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1 作者: 人大重阳
中国崛起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会面临着艰难险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对此,中国智库学者王文在过去十多年调研百国基础上撰写出版新著《强国长征路:百国调研归来看中华复兴和世界未来》一书,探讨中国崛起的难度与长度。
作者简介: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秘书长、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及多所知名大学客座教授。曾任《环球时报》编委(主管评论)和社评起草人,2011年“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在《求是》、《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各类文章400多篇,专著、合著、翻译、主编著作包括《看好中国》、《一带一路与绿色金融》、《伐谋》、《美国的焦虑》、《世界治理:一种观念史的研究》、《2016:中国与G20》、《G20与全球治理》等20余本,曾获“2014中国十大智库人物”、“2015中国发展改革领军人物”等荣誉,先后实地调研近百国,是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外交部、财政部、中联部、证监会等多个部委的咨询专家,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王文是十位发言学者之一。
单位简介: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集团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款2亿元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旨在把脉金融,钻研学术,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大众。人大重阳聘请了来自10多个国家的96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与30多个国家的智库开展实质合作。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被中国官方认定为G20智库峰会(T20)共同牵头智库、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一带一路”中国智库合作联盟常务理事、中国—伊朗官学共建“一带一路”中方牵头智库。2014年来,人大重阳连续三年被选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的“全球顶级智库150强”(仅七家中国智库连续入围)。
目录:
绪 论 新中国成立 70 年,重读《论持久战》
第一章 漫长的大变局
500 年、400 年、300 年、200 年、100 年未有之变局
中国正在开始“大相变”
世界在路口,或也“大相变”
否思“逆全球化”
新一轮“中国威胁论”,这次是真的
漫长的亚洲崛起
第二章 长期“斗而不破”的中美博弈
经贸摩擦启示:中美长期“斗而不破”
美国衰弱的大趋势不变
中美实力正在出现实质变迁
高度警惕国内的恐美情绪
中美竞争是“内功比拼”+“共同演进”
警惕美国可能引发全球政治金融危机
第三章 国内治理:跨越发展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的警示
剖析“经济增长降速陷阱”
化解中国精英“焦虑陷阱”
关切体验感,迈过“信心陷阱”
金融强国须谨防“金融陷阱”
残酷的“制造业技术陷阱”
第四章 全球治理:中国在适应的“成人礼”
全球治理,中国崛起必需的“成人礼”
中国社会在 G20 机制中受益
金砖机制,新兴经济体在抱团
老百姓应看懂上合组织
中非合作追求长远梦想
第五章 “一带一路”进入“耐力跑”阶段
“一带一路”宣讲归来的 10 段经历
高度警惕“债权帝国主义论”
中国需要更多“一带一路”国际活动家
以持久战的心态做好“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在重构中国人的世界观
应设立“一带一路学”
第六章 诸多强国的崛起之路
欧洲:寻找“脱美国化”崛起
要有学习日本的“雅量”
俄罗斯复兴“偷师”中国
印度崛起,以中国为尺度
巴西,“看上帝心情”的崛起
土耳其常谈崛起,中国更奈何
韩国当年怎么就崛起了
伊朗,被压制的崛起
波兰的崛起悲情
埃及,渴望复制中国崛起的样板
印度尼西亚,易忽视的崛起国
从阿塞拜疆的“小国雄心”谈起
第七章 改革开放再出发,更是持久战
“天下大同”的全球史刚开启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古今中外相关思想的沿承
历史与世界维度中的改革开放 40 年
改革开放站在“崛起持久战”新起点上
应把改革开放学科化、学理化
结 论 70 年视角下,中国崛起持久战进入“相持期”
后 记 从冈仁波齐开始的新长征路
序言 新中国成立 70 年,重读《论持久战》
“这是战争!这是战争!”2018 年夏,当美国公布对 500 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加税清单时,我正受邀参加一个重要政策咨询会,一位局长当场怒斥美国。我完全理解与赞同这位官员的愤怒,事实上,当时很多中国官员、学者、民众都会对美国的蛮横、霸道感到愤怒。上一次类似的愤怒恐怕要追溯到 1999 年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时。
然而,当时间来到 2019 年夏,中美关系紧张感的警报虽未消除,但“斗而不破”将持续很久的局面日益明显之时,再回想当时的愤怒,多少有点像“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年轻人的毛躁与冲动。
中国人享受外部和平环境的时间是否太久了,以致很容易就把国际博弈对手实际多征了 125 亿美元的税额理解为“战争”了。当时,舆论很少会去算,那些税额约是当年中国经济总量的 0.1% 、对外贸易总额的 0.3% 、中美贸易额的 2% 。单就税额而言,对中美贸易大局、中外经济合作大局影响有限,对中国发展的大局冲击更是微不足道。而当时的两类观点——一类是对美回击,来一场史诗般的贸易战,直至击败美国;另一类则是主张全面妥协,以免中美大局全盘遭颠覆——现在看来,也都过于简单化。
