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居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基础性建设项目资金需求大、使用期限长。因此,在促进资金融通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资金优势,又要用好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手段,双方相互支持,取长补短,最终构建一个能够提供多元化、开放式、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体系。”董希淼说。
5月10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权威文件《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引起全球关注。可以说,这份文件是继《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之后第二份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政府白皮书。该文件发布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上获得“一呼百应”之后,一次规划未来的大会,需要凝聚更大共识。由此,如何把《共建“一带一路”》理解清楚、到位,就显得极有意义。文件向全世界回答了一些针对“一带一路”的问题。在此,我们试图把这些问题从文件中拎出来,以便更容易理解和顺利贯彻。
5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和外文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与中国国际合作的未来”研讨会暨“‘一带一路’故事”丛书(六大语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据介绍,该套丛书分别从“古丝路”“新丝路”“政策沟通”等7个维度,通俗易懂地对外阐释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与外延,并已确认将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展示。
值此“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者,中国发表《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以期增进国际社会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了解,展示共建“一带一路”的丰富成果,增进各国战略互信和对话合作,为携手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从行为上看,这些理财产品并非银行员工的职务行为,银行没有代销,在工作时间银行员工推荐第三方产品并非其工作内容;从合同上看,投资者并非与银行签订理财产品协议书,资金也并非转入银行账户体系。
“一带一路”3年多来到底取得怎样的进展,已成为国内外舆论极度关注的焦点议题。大量报道与学术研究习惯用宏大形容词与不同数据概括,却往往忽视那些有血有肉“一带一路”故事背后的多面性。笔者与所在机构同事曾去过40多个国家宣讲、对话与参会,写过一些理论阐述与综合文章,这次想用10段简短的亲历故事透析“一带一路”进程中的复杂与不易。
行业协会具有维护本行业市场利益的作用。这里的市场既包括国内市场也包括国际市场,行业协会是行业和产业的利益代言人,在市场规则制定、产业权益保护等方面和政府以及国际组织进行博弈和协调,以在市场中获得符合行业和产业更多话语权。行业协会保障行业内市场主体的权益不受侵犯。通过行业协会,市场主体能够获得更强的维权力量。
距“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倒计时3天之际,5月10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和外文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与中国国际合作的未来”研讨会暨《“一带一路”故事》丛书(六大语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据悉,该套丛书分别从“古丝路”、“新丝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7个维度,通俗易懂地对外阐释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与外延,并已确认将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展示。
“银行要加强理财产品的适当性销售,按照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对客户实行分层管理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将合适的产品卖给适合的投资者,并加强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报喜更要报忧,充分披露理财产品风险。”董希淼说,同时还要做好投资者教育,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
当今世界,品牌是国际经济竞争的一个重要战场。“许多著名手机品牌有一个共同特点:只掌握关键技术,大部分零部件来自采购;有的著名服装品牌甚至从设计到加工等主要环节全部外包,企业经营的只是品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用这两个例子说明,“在全球价值链时代,品牌就是价值链的组织者和利润分配者。”
普惠金融是金融民主化的体现,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扭转资金“脱实向虚”的趋势,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三农”领域的支持力度。政府应完善普惠金融的顶层设计,建立普惠金融评价指标,对积极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说,《指引》明确将押品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3方面督促和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押品管理,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据了解,商业银行贷款中大部分为抵质押贷款。董希淼说,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行业风险集中,当贷款出现风险时,抵质押品成为商业银行贷款偿还的一道屏障。
5月7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预热系列讲座上,外交部前副部长、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亚非对此进行了系统性阐述。他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让“一带一路”倡议深受国际社会的欢迎,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一带一路”的倡议者是中国。
2009年以来中国铁路外交失败的案例远远多于成功案例。而修建中尼铁路具有经济、政治、社会,及地缘等多方面意义。在经济角度,第一,中尼铁路能促进中国西藏地区南部经济的发展;第二,将促进中国和尼泊尔的经济联系,尤其将会极大的促进中国游客赴尼泊尔的旅游;第三,中尼铁路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在尼泊尔使用,从而推动人民币的周边化。
“一带一路”对于中国社会的心理来讲,是一次巨大的查漏补缺,是一次我们完整化,我们中国社会心理的这么一次重要的革命,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我们过去我们太不了解“一带一路”区域的这些国家了,我们一提起外国就想到了美国、英国、日本,现在我们党中央提出了习主席“一带一路”,提出了丝绸之路这个负有历史厚重感的概念以后,我们突然再一次打开了中国社会的心理,去看一下离我们看似心理上很远,但其实地理位置并不太远的世界,其实是对我们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又一次洗礼。
银行2016年年报已经悉数亮相,缩减员工的趋势进一步显现。仅从四大国有行的数据来看,去年员工数量共减少了18824人,同时“瘦身”的还有银行网点数量和面积。业内人士认为,在汹涌的科技金融变革中,银行业务从线下转为线上已经是大势所趋,银行物理网点和员工数还会有进一步减少的空间。
“一带一路”倡议创新了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思路和模式,以“政策沟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五大核心要素,着力推动更加“开放、包容、共享”的全球化进程,体现了中国新的世界观,是中国对未来国际秩序的深入思考,体现了中国新的大国观、发展观、合作观和国际秩序观。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态度积极,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据统计,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3.1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493亿美元;与沿线国家新签订承包工程合同1.2万份,累计合同额2715亿美元。
近年来,资金“脱实向虚”趋势明显,资金空转、实体经济“喊渴”。其中,小微企业、“三农”领域的融资问题更为突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国有大型银行要率先做到。此次会议明确,大型商业银行2017年内要完成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成为发展普惠金融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