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迟福林: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中国与世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迟福林: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中国与世界

发布时间:2017-11-20 作者: 人大重演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国内国际的双重意义。它在推动自身转型发展的同时,也正在促进全球的经济复苏与经济增长,为全球经济转型发展和全球经济治理变革注入新活力。

  【编者按】11月19日,由丝绸之路城市联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把握中国发展新时代”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外国驻华使节、跨国公司代表共同研读十九大报告,探寻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中国是一个转型发展的大国。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离不开对经济转型升级趋势的判断。新阶段的经济转型,主要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增长由高速向高质量的升级。以下为演讲实录,人大重阳官网与微信公号(ID:rdcy2013)独家整理发布。



  中国是一个转型发展的大国。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离不开对经济转型升级趋势的判断。新阶段的经济转型,主要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增长由高速向高质量的升级。


  一、 经济转型升级正处在历史关节点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发展,中国总体上进入工业化后期,经济转型升级呈现历史性特点。


  1.产业结构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2017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占比达到52.9% ,预计到2020年有可能接近或达到60%左右。更重要的是,在服务型经济比重不断提升的同时,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助推产业变革的新动能。


  2.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估计到2020年,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比重将由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50%左右,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消费时代"。


  3.城镇化结构正由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型。预计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有可能由2016年的57.35% 提高到60%以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并进的趋势明显增强。


  4.中国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加快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转型。预计到2020年,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将由2016年的18%提高到30%以上,发展服务贸易成为开放转型的突出特点和重大任务。


  二、 经济转型升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趋势、新结构下形成新动能、新增长。


  1.产业结构升级将倒逼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初步估算,到2020年,中国服务业规模有可能从2016年的38.4万亿元人民币 增加到5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由此将显著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拓宽新的增长空间。


  2.消费结构升级将不断创造增长新动能。13亿人消费潜力的释放,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新增市场。初步估算,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可能由2016年的33万亿元人民币 扩大到5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更重要的是,13亿人的消费结构升级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产业变革、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对中国和全球来说,都是一个重大利好。


  3.城乡结构变革将释放农村大市场的潜能。未来5~10年,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将形成近百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与消费需求,成为中长期发展的"最大红利"。


  三、产业变革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全球范围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交汇融合,形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动能。例如,作为新经济大国,中国数字经济在过去几年快速发展,成为产业变革的突出亮点。


  1.数字经济加快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当前,涌现了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数字技术开始深度融入传统制造业的变革之中,引领传统产业转型。


  2.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创新驱动进程,创新创业成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估计到2025年,中国信息消费总额将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达到67万亿元人民币左右 。以新经济为重点的产业变革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以资源要素投入为主向创新和科技驱动为主的转变,形成"中速-高质"增长的新格局。


  3.经济转型升级不仅决定增长速度,而且决定增长质量。过去几年,在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总量从5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80万亿元人民币,重要原因就在于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有明显进展。未来5~10年,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以及城镇化结构的变革和升级,仍将带来巨大的叠加效应,预计经济增速不会低于6%,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保持在30%左右。更重要的是,经济转型升级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例如:新增长的就业弹性明显提升。2012~2016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吸纳的非农就业达到170万人,这比2009~2011年多吸纳30万人 。随着服务业占比的提升,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吸纳更多的就业。新增长促进着社会结构的优化:未来5~10年,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有可能达到50%以上。新增长降低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初步估算,2020年如果服务业占比不低于55%,能源消耗量有望下降14%左右,二氧化硫(SO2)有望减排18%左右。由此,走出一条经济转型升级与环境治理相互促进的绿色发展之路。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国内国际的双重意义。它在推动自身转型发展的同时,也正在促进全球的经济复苏与经济增长,为全球经济转型发展和全球经济治理变革注入新活力。(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