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14 作者: 戴旭
笔者建议教育部、卫健委和国防教育部门进行跨部门研讨。比如,能否从优秀退役军人中选调一批,充实到全国中小学,把军校的一般性军体项目,如匍匐前进、投弹、军体拳、拼刺等,向中小学普及。这样既能提高身体素质,而且也能与成年后服兵役进行了提前对接。更重要的是,在军体项目普及的同时,推行军校的早晚严格作息制度,这将使我国青少年的眼睛和身心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
上个月19日,笔者以焦急的心情在《环球时报》发表了《青少年高近视率不容轻视》,指出中学生高近视率已严重危害国防安全。本月2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除了指出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等问题外,还就防控青少年近视问题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笔者首先要为这两个国家部门回应社会关心的速度和高度负责精神点赞!为了配合国家部门有效治理青少年高近视率问题,笔者就如何完善这份征求意见稿,呈上三点个人意见。
一是全社会都应确立“养生”从小开始、从眼开始的理念。正确的养生是从生下来就应该开始,并一直坚持,把眼睛当做和四肢、内脏一样重要的器官来养护。不能想象从一开始就搞坏了的眼睛和身体到老的时候能“养”过来。儿童和青少年是人生的幼苗期,健康是第一重要的事情。为了进一步遏制青少年高近视率,建议学校采取负面清单制度,把近视列为“扣分”项目。
二是中小学教育是国家义务不是市场买卖,不能纵容自由竞争,建议适当削减学制和课程内容。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配置无法做到完全公平合理,青少年教育存在竞争是客观事实。但这种竞争应被引导到奋发向上的理想主义,而不是为了争夺名校、重点份额与排位,更不能颠倒了健康和学习、生活的关系。每个生理阶段各有特点,不宜把成年人的生活技能和压力,过早地通过“教育”的方式向青少年传导。
因此,可以在中小学期间学制适度缩短,将课程中难度较高的部分放入大学阶段,由于那时青少年身体发育已基本完成,更易于承受课业的压力。这是一个直接、有效、大幅度降低近视率的方法,值得做深化改革的尝试。
三是尝试教育领域军民融合,向军校模式学习,加强学生作息管理和军体训练时间。通过军校生活经历和在军事院校多年执教,笔者发现,军校生近视率很低,即使经过4年或更长时间学习,近视增加率也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主要原因就在于军校作息管理十分严格,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并且作业很少,保证了学员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
因此,笔者建议教育部、卫健委和国防教育部门进行跨部门研讨。比如,能否从优秀退役军人中选调一批,充实到全国中小学,把军校的一般性军体项目,如匍匐前进、投弹、军体拳、拼刺等,向中小学普及。这样既能提高身体素质,而且也能与成年后服兵役进行了提前对接。更重要的是,在军体项目普及的同时,推行军校的早晚严格作息制度,这将使我国青少年的眼睛和身心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
既然征求意见稿中提到了儿童和青少年近视问题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那么就必须要有远见,不能“近视”。期待中国早日摘掉世界第一近视大国的帽子!(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