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受到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阻挠,但中国通信设备巨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依然将铺设通往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海底通信光缆。按照巴布亚新几内亚国企与国家投资部长威廉·杜马(William Duma)的说法,巴布亚新几内亚需要这条海底通信光缆,因为迄今都无法保证大多居民使用基本的通信基础设施。这条长约3400海里的海底通信光缆将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5个大城市与首都莫尔兹比港连接起来。
自近代全球化浪潮开启以来,中国先后面临两次大变局。一是1874年前后“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列强入侵,中央大国开始由强转弱。二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艰难探索,砥砺奋进、复兴之路崛起,再次引起西方群雄对峙,开始由弱变强。百余年前,我们的先辈们主要探讨的是变局之下的失败教训。但立足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发展既定事实,我们在总结教训的同时,更要辨别发展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探寻新的发展动能。
在中美两国领导人参加的G20峰会上,双方就一系列事关两国核心利益与全球事务的重大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其中就包括“芬太尼”议题。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办公室所发布的《关于总统与中国共进晚餐的声明》的第二自然段明确指出:“非常重要的是,习主席以一种精彩的人道主义姿态,同意将芬太尼指定为一种受控物质,这意味着向美国出售芬太尼的人将受到中国法律规定的最高刑罚。”。
一个日益清晰的图景是:中美总体关系问题,是一个大历史、大时代的问题。表现为中美竞争的加剧,中国与美国的实力差距迅速缩短,超越美国的前景越来越明显,这是一个发生在宏大历史运动中的重大现实。美国的相对衰落,是百年历史周期中的运动,而中国的高速崛起,更是大尺度历史周期中的运动——40年改革开放与70年新中国历史紧密相关,也与近200年中国近代变革历史、近300年工业革命历史紧密相关,还与上下5000年中华文明历史紧密相关。
12月1日,中美两国元首在阿根廷举行了一次历史性的晚餐会晤。据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介绍,这次会晤气氛友好、坦诚,长达两个半小时,远远超出了预定的时间,双方达成共识,停止加征新的关税。白宫新闻发言人随后也评价,两人晚宴是一场“非常成功的会晤”。那么,这次会晤,究竟哪些预示和意义,中美关系未来将如何呢?
改革开放的头十年,中国国内面临拨乱反正和百废待兴的艰难复杂局面。在国际上,冷战还在进行。中国的外交不免多少仍带有意识形态的烙印。中国与最大的邻国苏联还处在紧张对峙的状态,中国还继续奉行着联美反苏的“一条线”的外交政策。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外交不得不耗费巨大精力解决中苏关系中的“三大障碍”,以消除来自北方的威胁。
11月28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公开演讲中表示,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相比历史仍处于低位,但已经“接近宽泛的中性利率区间”(just below the broad range of estimates of the level that would be neutral for the economy),这与其10月份联邦基金利率“距离中性还有很大差距”(long way from neutral)的表态相比,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今年7月底和10月底的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经济金融形势和工作作出了准确判断和重要部署,提出了“稳就业、稳金融、稳预期”等六稳要求。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一攻坚战的背景下,出台相关规定对商业银行联合贷款模式进行规范,是十分必要的,但应本着“宜疏不宜堵”的思路,在联合贷款具体额度比例、属地化限制等细节上,尽量多地倾听市场和行业声音,广泛地征求各方意见。
中国传统上重视国富,所谓“锅里足”才会“碗里有”。国家与小家,本是利益共同体,市场经济体制下,又增加了市场要素。国家、社会、市场、民生也就成了互联互通的利益共同体。在此情势下,通过税费调整,动态调节各方利益关系,维持相对平衡的利益态势,才能实现和谐与共。
12月2日,经过征求意见之后,中国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此前的10月19日,《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子公司制是银行财业务重要的制度创新。理财子公司大有可为,将推动银行理财业务乃至整个资产管理行业更加专业化、综合化发展,但同时也面临一定挑战。
今天,全球治理迎来“G20时刻”。在当今这个极具变动的世界中,任何国际组织、机构都要适应变动的环境。有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逆全球化”“去多边主义”的汹涌逆流,包括G20在内的一众基于多边主义原则而产生的国际组织、论坛,都面临“越夔门而化龙”的任务。
11月30日至12月1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对世界经济前行和全球治理改革来说,这次会议意味着关键时刻。正如习近平主席在G20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10年来,我们同舟共济、勠力同心,推动世界经济走出衰退深渊,走上了复苏增长的轨道。10年后,我们应该再次拿出勇气,展示战略视野,引领世界经济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十年前,美国部分有识之士认识(know)到这一点,并给出各种应对方案,但显然美国政府没有或不愿意承认(recognize)这一点,于是才有了被一些中国人视为“渣男条款”的“G2”论。而中国方面,可能部分由于“世界必将多极化”之外交传统话语的影响,也可能受外交政策思维定式和官僚体制惯性的制约,总之既没有“认识”到,也不会“承认”,自然更谈不上未雨绸缪,为一个即将到来的两极化世界以及中美不断加剧的竞争提前做准备。
“中国发展模式”高度概括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发展经验,特别是企业管理、市场推销和金融创新等美国元素,对中国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能够说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美国企业愿意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开厂设店,推动企业的发展。除了美国之外,“中国发展模式”中可以清晰看到包括德国在内许多欧洲国家的发展“印记”。欧洲国家重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高质量的制造业,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对中国的实际影响及其重要。
近段时间,法国接连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导火索包括民众对政府上调汽油及柴油税的抵制,以及铁路工人对特殊待遇被取消的不满。据统计,超10万人走上街头,纵火等暴力冲突在抗议中发生,警方通过催泪弹和防暴水枪对示威者进行镇压。不乏抗议者打出了“马克龙下台”“马克龙是独裁者”等标语口号,因而法国政府更愿意将此认定为一场“政治阴谋”。法内政部部长卡斯塔纳就表示,这是“反叛型极右极端分子煽动的骚乱”。
近日,众人瞩目的美国中期选举落幕,民主党八年来重夺众议院控制权,特朗普将面临众议院的制衡,而民主党领袖佩洛西也是一位女士,加上特朗普的老对手希拉里,可以说,这三位女士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特朗普如何摆平三位女士?米歇尔打响了“三英战吕布”的第一枪,拉开了大戏的序幕。
一带一路的精髓是互联互通,包括器物层面——打造天上、地上、海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最重要的实现陆海联通,制度层面——实现地区一体化的开放包容与互利共赢,精神层面——实现不同文明的和平合作与互学互鉴。作为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和法语区国家,这种多重身份优势,使得摩洛哥在这三个方面都可成为一带一路的粘合剂。
中美关系跌跌撞撞发展了四十年,像特朗普这般直面相怼的美国总统并不多见。两国关系走到如今这个境地,多被归因于特朗普“莽撞粗鲁,不识两国关系之大体”。于是,刚刚过去的美国中期选举,成为了一场堪比总统大选的“盛事”。府院的分离,似乎可以缚住特朗普的手脚,让他成为一个正常的总统。
教育之所以是大事,因为其关系到大势,关系到人的未来,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所以,教育改革必须深入、深刻了解国家的需求、人的需求,从而制订出好的供给方案。如果供需错位,供给方更要考虑自身的问题,并进行相应调整。是需求创造供给,而非相反。这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
未来美国制造业回流还是比较困难的。目前特朗普对不迁回美国生产的企业征收35%的税款,迫使部分美国制造企业继续坚持在美国本土生产,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国内制造业生存环境确实较差,对制造业回流吸引力不足。在此背景下,仅靠政策推动而形成的制造业回流趋势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