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26 作者: 王文
他的第二个建议是今年G20列为重中之重的结构性改革。他认为,中国应该以身作则推动结构性改革,中国当前面临产能过剩、高杠杆高债务、国企改革等一系列紧迫改革议题。“人人都知道结构性改革是味道较苦的药丸,很容易让人犯拖延症。但如果中国可以在这些领域发挥表率作用,对于强化中国领导力的作用非法重要。”他说。
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本文刊于9月24日财新网。
中国的国际角色到底是什么样的?
“如果没有亚投行去年的横空出世,IMF改革可能现在还没落实。G20峰会开了11届,到了让中国发挥领导力的时候了。”韩国驻OECD大使、前韩国副财长KyungWookHur9月22日在亚欧经济论坛上表示,多位与会的欧洲代表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不过,中国官员和学者则对此持有不同看法。
Kyung Wook Hur表示,中国担任G20主席国非常成功,对中国有三个建议。
首先,目前一些人推动中、美G2,另一些人推动中、美、欧的“三驾马车”,中国最好代表发展中国家。
中国曾帮助经历亚洲金融危机的国家推出清迈协定,“中国应该在代表发展中国家方面更具雄心。”他说。应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或世行的一把手来自发展中国家,不能长期美国、欧洲各占一个,这样做缺乏合法性,也是多国共识。
Kyung Wook Hur曾担任韩国企划财政部副部长、韩国总统国家议程秘书,也曾在IMF等国际组织工作。
他的第二个建议是今年G20列为重中之重的结构性改革。他认为,中国应该以身作则推动结构性改革,中国当前面临产能过剩、高杠杆高债务、国企改革等一系列紧迫改革议题。“人人都知道结构性改革是味道较苦的药丸,很容易让人犯拖延症。但如果中国可以在这些领域发挥表率作用,对于强化中国领导力的作用非法重要。”他说。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表示,结构性改革是各国共同的任务,把重任全部加到中国身上是不对的。
Kyung Wook Hur的第三个建议是寻求中国作为全球体系一员和作为全球规则制定者的平衡。他说,在当前阶段,对全球重要的东西也应该是对中国重要的了。中国作为全球体系的一员从WTO体系中获益良多。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国已经发挥了一定的领导力。
“中国应该更多担任规则制定者的角色,并承担相应责任,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亚投行开辟出新的可行之径和运作模式,同时也能遵守国际上现有的、好的环境、社会等方面标准。”他表示。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VivianeReding在该场讨论之前的主旨发言中也发表了类似观点。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就此表示,Reding提到中、美、欧三大经济体应发挥领导作用,但是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定位是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上,是从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完善的角度,强调合作、参与、共赢。
在KyungWookHur看来,这三个建议都会帮助中国将其规模(size)和威武(might),转化为领导力。(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