2019 年夏,经历了一年多的中美经贸摩擦洗礼,中国社会心理变得更有承受力。多数中国人看透了特朗普政府的歇斯底里、口无遮拦、咋咋呼呼,对华经贸打压蔓延至科技、教育、学术、金融领域彻底撕开了美国虚伪的面具,尤其是美国仗一国之力打压中国公司华为更是激发了全民的斗志,催促中国提前进入“5G 时代”。诚如 2019 年 5 月 16 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我的采访所言:“(美国的无理行为)实际上撕掉了它过去所伪装的面具,赤裸裸地把美国的真实面目暴露在世人面前。最终结果是美国信用的破产、美国神话的崩塌和美国霸权的衰落。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世界历史的教科书在未来会书写下美国这次霸凌主义行为的耻辱性。”
此时,重读 1938 年 5 月 26 日— 6 月 3 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讲演《论持久战》显得非常有必要。当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已 10个月,“中国必亡论”“中国速胜论”在中华大地弥漫。毛泽东系统地总结了抗日战争初期经验,针对两种论调,全面阐述了中国以持久战方式最终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信心。
5.6 万字的《论持久战》,我读了多遍,每次都有拍案叫绝之感。在当时巨大困难、迷惘、无助甚至面临“亡国灭种”的中华民族至暗的时刻,毛泽东拥有如此战略远见与必胜信念,以清晰与精确的判断与思路,照亮中国最终取得这场伟大抗日战争胜利的未来,实乃中华民族之幸。
这种战略远见源于毛泽东“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和胸襟,更根植于其对中国深厚历史文化的透彻把握。正如 2018 年 12 月 18 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所指出:“在近代以来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进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改革开放 40 年的伟大进程,是中国人强大力量的一次充分爆发,而这种磅礴力量至少可以追溯到当年延安窑洞中的厚重历史感与豪迈气概。
溯往千年,中华民族有过漫长的消沉期,毛泽东写《论持久战》时几乎已坠到了谷底。1949 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不只是有摆脱 1840 年以来屈辱感的“百年意义”,更有扭转民族颓势的“千年意义”。但民族复兴难免有曲折的探索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国经济一度进入濒临崩溃的边缘,70 年新中国建设,尤其是 40 年改革开放使党和国家在危难中重新奋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加速之势。
2019 年,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70 年对个人来讲,是漫长的时间长廊,但对于一个伟大民族而言,却只是很小的时间刻度。中国人还没有到为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止步不前更是要不得。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家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果说 1949 年夺取全国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破坏陈旧世界的冲击力;改革开放 40 年,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还拥有带领中国人建设全新世界的开创力,那么,面对中外博弈与国际竞争进入白热化,新时代的中国发展得更稳更好,“改革开放再出发”,才更考验中国共产党人是否拥有带领新时代的中国人塑造美好世界的持续力。这就更需要重读《论持战》。
“中国失败论”“崛起速胜论”都要不得
在国际形势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对已有的成绩不能妄自菲薄,也须戒骄戒躁。能否应对好这个“大变局”,直接决定了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可持续力与顺畅度。
2019 年以来,国际形势波谲云诡,以朝核危机转圜、智能技术突飞猛进为主要标志的区域发展积极迹象与中美经贸摩擦、美国“退群”、美伊冲突加剧为主要特征的大国摩擦消极趋势同时并存。中国面临的是“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与“未曾料到之新时局”。在国内,中国面临着反腐败(anti-corruption) 持久战、反污染 (anti-pollution) 阵地战、反贫困 (anti-poverty) 攻坚战、反风险 (anti-crisis) 阻击战的重大考验,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艰巨繁重,社会稳定形势空前严峻,经济稳中有进的压力持续存在,对此,中国必须持续有针对“变局”的先招、高招与长招。
从国内治理看,中国已全面进入智能化时代,数字化力量无孔不入,既像“机器猫口袋”那样,为社会民生提供数之不尽的便捷,也像打开“潘多拉魔盒”似的,使社会运行出现前所未有的即时化效应。数千年来中国社会自带农耕文明特征的超稳定性正在发生动摇,自上而下式的垂直结构属性开始悄然瓦解,扁平化的治理结构正在重塑中国社会,即信息拥有者、流量领先者逐渐跨越级别高低、财富多少、地位贵贱等传统标准,成为社会权势与运行规则的新标尺。互联网技术产生了新时代的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使社会服务快速均等化,过去只有富贵者才能雇用的司机、厨师、保姆等,目前都能通过互联网服务普及平常百姓家,但互联网时代会产生新的不均衡与新的极端性,各类奇葩现象层出不穷,社会稳定的迫切性陡增。更重要的是,发展主义的陷阱在资源消耗、生态压力、人口红利消逝面前暴露无遗,“幸福在哪里”成为社会天问,“全民焦虑”成为大众通病,近 14 亿人的高质量发展超越了数百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的思考范畴与路径。
