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王文:抢占国际思想市场,可从非洲开始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王文:抢占国际思想市场,可从非洲开始

发布时间:2013-09-23 作者:  

10多年前,英国前首相撒切尔曾这样评价中国文化实力:“中国只能出口电视机,但不能出口电视内容。”这句话一直令中国的文化工作者耿耿于怀。目前这个现象正在被扭转。

 

我院执行副院长王文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的"秀水街"

 

 

 

 

  10多年前,英国前首相撒切尔曾这样评价中国文化实力:“中国只能出口电视机,但不能出口电视内容。”这句话一直令中国的文化工作者耿耿于怀。目前这个现象正在被扭转。

  几天前,笔者访问非洲,亲历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与尼日利亚国家电视台的“中国电视剧供片协议”签署仪式。在现场,这家西部非洲最大的电视台、观众过亿的电视台执行董事长玛雅基·穆萨说:“过去以为眼里只有欧美电视剧,其实,中国拍得故事也精彩。”两天后,中国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豪斯语版在该电视台开始热播。在西非,有超过1亿人讲豪斯语。

  这次供片协议可能是中国电视剧走出去的一小步,却可能是中国软实力发展史上的一大步。过去我们把软实力提升的重心放在欧美国家的大语种地域,结果遇到了国际文化与思想市场的猛烈剿杀,这次供片协议的成功案例说明,采取避实就虚、扬长避短的思想市场拓展策略,可能会有奇效。

  欧美思想与文化市场的竞争激烈。在电视剧、电视、图书、媒体传播等各类文化与思想市场,本土竞争对手的实力都非常强劲。中国若是硬着头皮上,可能会有一些成效,但性价比并不会太高。

  而在非洲等第三世界的思想与文化市场,潜力巨大,且竞争对手对中国没有天然的意识形态防范心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发自内心的崇拜,对中国发展成就有着无限的向往,对中国百姓的奋斗故事有许多好奇心,对中国影视作品也没有像欧美人那样的道德优越感,这样的思想与文化市场最容易中国文化与思想产品的进入。

  更重要的是,在非洲,本土思想与文化领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尼日利亚,一位大报社的主编对笔者说:中国应该多到非洲来搞媒体投资。非洲很需要大媒体,但现在非洲各国都没有钱、没有先进技术与报道经验,中国的投资不来,非洲的文化与思想只能受西方强势媒体的影响。

  这句话道出了思想与文化国际市场的格局。看似只是简简单单的中国电视剧、电影、图书、媒体报道内容的贸易往来,背后却隐藏着残酷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竞争,更本质上说,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在文化与思想领域,欧美强劲,第三世界薄弱的整体格局没有变;而第三世界的国家是一个市场洼地。

  两三百年来,国际思想与文化市场一直被欧美国家垄断着。现在随着欧美国家综合国力的相对衰弱,虽然能在其本土对任何外来的文化与思想竞争进行狙击,但其文化与思想的影响外围圈出现了松动,这正是中国文化与思想走出去的巨大机会。

  因此,中国文化与思想产品应大力进军包括非洲等地的市场,加大在媒体、电视、电影、图书等各方面的投入,重新调整目前重欧美、轻第三世界的文化思想传播战略,肯定能取得很好的成效。

  思想与文化市场就像是商品市场的竞争。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小商品出口,再到像华为、中兴等公司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中国走出去大都在第三世界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欧美市场的阻力都相当大。因此,认清对手,把握市场现状走向,学会田忌赛马的迂回策略,从亚、非、拉等第三世界的市场着手,是目前中国文化与思想走出去的务实之举。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近著有《大国的幻象:行走世界的日记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