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深化供给侧改革 中国有充足工具化解风险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深化供给侧改革 中国有充足工具化解风险

发布时间:2016-12-20 作者: 刘英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对此,北京多位经济学者18日告诉大公报,这说明中国当前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彻底解决经济中的问题。而中国有充足的工具、充足的政策空间、充足的资产储备可以化解这些风险。


  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12月19日大公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对此,北京多位经济学者18日告诉大公报,这说明中国当前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彻底解决经济中的问题。而中国有充足的工具、充足的政策空间、充足的资产储备可以化解这些风险。分析称,当前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重要位置,进一步提振实体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表示,在2016年“三去一降一补”的基础上,明年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需要在“去杠杆”方面发力,这便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但因这些风险点是经济发展中不健康部分,会严重影响健康肌体,所以会议公报明确要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


  外部风险或内在化


  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风险点,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也认为,首先就是金融风险,一方面是债务率较高,另一方面是债务结构问题。此外还存在外部风险内在化的问题,外部风险主要包括美联储加息、英国脱欧效应,以及世界金融市场的风险,这些外部风险可能会通过人民币汇率等对中国经济产生叠加效应。


  “今年以来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房贷过快增长,加大了金融风险。”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部分资金脱实向虚,金融市场中跨市场、跨机构、加杠杆增多,形成交叉风险。


  金融创新助解资产泡沫


  刘英也认为,房地产建立长效机制是治理之本,会议对于房地产的定位精准,房地产更多回归民生本质。对于中国部分三四线城市存在的资产泡沫问题,需要通过金融创新等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刘英表示,在防控金融风险方面,中国有充足的工具、政策空间和资产储备彻底化解这些风险。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表示,当前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重要位置,进一步夯牢实体经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必须将杠杆率降下来,推动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个国家要想长期保持经济竞争力,必须重视发展实体经济。


  刘英认为,把金融风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正说明中国当前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彻底解决经济中的问题,可能就会带来风险,而中国完全有能力防控好金融风险。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