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 认为G20 是世界治理的工具,世界现在需要这样一个治理工具,能改善我们对世界的管理,应成一个体系和体制。但G20 现在还没有常设机构,就是轮值,到谁那儿谁都可以想着对我有利,使得政策之间不是很关联。ICC 就认为,我们有能力来使这个机构建立常设机构,让这个机构成为商业发展的平台和工具,能拿出连续的政策性建议,使政府首脑在G20 峰会上共同讨论这些重要话题。
编者按:本文节选自人大重阳主编的《重新发现中国优势》一书,收录了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张燕玲在2013年4月10日重阳论坛演讲的一部分。本次重阳论坛主持人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文。
三、谈谈我这几次会议上批准的国际惯例
第136次我没参加,会议纪要上有记录他们怎么介绍有我进来,比如中国张燕玲被选通过了,她进来的意义,一是中国有代表了,中国现在得有代表;二是她是位女士,我们这边也得有女士;三是批准了一些文件:有争端解决机制、海关指引、环境税法、财政工具和环境政策、互联网上言论自由和信息交流自由。这些都是规则,绝大多数连我都不知道。第137次我参加了,我对此有点发言权,当时讨论的时候有一个文件,我特别害怕,是互联网的一个规则。我拿到文件以后,看这些讨论文件不像银行委员会的东西,我说赶紧让贸促会专门成立一个处,为ICC 这块服务的。我说得赶紧把所有的文件给有关部委拿过去,帮我看看这里面有没有问题,我好表决,尽管这些文件是保密的。结果他们回复说这些全同意,但有一个不同意,说中国坚决不允许反动的信息进到我们这里来。
第一,国际销售范本。一是平衡进出口商、委托人、代理人、分销商、经销商各方面的利益,它有几个特点:1. 结合国际贸易处的规则,2.结合银行付款责任BPO,BPO 现在在国际上是被认可的,是在国际上做供应链融资的第一个产品。我们国家现在供应链上有多少产品?有的说十个,有的说二十个,一点都没有和国际接轨。国内有些国际化大银行也这样说,不听我的。二是反映数字、科技、智能新成果;三是言简意赅的商务语言;四是减少合同法在法律方面的偏见,推动全球化发展。整个合同范本都改了,要求你以后签合同用这个范本,不知道我们国家对企业有没有范本,这点得拿出来研究一下,下一步我要到贸促会谈一谈,了解一下是否制定范本,如果不行我们要考虑是否译成中文,是否要培训。
第二,反腐败的条款。
第三,跨境法律援助。
第四,粮食、饮料、营销沟通工作的框架。这是对2006 年ICC广告营销统一规则的制定,我们国家这方面的国际化可能没太跟得上。第138 次的我也没去,里面有几个文件,一是ICC Program,二是ICC 的UIF,UIF 是银行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化贸易产品,以前同事翻译成票据包买,实际就是一个债权债务的买断,无追索权的买断。现在根据巴塞尔的要求,对上市的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要求是很高的,特别是业绩发布的时候。公司如果有一笔债权,可以把它卖给银行,银行是有追索权的,银行如果手里资产多的话也可以到第二市场卖掉。这个规则是第一市场、第二市场的规则,一共有二十几条。这个规则的好处是能够增加资产的流动性,改善资产负债表。三是ICC 在线行为广告自律指南。
第139 次是我近期要去参加的会,要批准的几个文件是1.UIBPO(银行付款责任),我们本身有一个规则,现在URBPO 是另一个统一规则;2.ISBP(国际银行标准实务),在原来的条款基础上有修改。2002 年国际商会采访我,我给他们介绍ISBP 在中国的情况,说实话2002 年还有点心虚,但我胆子挺大,说是完全按ISBP 做的。实际我自己都忘了,后来和老刘拿着报纸才看见当年采访我的情况。为什么要修改ISBP 呢?因为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了,ISBP 必须要修改。它整个修改过程我们全参与了,能把握住,对中国没什么不利的。这四次批准的文件是什么意思呢?在包括海关的各个领域,新的国际秩序都在建立,如果我们国家事先有人能研究这每份文件的内容,分析它的利弊以及在我们国家的可行性,并且对中国的企业加以指导就更好了。如果我们有人能参与这些规则制定,引导这些国际规则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起码保护我们的利益不受损害,这样才符合我们中国在世界上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我参加过第137 次现场会,会议纪要一共有7 页,我的发言占了1 页半,我为什么说那么长时间的话,因为前面136 次,我们没有参加。