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蓝虹:建议在税收中性原则下征收气候变化税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蓝虹:建议在税收中性原则下征收气候变化税

发布时间:2021-04-23 作者: 蓝虹 

4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学习两会精神,金融助力十四五新开局”系列沙龙第3期(总第160期)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

本文刊于4月19日鲸平台。


4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学习两会精神,金融助力十四五新开局”系列沙龙第3期(总第160期)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环境学院教授蓝虹做题为《发展绿色金融高效助力“碳中和”》的报告。以下是报告的核心观点:


一、关于气候治理的必要性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讨论。


1.全球气候变化治理需要绿色金融的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已经给人类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挑战。全球气候变化本质上属于公共产品,应由公共财政提供。但由于现存的国际组织并不具备公共财政的功能,因此需要绿色金融来推动全球气候变化的整体治理。


2.气候变化治理和能源转型相辅相成。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体系建设过程中,相较于西方国家以消费领域碳排放为主,我国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减排难度更大。此外由于化石能源耗竭问题,解决能源危机和气候问题成了相辅相成的问题,只有构建新能源体系,才能解决气候问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我国迫切需要绿色金融来助力能源转型与气候变化治理。


二、关于全球“碳中和”主要技术分类、融资特点及绿色金融工具的讨论


1.全球“碳中和”的主要技术分类


(1)发展清洁能源,降低煤电的供应。传统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供给中占比近八成,清洁能源占比很小。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按计划弃用煤炭发电,并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用电量的比重。


(2)减少工业碳排放,发展碳捕获、碳储存。欧盟针对产品的整个周期制定了监管框架,旨在提升产品循环使用率,减少“碳足迹”。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可以快速降低碳排放,面对气候危机的紧迫性,特别是我国以工业排放为主的情况下,需求极大。


(3)减少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布局新能源交通工具。一方面推广新能源汽车等碳中性交通工具及相关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发展交通运输系统数字化,降低运输时间、成本和排放量。


(4)减少建筑物排放,打造绿色建筑。各国在建筑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空间使用质量,改造老旧建筑,使其符合低能耗建筑标准。


(5)减轻农业生产碳排放,加强植树造林。农业“碳中和”的主要途径是增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减少农产品浪费。


2.绿色环保项目的特点。


绿色环保项目有以下主要特点:


(1)大部分绿色环保项目参与方是新兴公司,很难具有传统融资所需求的抵押担保物。


(2)大部分这类新兴公司很难有连续五年的良好财务报表。


(3)因为是绿色公共项目转化而来,大部分项目资金需求巨大。


(4)因为绿色环保项目是由政府控制定价以确保所有居民都可以承受绿色公共物品价格,因此绿色项目一般是保本微利,所以资金回收期长,需要长期融资。


(5)这类项目一般未来收益稳定,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特性,所以市场风险相对较小。


3.目前常用的新型绿色金融工具


(1)绿色项目融资。这类工具适合投资巨大,未来收益稳定,资金回收期长于十年的绿色环保项目。


(2)绿色融资租赁。出租人(金融机构)根据承租人的要求,出资购买租赁物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绿色融资租赁可以很好地解决项目早期大型设备耗资巨大的问题。


(3)绿色资产证券化。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不需要抵押资产,可以缓解前期投入压力,适用于未来收益比较稳健的绿色环保项目。


(4)与财政相结合的绿色风险投资,以解决“碳中和”技术开发中风险较高的问题。


(5)碳基金。碳基金可以用于解决绿色项目股权融资缺乏的问题。


三、关于国际绿色金融助推碳减排的实践经验及启示的讨论


1.美国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的制度和政策


(1)清洁电力计划。提高燃煤厂热效率,用天然气发电厂代替燃煤电厂,用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减少发电过程中的碳排放。美国清洁电力计划,可以减排7.7亿吨二氧化碳,同时二氧化硫排放将减少90%,氮氧化物排放减少72%,并因为就业、新产业等带来260亿~450亿美元的纯经济利益。美国清洁电力计划的经验说明,碳中和碳减排是可以激励经济增长的。


(2)绿色基金。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出资建立绿色基金,并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将基金资金转化为低息贷款等,以撬动社会资本。


(3)绿色债券。绿色债券所发行的资金直接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在发放过程中实行税收减免或对发行人支付利息进行补贴。


2.欧洲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的制度和政策


(1)组建绿色银行。依托政策性银行对绿色项目提供支持,并由政府进行贴息来引导绿色金融发展。


(2)投资利率与绿色指数挂钩。金融机构将投资中的利率与环保指数、绿色指数等气候相关的财务信息披露出来,推动人们对“碳中和”绿色项目的投资。


(3)绿色投资基金。绿色投资基金的远期预期对于促进碳市场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4)绿色金融教育。绿色金融是新兴领域,需要推动绿色金融学科的建设和对从业人员的绿色金融教育。


