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26 作者: 陈治衡
“这两年,中澳自贸协定的实施效果良好。”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治衡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国在贸易、金融、人文等领域的交流进一步深化。特别是中澳两国间贸易投资往来更加多元化,涉及行业由资源产业延伸到了农业、食品与饮料业及旅游业等众多新兴增长领域。
陈治衡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刊于12月19日《中国贸易报》。
2015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简称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并进行了第一次降税。截止到今年12月20日,中澳自贸协定生效迎来了两周年。
“这两年,中澳自贸协定的实施效果良好。”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治衡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国在贸易、金融、人文等领域的交流进一步深化。特别是中澳两国间贸易投资往来更加多元化,涉及行业由资源产业延伸到了农业、食品与饮料业及旅游业等众多新兴增长领域。
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同样,澳大利亚也是中国海外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2017年1—9月,中澳双边贸易额为920.7亿美元,增长25.4%。其中,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573.6亿美元,增长38.2%,占澳大利亚出口总额的33.3%。“中澳自贸协定覆盖的领域广泛,是中国已签的自贸协定中贸易投资自由化整体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之一。”陈治衡表示。
“中澳自贸协定中`逐步降税’政策的实施对商品进出口影响最大。中国对于澳大利亚的牛肉、奶制品等需求量大,而澳大利亚则希望大量进口中国的纺织品、皮革制品、电子和机械设备、钢铁等,因此关税税率的降低会使得两国商品`互通有无’,更加便利。”陈治衡表示。
例如,澳大利亚是中国进口牛肉的最大来源国,占中国牛肉进口的56.8%。现在牛肉进口平均关税为15.5%,一旦完全实现自由化,关税将降为零,毫无疑问,进口量会大幅增加。除了牛肉,葡萄酒的税率也将下降。
“当关税降为零时,丰厚的利润将吸引更多澳大利亚葡萄酒行业企业开拓中国市场。”陈治衡表示。
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日前发布的报告也显示,得益于中澳自贸协定的实施,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额持续增长,2016年葡萄酒对华出口比上年增长44%。中国依然保持澳大利亚葡萄酒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