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重磅报告发布!疫情“后遗症”,全球须这样应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磅报告发布!疫情“后遗症”,全球须这样应对

发布时间:2021-04-28 作者: 人大重阳 

冠疫情传播趋势及其影响已趋于明朗化,局部反复或成常态。疫情也并非“风过无痕”,或给世界留下长期伤痕效应,疫情期间各国采取的大规模对冲政策也难免会带来“后遗症”。

人大重阳网讯:新冠疫情传播趋势及其影响已趋于明朗化,局部反复或成常态。疫情也并非“风过无痕”,或给世界留下长期伤痕效应,疫情期间各国采取的大规模对冲政策也难免会带来“后遗症”。面对这些问题,全球如何应对?4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发布了主题为《治愈“后遗症” 后疫情时代的风险评估与展望》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面评估后疫情时代的全球风险,探讨应对之策。


报告封面


报告在人大重阳与相关机构合作主办的“2021年春季宏观形势智库论坛”上发布,课题组长为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执笔人为人大重阳客座研究员芦哲、人大重阳助理院长贾晋京、华泰证券研究所固收分析师张大为,及人大重阳助理研究员许林。会上,王文、芦哲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来自政府、高校及金融行业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在线上和线下参与了本次论坛,并进行相关主题的研讨。与会嘉宾均对《报告》观点表达了高度认可。


《报告》阐述了疫情对社会生活方式、产业变迁、社会问题、国际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在后疫情时代,疫情传播趋势及其影响明朗化后,以数字经济作为新的基础设施、以碳中和和绿色化作为新的标准,重塑经济运行方式应对疫情“后遗症”的发展建议。


《报告》指出,疫情会对经济主体造成“信念伤痕”,这让经济主体在作决策时会更多考虑未来发生极端、负面冲击事件的可能性,从而影响企业和居民恢复原有投资、消费水平的能力与意愿,进而导致资本存量降低、劳动力需求减少并恢复缓慢。为对冲疫情危机,各国财政赤字激增,全球政府部门杠杆率跃升至历史新高。同时全球私人部门也在宽松货币政策支持下大幅加杠杆,虽然实体流动性压力得以缓解,但也带来资产泡沫、贫富差距和金融系统脆弱性等副作用。当下发达经济体的常规货币政策空间恐难以应对新的危机出现,量化宽松和负利率等“非常规政策”正在走向常规化。


报告分析称,金融危机前二十年间,全球经济高速增长,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时代。但金融危机后,全球化趋势开始悄然逆转,而西方国家内部利益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扩大导致民粹主义抬头,是推动逆全球化的内因。在逆全球化甚嚣尘上之时,新冠疫情又带来更多挑战。疫情提高了各国对产业链安全性的重视,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方向或是区域内整合与关键领域本土化。


金融危机后,中美关系已进入到竞争博弈的新阶段,疫情又成为中美竞争的催化剂。中美博弈仍是未来若干年国内经济和市场面临的最大外部风险。长期伤痕效应、偿债压力骤增、金融脆弱性、逆全球化、“黑天鹅”事件频发等因素都决定了利率中枢的下行趋势,世界经济可能在“负利率”状态中越陷越深。


《报告》最后认为,应对疫情“后遗症”,需要树立习近平主席在 2021 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出的“健康安全发展”理念,以数字经济作为新的基础设施、以碳中和和绿色化作为新的标准,重塑经济运行方式,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自2020年疫情伊始,人大重阳持续密切关注疫情对全球局势、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早在国内疫情爆发中期,人大重阳便准确预测“疫情有可能导致全球大危机”、“东京奥运延期”、“疫情将在美国大规模爆发”、“应以1930年大萧条比照2020年疫情的经济冲击”。近期,人大重阳又相继推出《后疫情时代全球“蝶形”风险及防范》、《逆势增长:疫情期“一带一路”进展评估》等研究报告,多次警示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的风险,并给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恢复期的发展建议。


本次《治愈“后遗症”:后疫情时代的全球风险评估与中国对策》研究报告的发布,在人大重阳以往宏观形势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更全面、更深入地给出后疫情“新常态”时期全球经济社会动态全瞻,并基于当下问题,提供了后疫情时期经济社会恢复的系统性建议。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