(5)气候变化税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欧盟是既征收气候变化税,又实行碳交易市场,双层机制并行。但是,因为设计的是税收中性原则,也就是说,气候变化税收是转款专用,建立碳基金对绿色低碳项目贴息或者股权投资,采取财政和金融的联动,将从污染企业收到的税补贴到绿色企业,帮助绿色经济转型。最后的结果是:至2012年欧盟碳交易市场第二阶段截止时,欧盟排放总量相较1980年减少19%,单位GDP能耗降低近50%,同时经济总量增幅达45%。欧洲经验也说明了碳中和碳减排,只要制度机制设计合理,是可以刺激经济增长的。


(6)碳基金。碳基金的资金来源是转款专用的气候变化税,碳基金通过贴息、股权投资、购买碳配额等方式助推碳中和碳减排。


3.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制度和行动


国际上先行的全球碳市场交易框架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碳市场交易体系,由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机构、风险投资、碳基金、私募基金参与到全球碳金融体系的构建当中。金融机构在碳金融体系中的作用主要有:发挥中介功能,降低交易成本;发现价格,提供决策支持;减排成本内部化和最小化;加速低碳技术的转移和扩散;风险转移和分散功能等。京都议定书下碳金融的运行,充分证明了金融机构在碳减排中的巨大作用,特别是在发现和平衡市场价格、优化资源配置和风险管控等方面。同时,京都议定书下全球碳市场的运行,极大地增强了金融的实力,扩大了金融的业务范围。说明,金融机构参与碳减排,不仅可以帮助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还可以争强金融自身的竞争力。


四、关于我国推进绿色金融的实践与建议。


1.我国绿色金融实践的实例


(1)绿色资产证券化支持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项目


贵安云谷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中心项目综合使用水能、太阳能、空气储能三种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该项目通过绿色资产证券化获得了低成本融资,其减排量也设计为碳金融产品出售。


(2)碳金融支持绿色隧道数据中心


富士康绿色隧道数据中心利用贵州省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以风冷的方式冷却设备,该项目不破坏自然环境,节省了大量用于冷却设备的能源,减少了很大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些减排的二氧化碳,被包装成自愿减排的二氧化碳当量,通过交易所转化为项目收益。


(3)绿色信贷支持月亮湖公园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月亮湖湿地公园项目利用湿地解决排入月亮湖的水净化问题,湿地还具有吸纳二氧化碳的作用。该项目采取了绿色财政和绿色金融联动的模式。


(4)“4321+绿色信贷”支持清镇市环红枫湖元宝枫种植及加工一体化产业园项目


清镇市环红枫湖元宝枫种植及加工一体化产业园项目利用元宝枫的叶和果实为原料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改善水土流失,并具有一定扶贫性。项目采用4321担保贷款+贵州省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绿色信贷+央行再贷款的联动模式,并将7.4亿的绿色资金拆成74个小项目,投资到74个村集体企业,再由村集体以入股的方式将资金投给统一运营的两山集团公司,从而引入了村集体监管,解决了农业项目场地分散监管难导致的风险,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投资风险,为金融机构低成本投资奠定了条件。


2.我国推进绿色金融建设的建议。


(1)设计完善的绿色金融助推“碳中和”制度体系。美国和欧洲的经验都告诉我们,因为绿色金融供给的碳中和碳减排公共产品属性强烈,必须通过制度设计才能将政府减排目标转化为金融机构逐利推动的动机。欧洲和美国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只要制度体系设计合适,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作用,在绿色金融推动下,碳减排碳中和是可以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的。所以,应认真设计绿色金融的宏观制度体系和架构,在体系下设计政策体系和市场建设体系。


(2)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核心要素,纳入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3)在税收中性原则下征收气候变化税,但不用于税收总量的增加,而是将气候变化税专款专用,用于设立碳基金,通过碳基金对绿色低碳项目进行贴息、低息贷款或者股权投资、购买碳金融产品以促进和调节碳市场等。在税收中性原则下,来自于污染企业的气候变化税全部投入到绿色企业的绿色项目,不但可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绿色转型,还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4)对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的投资者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激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加有动力购买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


(5)建立财政与金融联动的绿色风险投资基金,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绿色低碳技术研发难度高,迭代速度快,应由财政牵头设立风险投资,激励低碳技术研发。


(6)建立碳市场,促进碳交易,发展碳金融。碳金融和碳市场、碳交易不是一个概念,而是碳交易体系的三大层次,碳市场碳交易的建立,是碳金融发挥作用的基础,而碳金融的繁盛,会促进碳市场在全球范围的扩展,碳交易的市场定价更加接近其稀缺价格,并稳定碳价格,分散碳市场碳交易的风险。京都议定书下的碳交易市场和欧盟碳交易市场,金融机构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碳金融也促进了金融的繁荣。


(7)建立绿色金融学科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培训和教育。绿色金融是新型金融体系,需要金融和环境的交叉融合,必须建立绿色金融学科体系,才能形成稳定的绿色金融研究和教学团队,为可持续的绿色金融研究、教育和培训奠定基础。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