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南京大学朱锋教授谈南海仲裁案:南海风高浪急,但天塌不下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南京大学朱锋教授谈南海仲裁案:南海风高浪急,但天塌不下来!

发布时间:2016-07-13 作者: 人大重阳 

菲律宾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即将裁决,中国知名国际关系专家朱锋指出,此案本身不会对南海问题有实质性影响,越是南海局势风高浪急,中国越要淡然处之。美国不要误以为可以借此逼中国让步,中国会坚决回击美国和其他国家借机进行军事施压。他强调,目前南海局势依然可控,但中美终究要在南海问题上妥协合作。


  朱锋系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本文刊于7月12日中评社。


  菲律宾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即将裁决,中国知名国际关系专家朱锋指出,此案本身不会对南海问题有实质性影响,越是南海局势风高浪急,中国越要淡然处之。美国不要误以为可以借此逼中国让步,中国会坚决回击美国和其他国家借机进行军事施压。他强调,目前南海局势依然可控,但中美终究要在南海问题上妥协合作。南海若成为中美军事冲突的战场,会颠覆中美关系,对全世界都会是灾难。


  司法仲裁案改变不了国际现实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创中心”执行主任朱锋日前来华府参加中美智库南海对话会期间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就南海仲裁案的影响和中美可能的应对,解决南海问题的出路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等问题,发表了他的看法。他指出,目前更要关注的是裁决结果出来后各方的反应。对于仲裁裁决的越权和滥权之处,中国需要坚决斗争;对于美国和其他国家想要通过在南海进行军事施压的方式来逼迫中国就范的行动,中方需要坚定回击。但一纸仲裁裁决,不会、也不可能颠覆南海现状。他说,南海的天塌不下来,中国既要斗争也要镇定。


  朱锋指出,南海仲裁案的裁决不会对南海问题有实质性影响,不管其内容如何,它只是提供一种国际司法介入的方案。在现实的国际关系中,任何法律裁决要想产生影响,最终还取决于相关主权国家能否相向而行,取决于当事国能否营造积极友好的关系氛围,能否发展出国家之间合作的善意和决心,通过对话和谈判来解决问题。否则就像前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说的,裁决结果出来了也“不过是一张废纸”,改变不了任何国际现实。


  朱锋表示,中国面对这个裁决,立场已经非常明确,就是“不接受、不参与、不认可、不执行”。中国不接受中菲南海仲裁案的法理依据充分,政治意志坚定。菲律宾仲裁案提出的过程,背离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2002年中国-东盟《南海行为宣言》的相关原则,违背了仲裁需要考虑当事国穷尽外交手段以及仲裁提出国需要履行对他方的沟通义务。与此同时,仲裁庭故意忽视了《公约》不调整国家间主权争议的法律原则,越权宣布对菲律宾仲裁案的管辖权和可受理性。中国对这个案子的管辖权提出挑战、拒绝接受,完全有理有据。美方其实也明白,一纸裁决不可能让中国放弃自己重大的南海权益转而退缩让步。


  美中后续都不要过激反应


  然而,中菲仲裁案已经远远超越了中菲两国之间单纯的海洋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司法斗争。由于美日等大国利用中菲南海争议想要达到自己的地缘战略目的,中菲仲裁案背后,美日等国强迫性地施加给中国的地缘政治博弈才是问题的关键。朱锋认为,现在需要关注的重点已不在是仲裁案本身的内容,而是各方在仲裁案结果出台后究竟如何应对。


朱锋日前前来华府与美国学者就南海问题进行对话


  朱锋指出,如果美日和部分东盟国家借此机会频频向中国显示武力,美国以自由航行的名义对中国在建岛礁进行抵近行驶,派出新的航母编队进入南海,这些举措不仅会升高南海紧张局势,还会增大擦枪走火的风险。“若通过所谓展示军事肌肉,想把中国吓退,我个人觉得一定是打错算盘。”朱锋说道。他强调,美国首先不应在南海做出过激的军事反应。