里面的纪要有一段对中国很不好,一个委员会的主席在介绍情况,说有一个负面的情况来自于中国,在会上我就详细地解释了中国真实的情况,并建议这块重新写。137次会议要重新写36 次纪要,我说有误解的地方都被记录了,所以只要我们说的有理有据,人家还是认同的。刚才我说的是批准的这些文件,ICC 还有其他的工作。我还想介绍其他两个工作,一是国际商界世界贸易议程,二是G20 政策对话。这次会议为什么要在多哈开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多哈回合已经停了11 年,它的问题在于,政府间必要条款你都同意了我才签,都同意就很麻烦,可能这个条款同意那个条款不同意,只要有一个不同意就不签,就停在那里,但绝大多数还是达成一致意见的。我在那儿开会的时候,他们这些人很厉害,说谁谁知识太欠缺,他们对国际判断失误,多哈回合必须重新启动。但从政府角度启动太难了,就想把多哈里比较多的东西拽出来。
十年里,WTO 整天说国际贸易,原来是我想买个东西上你那儿买,现在是我不买你的东西,我投资,把你的权给买了,到你那儿建个厂,或把你的股权买了。比如我生产鞋,跑到中国弄一大堆鞋厂但知识产权在他那儿,厂在你这儿,你就是个加工厂。所以这个统计很难,包括国际上有一些数字也是有政治的,想高就高,想低就低,也会把一些惯例加进来。他们就想来个商界多哈回合,有五个重要部分:一是达成促进贸易的协议;二是在WTO 框架下实现多边贸易自由化;三是贸易和服务自由化;四是利用数字信息完成跨境贸易结算;五是投资协议,建立投资协议规则,使之透明和可预测。我们现在到非洲或其他地区投资,给我们戴上很多很难听的帽子,如果有那么一个协议的话,我们的投资就很透明、可预测,也能减少他们的争论。关于G20,我们给它做政策建议。这次会议邀请团里说“本次会议将向2013 年G20 会议邀请提出关于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高水平政策建议。”和G20 政策层面的对话其实从G7、G8 就开始了,每次大国首脑开会有一个对应的B20 峰会,商界领袖都要发言,参加G20的领导也带着一大堆能影响国际的商人。ICC 认为G20 是世界治理的工具,世界现在需要这样一个治理工具,能改善我们对世界的管理,应成一个体系和体制。但G20 现在还没有常设机构,就是轮值,到谁那儿谁都可以想着对我有利,使得政策之间不是很关联。ICC 就认为,我们有能力来使这个机构建立常设机构,让这个机构成为商业发展的平台和工具,能拿出连续的政策性建议,使政府首脑在G20 峰会上共同讨论这些重要话题。(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本书简介: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新书《重新发现中国优势》,2014年8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人大重阳研究院主编的人大重阳金融研究书系的第11本金融类图书。本书为近两年国内外政要名流在人大重阳的讲座实录。该书倡导“用另一种眼光看中国,通过国际比较对中国发展拥有充分自信”。这是人大重阳首次以讲座实录的形式向读者介绍国内外思想界对中国发展模式的看法和研究,主讲人包括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主席卡洛斯•马格里诺斯,联合国前助理秘书长马丁•李斯,中国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张燕玲等11位国内外政要名流。他们以一种客观、批判的精神重新发现并审视中国优势,寻找中国制度优势的根本原因,从而推动中国话语的崛起。全书约30万字,共分12个章节,每章配刊有讲座现场图片。该书汇集了国内外思想界对中国发展的深刻见解,他们怀抱着对中国发展的充分自信,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寻找中国制度优势,怀抱着一种特殊情怀与客观理解去解读中国模式。他们不拘泥于学理,他们坚信实践出真知,他们脚踩坚实的土地,励志探寻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国家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