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五年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整体评估,王文坦言,首先,国内新增了不少活跃的智库,但目前尚无超时代的建言;其次,各智库举办了不少活动,但仍缺少超高水平的智者;第三,中国智库品牌初起,但仍需进一步提升世界级影响力;第四,政府已开始高频率地启用智库,但政府与智库间的互动仍不充分,政府在善待、善用、善管智库方面做得还不够好。第五,智库已开始沟通社会,但思想美誉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如果能在国家的允许与支持下,运输资源与工具由中国人来主导与建设的话,这段旅程可能会更高效、更舒服一些",一位随团的海航高管不由感叹道。目前到南极的中国游客已排在全球前三位,但中国并没有掌握南极旅游规则、资源与制度的话语权。中国没有一艘具有国际南极旅游运营资质的南极游船与空中航线。中国人要到南极,只能靠外国公司运营。
人大重阳产业研究部副研究员程诚受利雅得国王大学和沙特经济联盟(Saudi Economic Association)邀请,赴沙特阿拉伯调研,并于12月6日晚上于沙特地标性建筑,建立于1973年的费萨尔国王大厅发表演讲,研讨"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的对接可能和具体方案。
张燕玲主任表示,城市的建设、治理与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心脏和主动脉。世界各国无一例外的都是经济越发展,城市就越多,人口也越多,城市化程度就越高。因此,城市化程度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尺。
张燕玲表示,"一带一路"与以往多边经济治理机制不同,沿线国家需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投资方或者承包方开展项目提供便利。其次,应重视风险防控,保证"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利用好担保机制,防范恶意做空。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尽早解决,在可控范围内采取风险缓释手段,即时补救。个别项目出现不良情况,不仅影响企业收益,增加企业负债,还会打断正常的经营,影响后来项目的信心,此类风险必须及时化解。
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对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表示:“众所周知,北京治霾的措施坚定而有力,这次煤改气是从根本上治理雾霾的重要手段。所以北京的这个天然气管道的项目是北京市委非常重要且极为重视的一项举措,亚投行对其的投资也可以说是非常及时和雪中送炭的。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绿色发展本身就是亚投行一直秉持的发展理念。尤其是在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之时,中国作为支持碳减排的大国,亚投行作为中国倡导成立的政府间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发展、基建是应有之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京津冀地区对接近200万户的农村采暖用户进行了天然气改造,采暖期大致能减少近300万吨的燃煤使用,可以减少接近400万吨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北京治理雾霾京津冀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研究员陈晓晨受邀参加了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第三次中美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对话会,做主旨演讲,并参与《会议共识》的闭门讨论。陈晓晨表示,由亚洲开发银行(亚行,ADB)主导的GMS与中方大力推动的澜湄合作机制之间各有特点、相互补充,应当寻求机制对接与合作。他特别提出,中美应首先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能力建设上展开合作,包括国际产能合作等硬件能力建设和人员培训等"软件"能力建设。
中国经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金融风险,这包括债务风险、外部冲击风险及影子银行风险等。就此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金融领域依旧处在风险易发高发期,必须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既要防止“黑天鹅”事件发生,也要防止“灰犀牛”风险发生。
北京出发,经历六个航段、总计长达35小时、共约4天的飞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随商务科考团在当地时间2017年12月17日进入南极洲腹地,并成功抵达南极点,展开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据王文透露,基于数月的资料收集与前期准备,人大重阳将结合此次实地研究情况,近期将发布主题为《新时代下的中国南极战略》的深度调研报告。
历史启示我们,办好中国的资本市场,必须将中国自身实际与国际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将一般市场治理规律和具体的国情、市情、民情紧密结合起来,要有创制精神和创制勇气。事实上,沪港通、深港通以及穿透式监管,都是中国资本市场创制的成功经验。
2017年12月12日,由中国企业报集团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2017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峰会暨新一代互联网(IPV9)发展会议在北京正式举行。本次论坛着重讨论了金融科技的未来以及金融业和诸多中国实体企业之间的联动关系。中国银行原副行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张燕玲女士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做开幕致辞。
中国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十九大后的首次,明年又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将如何踏上新征程?有哪些新作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是该团唯一一位学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常有幸见证南极商用首航。整段航程相当漫长,但南极风光令人震憾,“一生必须来一次”。他说,中国发展已进入新时代,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该次首航将大大推进中国人的南极旅游热情,使得中国人通过南极游进一步关心地球,包括气候变化、生态保护、地缘政治、经济价值、资源开发以及未来中国作为全球强国在南极的应有权益。更重要的是,中国推进南极的航空旅游,将极大地提升当下与中国全球地位不匹配的南极作用与影响力。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参与南极治理,不仅将扩大世界各国的代表性,也将更好地推进南极的科技合作、环境保护与相关国际条约的履行。
董希淼认为,未来要加大支付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进一步推进非现金支付法律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加快相关法规修订工作,及时总结电子支付背景下人民币形态发展变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明确对“拒收人民币”等行为的处罚标准,维护人民币法定货币的地位。另一方面,要加快立法步伐,补齐支付清算领域的法律短板。我国电子支付创新发展迅速,但相应的制度和规则相对缺乏,已有规制的法律层级比较低,大部分是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快支付结算领域的立法迫在眉睫。
刘伟在发言中阐述了人文社会科学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中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文化自信的根基是教育自信,人文社会科学对于树立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基础性意义。“近代以来,在与西方文明相撞的中,我们对长期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开始失去信心。在教育方面,从理念到方式、到效果、到知识结构和体系都失去了信心。”刘伟介绍,“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的大学构建开始了西化的进程,之后又倒向了苏联,这表明在很长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对于高等教育如何办是缺乏自信心的。”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关照宇称,解决日本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加薪,而在于“加人”。人口结构失衡是制约日本经济增长的最核心问题,而安倍政府未能系统性解决人口出生率低、老龄化等问题。另外,日本人才引进制度存在缺陷,难以引进和留住高级人才。
2018年是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 “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定调中国将打响并确保打赢防范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推动中国经济走向高品质发展。在此背景下,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显意义非凡。大公报近日采访多位经济学家,对即将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中国经济明年的走势作出展望和分析。
2017年,金融科技成为最热门的细分领域之一,根据麦肯锡的数据,在强势资本的支持下,全球已有超过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其中,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表现抢眼。以移动支付为例,央行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257.1亿笔,金额157.55万亿元。可以说,当下金融科技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正站在风口。
所谓“中美贸易失衡”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没有充分辨析清楚的问题。前一段时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无端指责中国贸易顺差严重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复苏,呼吁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严厉措施。这一论调引起国际上很多学者的反对,人们纷纷发声,将关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
王义桅指出,我国正在成为投资大国,但是投资经验仍然不足,主要以并购为主,将来需要撬动更多的资金,使得人民币参与大宗商品的定价,慢慢形成全球网络体系。而且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除了要做贸易、物流外,人民币海外离岸中心的建设也是重中之重,形成资金融通的体系,是“一带一路”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