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32位经济“大腕”博鳌论发展 陈雨露主谈公共外交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32位经济“大腕”博鳌论发展 陈雨露主谈公共外交

发布时间:2014-04-10 作者:  

4月8日晚,以“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落下帷幕。同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同出席年会的32位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座谈中,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

      4月8日晚,以“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落下帷幕。同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同出席年会的32位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座谈中,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


      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讲话中透露出的重要信息就是中国希望“以开放换开放”。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表示,讲话既有重要的政策宣示,又是公共外交的重要举措,更清晰地让外部世界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对外开放的决心。


      此前一天,习近平主席曾在论坛发表题为《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引起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认为演讲表明了中国对继续推动亚洲和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事业的坚定决心。


      习近平主席在7日发表的主旨演讲中评价本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很有现实意义”,并谈到“相信大家能够充分发表远见卓识,共商亚洲和世界发展大计,为促进本地区乃至全球和平、稳定、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


      众多参会代表表示,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令人鼓舞”。这也令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名参会代表,在3天的年会时间里各抒己见,横跨各个领域热烈探讨共同发展问题。


      加强合作 推动共同繁荣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曾培炎提出“亚洲基础设施合作倡议”,并建议为此建立专门的多边投融资平台。他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亚洲各国面临着“保增长”与“调结构”的两难困境。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使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催生新的产业门类,就成了加快结构调整、同时确保增长与就业的必然选择。为此,曾培炎提出“亚洲基础设施合作倡议”(Asia Infrastructure Cooperation Initiative,AICI),建议将亚洲经济体各自进行的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作为一个大棋局、大规划来推进,各经济体之间就跨国跨区域跨流域基础设施的网络化,进行共同愿景探讨与交流,按各专业领域逐项形成共识或规划,并据此制定各经济体相应的中长期规划与安排。


     “博鳌亚洲论坛已举办多年,多年来其宗旨始终如一,即促进地区合作。”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是研究亚洲的共同发展,但亚洲的发展实际上离不开世界,研究亚洲也必须研究世界。周文重介绍,此次论坛共有2500人参加,其中代表1500人。论坛参与者不仅来自亚太地区,非洲、拉美、美洲等地区都非常踊跃。


      “公共外交的作用不可忽视。各国政府的在外交等外事活动中做出的决策并不能与与本国民众隔断开来。”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共外交可以是本国政府对外国公众,也可以是本国公众对外国公众,也可以是本国公众对外国政府,情况有很多种。有效开展公共外交,需要从政府和公众两个层面做出努力,


      赵启正还表示,“互联网已经是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渠道”。他说,互联网已经很自然地成为社会沟通的一个有力途径。在公共外交领域,本国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让公众了解本国公共外交的政策;政府可以也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意。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陈雨露


       对于高校在公共外交中应该扮演的角色,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陈雨露说,大学应该立足于学术阵地,推动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学术化系统化,使公共外交深入人心,让公共外交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真正能够发挥更加持续、系统、深入的作用。 


      “中国现在有一个词汇非常流行就是正能量,也就是我们要把能量用在正确的地方,并且从中获取能量,获取发展的动力。”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经济形势下,只追求自己国家的利益已经不能成为大家的选择”。他还说,在经济规模方面,中国在亚洲所占的比重很大,对整个亚洲地区的影响也很大。中国是个大国,一举一动都会给世界带来很大的影响。在目前亚洲的金融结构当中,我真心希望,中国在亚洲的金融合作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我们的战略伙伴。现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合作关系变得尤为重要,能源方面的合作当然也包括在内,双方合作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俄罗斯工商联合会主席卡特林(Sergey N. Katyrin)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中国得益于伟大的领导,现在拥有很丰富的资本。如果澳大利亚和中国都用好这些资本,两国将展示出双赢的局面。”澳大利亚福特斯克(FMG)金属矿业集团董事长Andrew Forrest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说,“在连续的基础上,我们欢迎中国资本投资澳大利亚。”