  朱锋也期待,既然仲裁案结果出炉,如果没有对话谈判,就如废纸一张执行不了,中国对仲裁案本身大可淡然处之。朱锋强调,中国“要镇定,要淡定,要冷静”,即便美日等国想要利用仲裁案出台发动外交鼓噪、政治施压和军事威慑,是对中国战略定力的考验,但不会对中国的利益、形象和南海主权与权益主张造成多大的伤害。朱锋表示,目前有人将中菲仲裁结果出台和中美关系目前的南海紧张视为亚洲版的“古巴导弹危机”等说法,太危言耸听了。“不应将南海仲裁案视为即将颠覆中美关系全局的大问题,更不应放任民族主义情绪鼓吹中美在南海必有一战。中国同样没必要做出过激判断和反应”。


  在看淡南海仲裁案的同时,朱锋认为,各方可以将南海仲裁案结果出台视为处理南海问题的机会,体现在:首先,相关争端方和域外大国应该借此丢掉幻想,解决南海争议只能靠双边对话与合作。未来南海紧张降低与主权争议解决,不在于有多少法律裁决,而在于发展国家间的友好关系与善意,恢复争端方之间的对话;包括美国在内的域外大国要去除固执想法,以为可利用裁决作为低成本方案,就可以逼迫中国就范。其次,国际社会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正确认识南海争议和和南海紧张的根源,摆脱对中国南海主权主张过多的误解与片面解读。


  朱锋指出,国际媒体和西方智库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充满了错觉、扭曲、夸大。比如南海断续线本质是中国所主张的南海岛屿归属线,是中国在南海断续线水域的历史权利线,但很多西方智库和媒体将九段线无一例外地当作中国的南海“海上领土边界线”。


  南海若变中美战场对世界是灾难


  谈起在中美战略竞争大背景下双方处理南海问题的出路,朱锋承认,南海问题虽然有中美两国战略博弈的一面,但也有必须看到中美关系的整体大局依然存在着合作、互利、发展、共赢的另一面。中美关系中“合作与竞争同时存在、交替影响”,但只要双方保持沟通、对话和协调,理性管控南海竞争,中美关系的稳定大局就能得到“珍惜和进步”。



  朱锋强调,从中长期看,中美必须在南海问题上找到妥协与合作的途径。“事实上中美双方都不想把南海变成军事冲突的战场。如果两国在南海发生军事冲突,完全不符合两国和地区的利益,会颠覆中美关系,对各方对世界都会是灾难。”朱锋如是说。朱锋表示,现在南海对峙和紧张的情绪已经被煽动起来,被推到了两国安全战略的紧迫性问题的新高度。美国以为南海仲裁案会提供其政策主张的道德高地,想要快速和低成本地迫使中国让步,这完全是打错算盘。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中美两国都需要在南海问题上不要做出“过度反应”。


  朱锋认为,南海问题的争执、甚至对峙将是长期化的。但两国领导人要审慎思考的问题是:中美两个大国到底要在亚太地区建立什么样的地缘战略关系?要找出答案,需要决心与勇气,更需要战略智慧。


  这位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提出了降低中美在南海发生危机的两点建议:


  第一,要理性务实看待南海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和作用,不应让局部竞争实质性地威胁到中美整体关系的大局。双方对彼此战略意图与能力的判断也要回到现实中来,而不是夸大和过度解读各自在南海的行动。具体到南海仲裁案的裁决结果,美国不应该“过度利用”和“过度反应”。


  第二,南海问题未来紧张降低,同时还取决于中国与东盟国家重新务实理性地对待南海争端。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越务实低调,美国插手南海问题的机会就越少。美国今天在南海问题上的亢奋,根本原因还是部分东盟国家利用美国因素,以达到自己非法拥有南海岛礁永久化的目的。而美国也将东盟国家的“南海焦虑”变成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战略抓手。美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海争议上的“一唱一和”,是中国今天在南海问题上真正面临的最大战略压力。(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