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举行的“2014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王兆星认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不仅仅限于给实体、给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的支持和信贷的支持,包括提供提供一个很好的流动性环境,解决源头之水的问题。“融资难、融资贵,特别是微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客观的、现实的经济问题,不是短期所能够解决的,也不是中国所特殊面临的难题,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长期的、客观的现实问题。”王兆星表示。
中国网财经7月8日讯 7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2014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王兆星认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不仅仅限于给实体、给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的支持和信贷的支持,包括提供提供一个很好的流动性环境,解决源头之水的问题。
“融资难、融资贵,特别是微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客观的、现实的经济问题,不是短期所能够解决的,也不是中国所特殊面临的难题,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长期的、客观的现实问题。”王兆星表示。
王兆星认为,通过以下措施可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无法做到根除或者解决。
一、要保持适当的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的供应。水库要保持适当的存水,这样灌溉才有充分的来源,所以首先还要保持货币信贷以及整个市场流动性适当的供给,要解决源头之水的问题。
二、要进一步强调优化结构。要把有限的资源、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我们的结构调整也是这样,要把最有效、最紧缺的资源真正用到最有经济效益,最能支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这样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和企业当中,而对那些高污染、高耗能,严重产能过剩的,那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控制贷款和融资的供给。
三、要进一步下大力气盘活社会资金的存量。现在银行业金融资产已经达到160万亿,银行的贷款也达到了八、九十万亿,如果其中10%能够盘活,如果这些资金能够加速周转10天,加速周转半个月,将会释放出巨大的资金供应。目前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所倡导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只是盘活信贷存量的一个渠道之一。
四、各家银行在加强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控的情况下,在改善对企业的金融服务,简化对贷款的审批,更好的关注企业自身的风险和它的财务信用状况的基础上,来提高对企业支持的力度和便利。(来源:中国网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