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12 作者: 王文
G20渐行渐近,杭州全面进入“峰会”时间。这既是杭州的机会,亦是杭商的机会。当一座城市、一场盛会与一群人交汇,能激荡出怎样的火花?一场杭商领袖群英的大聚会,或许会告诉你答案。本周六下午,2016杭州商界领袖峰会暨杭州日报财经年会将在黄龙饭店举行。近200名杭商领袖精英与专业研究人士、知名经济学者共聚一堂,跨界交流,围绕“G20与杭州机会”的主题,进行经验分享、思维碰撞和前景展望。
受访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本文刊于1月12日《杭州日报》。
G20渐行渐近,杭州全面进入“峰会”时间。这既是杭州的机会,亦是杭商的机会。当一座城市、一场盛会与一群人交汇,能激荡出怎样的火花?
一场杭商领袖群英的大聚会,或许会告诉你答案。本周六下午,2016杭州商界领袖峰会暨杭州日报财经年会将在黄龙饭店举行。近200名杭商领袖精英与专业研究人士、知名经济学者共聚一堂,跨界交流,围绕“G20与杭州机会”的主题,进行经验分享、思维碰撞和前景展望。
在这场杭商领袖峰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将发表主旨演讲。人大重阳是2015年土耳其G20智库峰会唯一中国合作智库、2016年G20智库峰会的共同牵头智库。王文是浙江义乌人,他直言G20峰会花落老家省会城市令人颇感自豪,他也希望把研究成果与杭州的企业家们分享,为杭州办好峰会建言献策。
记者:G20峰会既是杭州这座城市的机会,也是杭州企业的机会。结合杭州城市禀赋和产业结构特征,您认为G20可能给杭州带来哪些领域的商业机会?
王文:G20是全球经济治理领域最重要的领导人年度峰会机制,占据全球贸易总量90%、经济总量80%、人口总量70%规模的峰会成员国领导人年度聚首,这样的聚首必将给峰会举办城市带来重大的商业机会。
首先,最大的机会当然是对杭州城市品牌、城市形象、城市国际声誉的提升。之前举办过G20峰会的成员国只有10个,杭州是第11个举办城市,对杭州城市国际知名度的提升不言而喻。与城市国际知名提升相伴随的,是城市文化创意、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商业机会。
其次,G20峰会花落杭州,可以直接给杭州的旅游产业带来利好。如果杭州能抓住全球最重要国家领导人到来以及各种配套活动的机会,挖掘社会治理、城市精神与世界文明的契合点,做好城市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杭州旅游产业有望再上一个新台阶。
再次,G20峰会还将给杭州带来基础设施完善、城市改造提升方面的商业机会。
经过我们的总体评估测算,G20峰会将给杭州带来不少于500亿元中期的经济增量。如果做得好,长期收益更大。
记者:这是杭州首次举办G20级别的盛会,如今离峰会开幕仅有200多天,筹备工作考验杭州的资源统筹配置能力,需要用好市场和政府两种资源,那么您对峰会前后的政企互动、政企合作有何建议?
王文:此次G20峰会相比过往10届,确实是举办时间上最早的,以往大多是在10月-11月间举办,这次是在9月初。这也给中国主办峰会筹备带来巨大压力。但我相信中央政府、浙江省政府和杭州市政府完全有这个底气和自信,在有限时间内做好峰会筹备工作。
在峰会筹备过程中,政府需要做好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可以将与峰会相关的会务、设计、旅游等外围行业更多地开放给市场,让公司人士更多地介入到会务服务和筹备工作中来。
同时,政府决策者也需要广泛听取来自企业、智库、研究机构的建议,争取在细节上做到完美,这同样需要发挥好企业作用。总体而言,政企互动只有比过往更加频繁,才能完成这次峰会筹备。
记者:今年G20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您如何理解杭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与这一主题的契合点?
王文:从杭州城市建设发展史来看,杭州与“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主题有非常多的契合点。
杭州是中国电子商务之都,是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创新的代表性城市,与创新契合;杭州也是一座吸引年轻人和创业者的城市,与活力契合;杭州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自古商贸繁华,与联动相契合;杭州也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它吸引了诸多外来工作者、新移民,并让他们感受到归属感,与包容契合。
杭州的城市精神与G20峰会主题非常吻合。杭州应该充满底气、充满自信地迎接G20峰会的召开。(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