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0-26 作者: 人大重阳
我们认为,"这五年"的中国历程应该从五个有着逻辑顺序的维度加以考察:首先是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有何变化,毕竟,把历史作为"纵坐标"、世界"横坐标",才会有考察"中国"的尺度;其次是中国自身治理体系有何变化,这是"中国"作为一个"生命体"的"本体"所在;第三是中国的发展方式有何变化,以此考察"生命体"的成长;第四是中国的空间格局有何变化,这是"生命体"根基所系;第五是中国的人民生活方式有何变化,这是"生命体"的生命力所在。
核心提示:从2012到2017,未来的人们将怎样看待这五年的历史?假如把历史作为"纵坐标",把世界作为"横坐标",将中国置于其中,并借用物理学中的"相变"作为方法论上的工具,我们发现,这五年堪称中国的"相变期"。在世界大局中,这五年,中国从全球关系网中的"接入者"转变为"组网者";在治理体系方面。这五年,中国实现了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的"系统优化升级";在发展方式上,这五年,中国实现了从传统动能拉动到新动能驱动的"跃迁式"转换;在空间格局方面,这五年,中国出现了从人口迁移到本地崛起的布局转型趋势;在人民生活方面,这五年,中国人的生活轨迹已发生从内涵到目标的质变。这些,都可以说是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而这五年的"相变期",将为中国下一步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方向不变但更高、更远的"高架路"。
五年前,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下简称"十八大")为中国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下简称"十九大")的召开时间,恰逢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阶段的节点。放在"两个一百年"总目标的大背景下看,这两次大会对于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将分别有着动员与冲刺意义。
从世界历史与世界体系的视野看,中国的现代化是从古老文明脱胎为现代国家的历史,因此中国也可以被称为"`文明型`国家"。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把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历程放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加以阐释,由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具有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的深层意义。这也自然引出一个问题:假如从"第二个百年目标"之后的历史节点,即大约2050年之后回顾,"十八大"到"十九大"之间这五年,会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一段历史在文明演进中的意义,需要从它为此后的历史带来了什么变化、奠定了哪些基础来看。以此视之,"这五年"的中国历程,不能仅以"年复一年"的指标如经济增速、人均收入等"量化"视角去看待,更应以"质化"方式去观察具有基础性意义的变化发生在何处。
出于这一方法论思考,我们认为,"这五年"的中国历程应该从五个有着逻辑顺序的维度加以考察:首先是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有何变化,毕竟,把历史作为"纵坐标"、世界"横坐标",才会有考察"中国"的尺度;其次是中国自身治理体系有何变化,这是"中国"作为一个"生命体"的"本体"所在;第三是中国的发展方式有何变化,以此考察"生命体"的成长;第四是中国的空间格局有何变化,这是"生命体"根基所系;第五是中国的人民生活方式有何变化,这是"生命体"的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