      4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省博鳌同32位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座谈中,Andrew Forrest作为6位中外企业家代表之一发言。Forrest在发言中说,得益于向中国出口铁矿石,公司已跻身世界最成功资源企业之列,公司将继续扩大在华投资,更多参与中国社会事业发展。


      “中印各有优势,而且他们的优势确实互补。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印度在服务行业具有优势,中国在制造行业具有优势。服务和制造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这些优势不仅服务于中印两国,也服务于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的不同经济模式。”印度工商联合会秘书长阿尔文-迪达-辛格(A. Didar Singh)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专访时对中印经济合作的前景表达了乐观展望。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成员、瑞典爱立信集团董事长雷夫-约翰森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开幕大会上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后“非常激动”。雷夫-约翰森说,“在我近两个星期对中国的造访中,听到许多关于新政府继续改革开放的决心。这是我最愿意听到的事情之一。”约翰森认为,亚洲国家之间良好和方便的贸易往来会促进该地区的整体竞争力,而全球大型企业可以为此提供很多支持。


      此前的3月3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会议和成员大会上,约翰森刚刚当选为论坛的新理事。


     “鼓励投资、鼓励创新、促进亚洲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国是一个做生意的好地方。” 沙特阿拉伯基础工业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默罕默德-阿尔-马迪(Mohammed Almady)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依赖。“要知道,每个人都依赖中国。”阿尔-马迪说。


      道路自信 发展优质经济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原世行高级副行长林毅夫在博鳌再次表示,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还非常大。他说,中国在未来20年还有维持8%增长的潜力,而这种潜力能否变成现实,取决于是否继续改革。


      林毅夫在回答人民网记者提问时还表示,发达经济体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鼓励其国内投机,也鼓励道国际上投机,所以有可能大量资金流入到发展相对较好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对资本账户进行管制。


      穆迪主权风险亚太主管Tom Byrne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专访时也表达了对中国经济运行健康状况的信心。他说“在金砖五国中,中国最无需担心出现债务危机。”他指出,全球经济最大的风险在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低迷,并且没有做出必要的改革来获得更高的成长道路。


      “美中关系正以多种方式朝正确的、正面的方向前进。”美国国务院经济、能源及农业事务副国务卿罗伯特-霍尔迈茨也表达了对于共同发展的信心,“我在中国期间,将与中国相关部门会面,我将建议两国一起针对两国关系中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做出有建设性的行动。”


      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行长李若谷在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的“货币政策反思”会议上表现出对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信。他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并不是很宽松的,“外间的看法和理解我是不认同的,中国的货币政策基本上是中性的。”李若谷说,“我觉得中国答案不能简单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观念去套,中国M2的量稍微大一点并不是急迫要解决的问题。我觉得中国经济更大的问题是怎么减少政府的审批、政府不必要的管理,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现出对中国金融业“走出去”的信心。“我们看到全球经济目前的状况,每个地方都在积极开展投资,而且有很多机会,过去不太成熟的投资机会现在都成熟了。”据张红力介绍,工商银行业务已覆盖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我们业务覆盖全球,主要是在海外帮助中国企业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同时还要促进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流动、贸易往来。”他说。


     “中国的金融业特别是银行走出去,这应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招商银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蔚华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招行在境外并购的实践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招行对于发展海外业务仍然充满信心。“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市场也是可以细分的,不惧竞争。”马蔚华说。


      弘毅投资总裁、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赵令欢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信心十足。他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资金的规模是450亿。我们这450亿都投到中国的企业。”


      “城镇化是中国一个很大的机遇。”春华资本集团董事长胡祖六在年会分论坛上说,“未来每隔两年,中国可能就会在城镇化过程中涌现出一个人口规模等同于澳大利亚的城市。所以未来十年,中国将增加10个‘澳大利亚’,何愁没有内需?