中国目前面对着巨大的贫富悬殊鸿沟以及“马太效应”能否彻底遏止,全面消除贫困且永不反弹是否能够实现,是中国出现人类社会发展前所未有的“奇迹”的关键。目前,大国金融危机的脚步如同“灰犀牛”般无形有声经济金融化的趋势将导致未来不可捉摸的“黑天鹅”频繁显现,作为40 年从未发生过金融危机的中国,是否能够保持这个纪录,肯定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言,解决以上难题,必将成就伟业,但外部的战争、冲突或天灾,内部的社会失序或金融危机,也会使发展盛况“一夜回到解放前”。在数字化时代,强化社会的韧性,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所未有之挑战,也是前所未有之机遇。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2018 年底,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到这句话,深意可能也在于此。
从国际形势看,自 16 世纪初全球化开启,西方出现了第一次全面颓势。特朗普执政下的美国,使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构成的西方“铁盘”出现巨大裂迹。欧洲老牌强国云集,却深陷老龄化深渊,加之数百万难民的冲击,增长乏力,日益成为暮气之地。但欧洲仍是不可或缺的全球治理力量。美国不再是 19 世纪上半叶托克维尔写《论美国的民主》时的那个“美国”,“盎格鲁—撒克逊”政治文化主体传统日渐式微。虽然特朗普以“退群”“砌墙”“贸易战”“反全球化”等方式力挺保护主义、民粹主义与孤立主义,遭遇国内外不同势力的强力反对,但美国的破坏力不可估量。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在一些领域的影响力不可低估。新兴国家集体大崛起,但未来前景不确定。全球政治大觉醒,西方经验在非西方国家出现“水土不服”,中国 40 年来发展实践的成功,为各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道路选项。国际社会的行为体出现“新中世纪主义”浪潮,非国家行为体如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意见领袖,还有“独狼”式恐怖主义者、极端力量,甚至人工智能都日趋成为与国家平行的国际形势影响因子。
相比于 1500 年以来相继崛起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美国,中国崛起面临的局势复杂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大国兴衰中的局面。中国须克服的,不只是须避免与美国纠缠的“修昔底德陷阱”,应对霸权国的压制、围堵与老牌传统大国的竞争、博弈,还要强化在新时代下的全球强势个体、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的“分权”,以及与新兴经济体可能出现的“同质化竞争”。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社会的渗透中,中国力求保持国家主体性与民族认同感的延续与稳定,同样也是难题。
从历史来看,18 世纪前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崛起时,人口仅百万级,充其量是当下中国一个“县”的崛起;19 世纪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崛起时,人口仅千万级,是当下中国一个“市”的崛起;20 世纪美国、苏联、日本等国崛起,人口是亿级,像是当下中国一个“省”的崛起。但21世纪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人口则是 10 亿级,创造出来的影响“吨量”,相较过去,无异于原子弹与炸弹之别,而带来的治理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对中国而言,未来已不再是站在中国看中国,而是站在全球的高度看待中国本身的发展与对世界的影响。一方面,中国需要保持着长期的中高速增长或至少是中速增长,才能保证就业、社会稳定、地区平衡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另一方面,中国需要努力实现与国际社会的制度对接、区域统合、文明对话、共荣共生,使中国作为新型大国的崛起不是重复过往 500年的大国崛起老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由此来看,当下的中国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都更加接近,但要谈真正崛起成功,恐怕还为时尚早。2014 年底,习近平在会见外国客人时提到,“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这是对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好提示,也是基于改革开放 40 年、新中国成立70 年基础上的最好动力。当“学习大国”,不只是对国际变局新动向的追踪与把握,更是对国内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改革和克服。“干中学”的精神,正是这种应对的体现、深化与坚持。
2019 年 5 月 20 日,习近平在江西于都县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时强调:“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而中国的国家崛起同样走在新长征路上。在这条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国家的主角,都有一份时代的责任,都须继续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