全民族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基础和组织保障,从而全面提升了中国的“全球竞争”能力。今天面对全球竞争的新态势新形势和新问题,中国仍然要依靠进一步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来同时实现技术创新。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抢占“全球竞争”的制高点,才能抢跑新一轮的“全球竞争”。而这样一来,“全球竞争”视野也就为中国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国际坐标。(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