      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频道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城镇化将会带来对房地产需求,并不存在泡沫。潘石屹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主要解决农民如何进城的问题。要想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落实好,现有的户籍制度等都有待改变。城镇化中会产生大量的实际购房需求,因此并不会为房地产也带来泡沫。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Edmund Phelps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可以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他说,“中国确实还有大量的环境治理工作要做。但我想没有人会怀疑中国治理环境的决心。事实上,治理环境的同时也可以兼顾经济发展。并不是所有新造物都会污染环境,正相反,有些新发明恰恰清洁了环境。”


      美国前劳工部部长赵小兰在接受人民财经记者专访时提倡中国教育的道路自信。她说“中国的教育有许多精华,美国的教育也有自己的优点。重要的是不理会别人的想法,由中国人自己找寻适合的教育之路。”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习近平主席4月7日在论坛发表的题为《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中,重点提到了“变革创新”对推动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


      此次论坛年会期间,来自各个领域的参会代表也踊跃表达观点和建议,在寻求同一个目标时进行着智慧和思想的火花碰撞。


      社保基金会全国理事长党组书记戴相龙对现行了养老制度提出了革新建议。“应该大力发展以养老为主的寿险。以商业养老保险补充社保养老保险。”社保基金会全国理事长党组书记戴相龙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说,现在我国商业性保险总资产有7万亿,其中80%是人寿保险,也就是5.6万亿,而这其中只有1万亿跟养老有关,其他都是理财产品,所以他认为应该大力发展以养老为主的寿险。


      “创新是逼出来的,再不创新就要落后。”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离既定的产业升级目标“远得很”,民营企业的创新成果面临无处售卖的前景,大型项目建设对民营企业的技术并不关注。他表示,“中国最主要的创新应该是体制制度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经营平淡、成本上涨以及转型压力三大困境和压力前,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显得非常紧迫。他建议,政府和银行应放低门槛、提供支持,帮助小微企业转型。


      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小琳在年会分论坛上表示,新能源离进入千家万户还有一段距离,智能电网能将新能源和用户信息流、能源流结合在一起,实现只能电网需要国家顶层设计,制定出标准和范围,规范运作。


      “航空技术带动民用高端制造业是更值得关注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林左鸣说,中航工业虽然现在民用比重不高,但民用工业的份额在不断加重。他强调,航空领域的利润来源不仅仅是飞行器本身,还在于航空技术如何转移到高端制造业当中,“航空的技术怎么带动非航空工业的发展很重要”。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稳根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说,三一集团通过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来加快自身的利润增长,每隔半年都要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而三一集团现阶段最关注的创新技术关于环保和节能。


      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说,“资本市场应进一步加强规范化,一些公司应通过下市做个大调整。”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是国营背景还是民营背景,市场竞争必须要有一个公平的环境。董明珠认为,不论企业的背景是国营还是民营,最重要的还是必须要有公平的竞争环境。


      “习主席的讲话提到了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竞争,我认为他的讲话非常坚定地站在了企业家的角度,我们对此都很欢迎。”英国标准人寿董事长Grimstone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的QFII额度审批制度应该逐渐放开,资本市场应该大幅度地更加开放。我认为这将会成为现实,因为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更希望开放。QFII额度的审批最终应被取消,但这一过程将是渐进的。当前,我认为应该继续增加QFII额度。”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会要发挥更大作用”。张维迎说,现在的商会都是官办商会,民营企业应该自己组织起来,创办独立的、代表民营企业本身的商会来规范市场。政府也可以对民营企业作一些帮助,民营企业走到海外的时候,对他们提供一些教育方面的事,国外的法律、商业规则等等。

     “我认为,此次论坛展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合作。”印度中国研究所Alka Acharya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合作的精神需要真正融入人民并深入人民。目前,论坛上进行的还是领导人与商界的交谈和沟通。未来的沟通,也需要人民对人民的沟通。国家与国家的人民之间互相了解,国家与国家的领导之间也就不会有问题。( 来源:人民网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